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瑜伽让人保持能量满满的秘密

 只有云知道啊 2021-06-07

如果不是练习瑜伽,我不会特别关注能量这个词。参加悠季瑜伽研习班第二期之前,我对能量的感知来自于体式当中的状态。

当我们在学习某些高难体式时,有时就算做到了,也是很笨拙、很费力的状态,我理解为能量在体内并没有流通,我们并没有掌握那个体式。

只有当我们很轻松地做到了体式,甚至自我感觉很轻盈、很优雅时,能量在体内正常穿行了,我们才是真正拿到了这个体式。练习鹤禅式时,我这种感觉特别强烈。

第二期的课程是呼吸控制法,我又从其他方面开始领悟能量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作用。其实,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能量,往往小孩儿的能量比大人的能量要充足得多。小孩儿一天到晚停不下来,也不觉得累,可大人往往没干什么,就会感觉很疲劳。

原因是小孩儿往往无忧无虑,也就是头脑波动很少,所有的能量就可以应用于身体层面。而大人的思绪太多,担心的事情太多,这就会消耗过多的能量。

不知您可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当您感觉很疲惫时,您也许会选择在家躺一天,刷刷手机、追追剧,以此打发时间。我们期待的是用这样的方式让自己放松下来,但结果往往差强人意,有时却觉得完全没放松下来,反而很累。

这是因为刷刷手机、追追剧这样的行为会给我们的头脑提供很多信息,头脑的波动会很大,这是件很消耗能量的事情。但如果我们选择出门走走,爬爬山,逛逛公园,也许身体会累,但头脑会得到放松,那时疲惫的状态反而会比在家躺一天要小很多。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更愿意让自己沉浸于大自然中,比如山里、公园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在闹市中寻找一份净土。大自然中蕴含着强大的能量,不仅不会让我耗能,还能给我补充能量。那种充电的感觉,很正能量。

同时,做事时我也会提醒自己,远离那些太耗精力的事情。前不久,我曾经碰到一个项目,起初与我的初衷相符,我决定试一试,但过程中我发现发展方向与我的初衷渐行渐远,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退出项目,损失无非是少了一些收入,但收获是我会有时间和精力去做更多我想做的事情。听到默瀚老师老师讲能量这件事,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经历,很庆幸,自己当时做了一个颇为正确的决定。

哈他瑜伽中提及能量,就不能略过昆达里尼这个词。我对于唤醒昆达里尼并没有执念,或者说更是忌惮于唤醒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很多问题。默瀚老师会特别强调倘若练习不当,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这更是让人多了几分忧虑。

同时,我也很好奇,默瀚老师或者其他瑜伽大师的昆达里尼是否被唤醒?在提问的环节,我含蓄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是昆达里尼不过是我们在瑜伽八支的道路上会经历的过程,大师们并不会以唤醒昆达里尼为终极目标。或者说,用正确的方式练习瑜伽,昆达里尼是会被唤醒的。

那好,我好像可以放下对昆达里尼的担心了,因为我只是想认真地练习瑜伽,倘若它是一段必经之路,那就等待它的自然发生便好了。

在这里,我就不用专业的瑜伽语言描述对昆达里尼的比喻了,怕误导大家,也怕吓着大家。用通俗的语言,可以理解为,昆达里尼是体内下行气的上升,穿过体内的七个脉轮,一直到头顶。

据说,练习瑜伽就是为了提升体内下行气,无论是体式的练习,还是呼吸控制法的练习。我就会想,我们运动时会出汗,应该是因为体内能量的流动,而引发这种能量流动的原因也是下行气在上升吗?有机会,我要再请教一下老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