分享

【干货】经方大青龙的方证要点手把手交给你,还有疾病谱、合方运用、类方鉴别……

 日月76nligx4bu 2021-06-04

写在前面的话:上世纪90年代,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对卫生部和人事部认定的500名全国名老中医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得出结论:绝大部分名老中医临床常用方不超过30首,其中经方及其变方高达21首,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充分说明了经方在中医临床中重要地位。但是,在很长时间里,经方被严重忽略,经方的价值没有充分发挥。本人有一个初步设想,欲挑选临床的常用50首经方来讲解,理论结合临床,力图做到通俗易懂。如果能够把这50首经方掌握并灵活的运用于临床,这个医生已经很了不得了!

中医的学习并不难,中医其实是非常大众化、生活化的东西,坚决反对神话中医!江湖名,中医道,中医的江湖愿你我砥砺前行!

1

知识储备

[原文]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38)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39)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组成与用法】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出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2
方证 

大青龙汤是麻黄汤倍麻黄加石膏、生姜,大枣而成,为发汗峻剂。其重用麻黄,配合桂枝、生姜辛温发汗,以散风寒之邪,用石膏辛寒以清里热,而麻黄与石膏配伍,可使在里之郁热向外透达。

因此,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应是恶寒发热、身痛、无汗出而烦躁、舌苔白薄、脉浮紧,即太阳伤寒(表实证)兼内热烦躁证。

此外,突然四肢肿势迅速的阳水证,宜峻发其汗,也属大青龙汤证的辨证要点,《金匱要略》日:“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就寓此意。


3
疾病谱

1.内科病:

用于普通感冒、流感、以及传染病的初期时,以具有恶寒发热、头痛、腰痛、关节痛、无汗而烦躁、脉浮紧,作为投药指征,但没有烦躁者也可投入。

用于支气管炎和喘息型支气管炎时,以具有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喘鸣、脉浮,作为投药指征。

用于外感诱动宿喘发作,以具有太阳表实证,又有喘鸣、烦躁,作为投药指征。

用于肺炎伴有流感时,以太阳伤寒证,伴有咳嗽、胸痛,作为投药指征。

用于大叶型肺炎的早期,以太阳伤寒证,伴有烦热、咳嗽、胸痛,作为投药指征。

用于心源性腹水、肝源性腹水、肾源性腹水,以腹形凹陷、呈蛙状腹、舌质淡、有太阳表实证,作为投药指征;但若腹形膨隆、舌质苍老者,切不可投入。

用于急性肾炎时,以素体壮实、肿势迅速,伴有表证、呼吸急促,作为投药指征。

用于流行性肌痛,以身疼痛、恶寒、无汗,作为投药指征。

2.皮肤科病

治疗皮肤瘙痒症时,主要用于青壮年的瘙痒症,夜间奇痒、烦躁不眠,白天则明显减轻、或不发作,脉有力者。

治疗湿疹时,主要用于湿性湿疹,其分泌物清稀、绵绵不断、恶风寒者。本方用于白色荨麻疹为宜。

用于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发生于颜面、四肢的白色硬肿,作为投药指征,取其汗则愈。

3.五官科病

治疗结膜炎时,主要用于急性期,具有结膜充血、疼痛、流泪多者。

用于角膜实质炎时,以具有结膜充血、疼痛伴羞明、流泪,头痛、烦躁,作为投药指征。

治疗沙眼时,主要用于急性期,具有充血明显、流泪、发生角膜溃疡、脉有力者。

虹膜炎的急性期,具有头痛、羞明、流泪者,宜投此方。慢性青光眼属于实证者,也投此方。



4
合方应用

1.大青龙汤合神秘汤:本方以太阳伤寒证,伴有咳嗽、喘息、烦躁,作为投药指征。常用于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2.大青龙汤合生四物汤:风湿热出现皮疹时,宜投此合方。

3.大青龙汤加板兰根、黄苓、金银花、柴胡:此方以高热、恶寒、无汗、身痛,作为投药指征。用于流感、普通感冒、肺炎伴有流感、小几邪热壅肺型肺炎。

5
类方鉴别

1.大青龙汤证、麻黄汤证、葛根汤证,均以“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作为辨证提纲。但具有发热恶寒、身痛、关节痛、无汗而喘者,宜投麻黄汤,具有项背强几几、无汗、或下利、或呕者,宜投葛根汤;具有无汗、烦躁、口渴者,宜投大青龙汤。

2.大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均有恶寒发热、无汗等太阳表实证,但大青龙汤证的太阳表实证比小青龙汤证的太阳表实证重,又有里热不能外达所致的烦躁,小青龙汤证有咳嗽、喘鸣、吐痰清稀的水饮证,以资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