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一个天空下不同历史时期的书法意识和书写心态

 墨品书法网 2021-06-04

李白《把酒问月》有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而中国书法却恰恰相反,书法发展几千年,从古到今,后人追前人,后人又追后人,今人的书法都是来自古人,这是文化的传承。同样是书法,古人与今人书法意识和书写心态相同吗?或者说有何不同?

历史事实已经表明,汉字的发明于自认是分不开的,从汉字到书法人们也是据所感悟的自然之理、随情性写字,这时这时建立在记录公用上,而后来者学习古人,从临摹开始,只是仿其模样,直取前人程式尽力效其用笔结体,却并不识其所据之理,即同为书法,实际在后来者心目中,只不过是重复这种形式的技能罢了。前人通过实践,感悟、摸索到的运笔、结体等一系列方法,成了具有规范性的程式。后来人直接学仿掌握它,毕竟程式化的东西好学,这也是历代人为掌握书法都要积极学仿前人的原因(或说模仿是最直接的学习方式)。

在同一个天空下的不同历史时期,虽然写的同是写字,古人初创文字,初有书写,与后来人照本宣科临习,心理上有着根本的不同。古人最初摸索出“六法”造出许多文字,然而其运笔结体,完成每一字,却必是以从自然感悟之理,才有书法的现实。而后来的临仿者,虽得古人之法,却并不注意书写之理,从而使所书,虽得古人之技,却同时也受古书之拘。在字体还在发展的历史阶段,即魏晋以前(包括魏晋)之书,在实用的推动下,在逐渐发展的过程,或还因为物质生产条件的带动,不知不觉也会有形构体式上的变化。而后学者,以为古人创造的是已被公认的形式,不需创造也能满足实用。所以逐渐形成了共同的学书模式。这里有一个问题:学仿前人之迹,用作保存信息,没有任何问题,可是在社会日益发展同时,文化意识、审美见识等却出现了一个以往绝不曾想到的问题,书法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纯粹的艺术形式,人们就希望不同的书作,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还有鲜明的个性面貌,否则,纵有严谨法度,人也不以为美了。

书法发展至晋唐时期,不存在这个问题。每个书家都有非常强烈的个人风格面貌。原因就在书法尚未形成定势,大家都遵守文字结构之理,随感悟和情性作自己的书写,人还不知求风格面目的个性特征,而个人特征却随情性自然呈现。

但盛中唐以后,时人都取名家书以为范,如晚唐书家基本是以初唐书家为范,当时以为这是能力,还受到赞美。好处是延续了唐楷的生命力。后来却发现。仅有这种能力,正是缺少个性特征的平庸的表现。所以晚唐僧人释亚栖才提出:

“自立之体,乃书家之大要”

但这个在后来人关心的审美要求,并未为其时代人普遍重视。不仅在当时,甚至宋、元、明、清,经民国,到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人们确已从事实上认识到个人艺术风格的重要。但是作为这门艺术,如何学取?怎样的学书方法是科学的、正确的?怎样才是把握这种效果的创作道路。这样的问题,似乎从来没有认真思考。所有学书的人,沿用的都是在中晚唐就已形成的定式:开始学识字,然后按影本描摹。无论到任何时段,都没有对书法何以成为艺术的基本原理认真去思考,除了汉代蔡邕



蔡邕在讲《九势》时,首先告诉人“书肇于自然”的道理,以后所有讲用笔结体者,方法讲得具体,就是讲不出为什么?孙过庭《书谱》中提出了“分布”的三阶段论。实质上讲的就是书法规律的个性化突破:既把握住规律,又要找个人的面目。

然而也未能从艺术个性的意义与价值上认识间题,从有书法艺术自觉以来,除了晚唐释亚栖提过一次,无论前后没有人从艺术创造力的培养上提过这个问题,直到元明。由于绝对化的晋唐帖书代代继承,引出了时人的逆反,到清乾嘉时,碑书救了书法即将垂亡之命,书法才得以起死回生。

但书法这一发展变化的历史经验,到今天为止,人们并没有认真总结,没有从艺术创作的规律上找到本质性原理。一般人都以为是由于碑书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就大赞碑书有“十美”。人们不禁要问:清代以前,人为什么也都不向它学习?

这里我们不妨打个问号,康有为也只是就事论事,并没指出碑石书法在长历史时期人们不以为美,直至清代,古人不视为艺术的野外山岭和出土于地下的碑石,才成为救时书之衰的良药,出现了碑学、帖学书法,并一发而不可收,让中国书法走向新的征程。如果把这段实事求是找到,不仅反映了艺术规律,而且对理清这段书史发展,对书法成为纯艺术、求大发展,也很有现实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