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婴专栏|“断舍离”之冲动,爱与孩子较劲

 韩国华人社区 2021-06-07
不点蓝字,我们哪来故事?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冲动”和“爱与孩子较劲”。

其实,这也是我最近遇到的育儿难题之一。



最近,我发现我家女儿的自我意识变强了。


有时她会比较喜欢占有一个玩具不让弟弟碰,自己玩得爱不释手,更不用说与弟弟分享了。最近她还喜欢上了贴图,把家里的墙壁上贴得到处都是。有一次我看见她又在随便乱贴就立即上去阻止:“好好的贴图,不贴在本子上,你看贴到墙上多脏多乱啊!” 

女儿嘴里应着,还是在往墙上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我当时也不知道哪来的冲动,一把夺走了贴图,女儿大哭,转身就去找爸爸告状去了。我气坏了,就对她说:“再这样乱贴,以后妈妈就再也不给你买了!”

在中国有句俗话:“两三岁的孩子,连狗都嫌。”

当孩子从一个乖乖躺着的“小天使”变成了一个任性的“小魔头”,他们开始不听话,不配合,开始捣乱,破坏东西,把家里弄得脏乱不堪,时不时地还会顶撞你一句“싫어! ”……

他们考验着我们的容忍度,而我们会经常因为一点点小事和孩子“交战”一场,这也似乎成了家常便饭。发火后的我们,事后又会很懊恼很心疼。

我们明明心里明白“冲动是魔鬼”,却会经常控制不住而大动肝火。

01

孩子为什么爱“较劲”?

孩子的成长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经历多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两三岁之后:


随着孩子自由行走和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开始尝试着去自己获得经验,尝试用自己的动作和力量去达到一定的效果。比如说,自己洗手,自己挤牙膏刷牙,自己穿鞋子,自己整理书包,等等。

因为孩子的独立行动有明显发展,这个时期的孩子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强烈地渴望学习新的东西以了解他们所处的世界,所以在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的时候很讨厌别人的干涉和帮助。

这就是为什么大人越是阻止,他们越是执拗越会做出反抗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说,我家女儿就是因为反抗我的干涉才不理我跑去找爸爸的,其实这是她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02 

大人为什么爱和孩子“较劲”?

我从妈妈的角度,分析了以下几点:

1)大人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猜测去想问题,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标准去要求孩子。

2岁以下的孩子表达能力是有限的,自己的感觉很难用语言表述出来,这个不难理解,就像不会韩语的外国人初来韩国,不学习一两年你是很难表达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和诉求的。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2)大人们的心情或情绪作祟

比如说,平时我们并没有对孩子的一些行为发过火,但偏偏那天你身体不舒服,或者在单位受到了领导的批评,又或者跟朋友或同事闹了矛盾心里很不舒服,很是心烦。

这时,孩子的一些小毛病可能就会成为我们发泄的导火索,一触即燃,其实他们成了我们的“替罪羔羊”。

03 

 如何避免与孩子“较劲”?

1)孩子对大人的情绪和语气是非常敏感的。


但是,对于不满3岁的孩子因为心智并不成熟,他们可能并不知道你为什么发火,即便他们把牛奶打翻了,把玩具摔坏了,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那么,想想看,我们发火显然是徒劳的。

2)发火不但有损健康,还让你事后感到后悔,再去向孩子道歉。


我们担心孩子记恨在心,以后会更与我们作对。那么,为了避免这种恶性循环,我们就必须未雨绸缪,尽量让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与孩子们较劲。

3)孩子的自我意识强,脾气很倔,那么我们就要去利用他们性格中的积极因素,扬长避短。


去尝试着了解他们为什么把牛奶打翻了,而不是看到不好的后果就去严厉地批评指责。遇到这种情况完全可以跟孩子一起把牛奶擦干净,还可以更好地培养亲子关系,然后顺便可以教会他们一些处理类似情况的方法。

同时,我们也要在孩子遇到问题而任性、发脾气时,接纳孩子的坏情绪,然后等他们发泄完了之后再去引导他们解决问题。比如孩子在自己穿衣服,因一直穿不好而突然发脾气,说自己穿不好。这时我们就要静下心来,先去鼓励他们慢慢来可以穿好,当孩子的自信心被激发出来以后,再去在孩子穿衣过程中做一些辅助,这样孩子就会克服急躁和任性的不良个性,变得“柔”下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