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大赛045】那倾城的雪,诉说悠远的情思

 文艺众家 2021-06-04

文艺众家》“心中有座城征文

那倾城的雪,诉说悠远的情思

王吉祥

昨夜,一场悄悄雪,今早,静静地酣卧在黄河北塞的老包头——鹿城。阴山脚下远古人文遗址转龙藏脉流,东河故道,南海湖的水旱码头遗迹,黄河北岸古渡,纵向一线,紧紧的让夜来飘然而至的雪仙子胶着在一起,东河架构成南北走向的轴线,银白雪地毯布展在冰封的古河床上。

东河古称博托河,是黄河流域的支脉,阴山之子大青山的源头哺育了东河的千年流淌,滋养了转龙藏清冽甘淳的泉水千年流,万年淌,源源不断。

雪仙子的光临,打开了尘封久远的溯源,从而纽带了黄河文明的物证。东河古刹妙法寺的钟声唤醒了古城的记忆。智慧沧桑的鹿城,沉淀了千年的历史人文古韵,一场落雪似乎洗净了千年的旧尘新污,呼唤回了远古贤人的灵魂,灵魂顾不得冬的冷清,述说着先祖们择山、临湖、傍河的风水灵秀地而居,为华夏历史增添了一串串清晰的历史脚印,经过世纪风雨的沐浴,一路风霜,一路雨雪;一身尘埃,一身疲劳,成就了当今宜居可人的宁静家园,繁华古城。

冬雪一夜间将鹿城装饰成高洁优雅的空灵世界,转龙藏圣地的龙泉寺古刹也顿悟净体,一身银装。我仿佛觉得雪仙子携红尘凡人在穿越时空隧道,启动了一次浪漫的旅行,忽然间,隐隐听到马蹄声碎,听到战乱的人喊车裂,听到两军对垒的金属击打声……,在空寂白茫茫的古道上,闻听秦汉战场的刀光剑影,万马齐鸣,人声鼎沸的残烈状景,观览昭君塞外行踪的眉眼晕红,身影瘦成一道细细的冬水,洒泪而过,似乎淡去了经久年衰的背影。

那缓缓吹来的剌骨寒风,让近在眼前的雪世界恍然远在前世今生的梦中,定格成历史的永恒,或许是勾起千年先辈们丝丝缕缕如断弦的心酸血泪,转龙藏人类遗迹似乎也生起一袭素裙,抚琴而歌,千年长夜的风云世事,把旷日持久地埋藏在心海最深处的岩浆点燃,凡尘俗世的过往,仅留一阕残缺不全的幽梦,期待一代代后人的上下求索,精进不息。

漫天的苍茫,漫河道的白色地毯,为黄河古渡口留下的宝贝公主南海湖,为黄河血脉东河源流转龙藏平添了一丝神秘,造化了一轮圣洁。站在转龙石铭上望去,迷迷茫茫的东河古河道,一条白练如银色的玉带,伸展到黄河的岸边,别有一番古调情伤,亦趣亦幻。不由得使人又回到了南海湖古渡口,帆桅林立,商贾云集,那是华夏西北水路的商运通道。南海湖见证了鹿城的辉煌一笔,转龙藏见证了西口外晋、陕、冀的商脉人文,东河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走西口的先辈。

悠远黄河文明,在鹿城交融,西口文化在鹿城勃兴,厚实的人文内涵在转龙藏龙泉寺香火中传承延续,清雍正年间的龙泉寺古树参天,泉水从山岩缝隙里日日夜夜的喷涌,清泉石上流,风水代代传,鹿城蕴荣华,恩泽辈辈享。

素韵悠悠的古河道,让鹿城显得古朴、宁静、端庄、肃穆,雪的灵动抑制了喧嚣的车水马龙,只有寂寞的清空,方显出古城的淡泊和饱受风霜。追思悼古,总有一种严肃的力量烂漫了鹿城人的当下,让鹿城儿女为之顿容。皑皑白雪激浊扬清,清心寡欲,梦想抚平尘世中躁动的心绪,宛若涓涓的细流把鹿城儿女一身的疲累濯洗殆尽,从冷清的历史长河中抽离出长久以来积累的不满和怨恨,给继行的黑暗隧道亮起一道希望的星光,用坚韧的正能量来守护原本的灵魂,让我们在这俗世发出人本圣洁的光芒,以实现中国好梦。

我们穿行在现实的古道上,从先古遗址的转龙藏放步,背依阴山之子大青山,面迎黄河之女南海湖,踏雪悄入返朴归真的大自然。岁月悠悠,一座繁华而喧闹的古城——老包头,此时河道两岸,林立的楼宇,参差不齐的枝枝杈杈的树木,黄一片、绿一圈、白一块的斑驳景象,枯草秋风好象还没来得及遁逃,朔风又卷着岸边的败叶尘沙,抽打着我们后来人不时探寻、凭吊古韵人文。

千年长夜沧桑更易,东河南北纵贯老包头城区,是“包克图”(蒙语)的摇蓝,它佐证包头工业城市的成长历程,积淀了古城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延袭历史文脉,古城包头曾有“十大晋商”的西口往来,乔家十三铺的辉煌,那是当时西北商业重镇盛极繁荣的黄金期。

顺着一展南北的白地毯,冷风掠过脚背,脚底吱呀吱呀的踏雪悦音,能否踩碎千年沉积的脉动情思,那蠢蠢欲动的情怀追逐着碎人先祖灵魂的幽怨,雪荡尽尘埃,荡尽心中的不雅。丝丝清寒,缕缕情缘,心口像长出了难说的负重感,无意化水的雪毯精灵,把握了阳光的远近,掌握了阳光的行踪,唯有人类的精明,计算机和网络的时代淹没了古人的殈毛饮血、刀耕火种、冷冰器械的浑然过程,使人类心灵在日新月异中自由飞翔,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物质形态的律动推动着历史的车轮,人民的需求决定着社会的方向,我们能够而且去坚守本来的执念和理想,一刻也不要停动地展露生命的阴影和清冽,用以警示和通鉴后来人,让鹿城在地球上变得清净、和谐、繁荣、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