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阳气不足,不仅仅是补阳那么简单……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21-06-06

这些阳虚表现,你有哪些?

阳虚体质的人阳气不足,所以自然而然阳虚体质的表现,就让“寒”冒出头了。

1、手脚冰凉

冬天气温低的时候,很多人怕冷或者是手脚冰凉,但是如果穿的很多但还是无法缓解。

有的到了夏天,就算外界气温高,有些人还是摸上去皮肤冰冰的。

这就要考虑到体质是不是偏阳虚了。

体内如果阳气不足的话,也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推动气血濡养全身四肢,自然也就会手冷脚冷了。

正值夏季,也到了吃冰淇淋,喝冷饮的时候了。

但是有些孩子稍微吃一点点冰的就开始拉肚子或者是腹泻。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通常会经过脾胃的“加温”,让它更适合被我们的身体吸收。

但是脾阳不足的话,加热的火炉火太小,就不可避免的让肠胃接受寒凉的刺激了。

所以拉肚子、腹泻也就顺理成章了。

舌苔是孩子健康的“晴雨表”,舌苔黄厚代表体内有湿热。

相对应的舌苔白厚的话,代表着脾胃是虚寒还有湿的,运化能力弱。

前面我们提到寒凉食物,寒凉食物是最容易生湿气,会阻碍脾阳的生长。

补阳气,温补是关键

补阳气,需要温补,这个“温”字,不仅仅指的是我们需要去适当吃一些温暖升阳的食物,另一层意思则是温和,缓慢。

有些宝妈一发现孩子有阳虚的表现,马不停蹄的就开始各种温热食材做给孩子吃。

其实操之过急只会对孩子的脾胃造成二次伤害,可能出现积食或是上火的情况,适得其反。

1、远离寒凉,水果也需注意

夏天是大量水果上市的季节,也是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的好途径。

但是很多水果的性味其实是寒凉,吃多了之后会渐渐损耗脾胃的阳气伤身体。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夏季水果,宝妈们可以收藏起来。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这是因为夏天阳气是处于蓬勃向外发散的状态。

阳气在外,而体内较寒,吃一些温性的姜,正好起到温煦的作用。

并且脾胃虚寒的话,生姜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温和脾胃,给脾胃添一把火。

可以在一些菜肴里面添加适量的生姜作为调味,也可以煮上一碗姜汤也是可以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体质偏积热的和内热严重的人群,还是不要多吃姜哦。

2、气温高,也要注意保暖

宝妈们千万不要因为天气热就忽视了保暖的重要性了。有些阳虚的孩子小肚子摸着也会是凉凉的。

那么睡觉的时候可以盖一层薄薄的空调被或者是毯子,护住肚子,也可以戴上轻便的艾绒肚兜。

艾叶性温,可以温补阳气,温暖我们的经脉,使气血运行的更加通畅。

3、缓和运动,生阳气

“动则升阳”,我们在提升阳气的文章中提到过很多次运动对于生发阳气的重要性。

但是对于阳虚体质的孩子来说,运动当然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选择较缓和的运动。

像是慢跑或者是散步,都是可以的。

过于剧烈的运动的话,不仅不能生发阳气,反而会损伤阳气,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同年龄段适合的运动方式,可以对照参考哦。

0—1岁:婴儿操、抚触按摩等被动运动;抬头、翻身、爬行、按照音乐节拍跳跃等动作;

1—2岁幼儿:走、跑、跳跃、扔球踢球等运动;

2—3岁幼儿:跑、跳、上下楼、立定跳远、接抛球等运动;

4—6岁儿童:户外游戏如跳舞、丢手绢、玩老鹰抓小鸡等;

6岁以上学龄儿童:首选向上跳跃的运动,如篮球、跳绳、游泳、羽毛球等。

最后的话

调理阳虚体质的孩子,需要慢慢来。

温补阳气是第一步,补进去之后的第二步,还要扶阳养阳。

让孩子体内的阳气能够被身体灵活调动,发挥它该发挥的作用,这才是长久之计。

平时没事的时候,宝妈也可以给孩子推拿一下穴位,来调理孩子体内的阳气。 

保健通调方

清补脾、胃经200次,清补肾经200次,揉一窝风100次

夏季也是阳虚孩子们养阳的好时机,可以为一整年的好体质打下基础,宝妈们不要错过了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