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陌上花开,时光缓缓

 天街小宇 2021-06-04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写在前面的话

        又是一年槐花开,闻着槐花的香气,感受着槐花带给童年的乐趣,我满心喜悦,哪怕已经没有了小时候吃槐花的那种冲动,可是,槐花,永远是我心头的最爱。上一篇忆吃,这一篇忆玩。

        纳兰容若有句词深得我心: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人总是喜欢怀旧的,怀念一尘不染的童年,洁白无瑕的青春,怀念无话不说的年纪,一往无前的冲动,可能是因为走了很远的路吧,总有累了,倦了的时候,所以怀念过去,想寻找一份温暖的寄托。

上花开,时光缓缓

               ——回忆七十年代的童年生活

        今天去给三年级学生上课,课前几分钟,几个孩子正凑在一起玩的不亦乐乎。我便好奇的凑过去,竟发现她们玩的居然是我小时候常玩的小游戏“分线儿”(也叫手翻绳)。看着孩子们充满好奇的表情以及尚不熟练有点笨拙的动作,我说:“这个游戏,可是我小时候玩的最拿手的,不信,让我试试,看我会不会。”孩子们把机会让给了我,我说:“这是面条”,只见我双手灵活,用小手指交叉一勾,再用拇指和食指一挽,立刻出现另一个造型,我说:“这叫什么着?”孩子们笑了,说:“老师,刚才你不是说你小时候玩的特别好吗?怎么还忘了?”我点点头,诚实地说:“嗯,真忘了,看来我老了。”我想继续和孩子们玩下去,却发现玩法和名字都叫不上来了。妈亲,曾经这么熟悉的游戏,怎么就不会玩了呢?看来岁月带走的不仅仅是时光,还有其中的乐趣啊。带着几分失落,我开始了上课。

        于是,闲暇时刻,童年的游戏开始在我的脑海蔓延开来。

        “羊大把儿”,应该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最熟悉不过的了,就是羊的膝盖骨,有四个面,相比于其他动物的膝盖骨更加整洁、小巧。由于那时牛羊肉并不多见,以四个为一副的“羊大把”,是女孩子心里不可多得的珍贵财富,拥有者往往视之为一种骄傲。

        课间十分钟,我们都会十分急迫的凑在一起玩的其乐融融。那时的玩法就是把大把儿根据不同部位的特点起出不同的名称,上下左右分别叫光、麻、吭、肚,还得有一个皮球,皮球往上一扔,然后落下来在地上一蹦,手就得快速的把大把儿按顺序排好,先是四个光,然后四个麻,然后摁倒,变成四个吭,再翻过来,变成四个肚,再然后变成光、麻、吭、肚,一样一个,一次性抄在手里,那叫一个利索,一个厉害,手笨的,是要丢掉的,那就输了。这个游戏比的就是眼疾手快,眼睛盯着皮球,手快速的活动,赶上不上学的时候,我们就找一个既凉快又平整的土地儿,一玩就是大半天,要不是肚子饿,都舍不得回家吃饭,看看手指甲,大多磨掉了外侧的一半。大把儿的颜色有很多,红的、黄的、绿的、蓝的……通常是用不同颜色的纸浸湿之后浸泡而成,有的是大人用油漆给涂抹一下,玩的时间长了,便光滑润泽,色泽自然,像艺术品一样让我们爱不释手。

        跳格、丢沙包、射毽子,老虎跳山涧、捉迷藏、丢手绢、猜猪爪、老鹰捉小鸡、攻城、玩泥巴……这些名目繁多,天然成趣,大多可以就地取材的游戏,总是让我们玩的身心投入,忘掉一切,甚至上瘾着迷,不玩到疲惫至极或是天黑都不肯罢休,大人们只知道到点喊孩子回家吃饭,却从不顾及或担心孩子们怕摔怕碰,没有了怕这怕那,孩子们反倒玩的轻松自在,总是意犹未尽的回家。

        虽然简单但又内容丰富、规则严密的儿时游戏,承载着人类对生活和社会的理解。体现了技巧与力量,合作与竞争,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历经几代人,依然拥有众多的忠实粉丝,百玩不厌。

百玩不厌

        如今的孩子们,时间被更多的作业,更多的特长班所占据,即使是玩,也是手机、电脑掌控手中,他们拥有了高科技的各种玩具,认识了黑猫警长、大头儿子,奥特曼、蜘蛛侠,芭比娃娃成了他们形影不离的小伙伴,却缺少了自己动手、动脑创造的游戏。也许,他们这一代,到了我这个年纪,也有更多值得回忆的乐趣,这是我们无法体验和感受得到的。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明媚夏季,脑补着老歌熟悉而怀旧的旋律,已经告别童年“很久很久”的我,在儿童节到来之际,提前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我的学生们,祝他们节日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