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教练分享 | 系统思维,破局的利剑

 blackhappy 2021-06-07

作者:张燕玲(Coach8 ACTP认证教练、15年市场研究公司工作经历国内知名咨询公司总监)

企业教练分享 | 系统思维,破局的利剑

系统,这两个字,认识了很多年,我却一直与它形同陌路,没有来电的感觉,直到我在学教练的路上时不时遇见它才开始留意,现在越来越觉得用系统视角看问题很通透,最近更是对它喜爱有加,今天专门写一篇文字。

很多时候,遇到问题我们习惯于把一个整体拆解为小的、易于理解的部分来理解。这貌似对,但我们却忽视了“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间的简单加和”,所以很多时候这样做是有问题的。

1987年,巴里・里士满博士最先提出了“系统思维”的说法。系统思维是与传统思维非常不同的一种思维方式,系统思维强调的是——一个系统包括三个部分:组成要素、关联/关系、功能/目标。

其中,组成要素是最容易被看见的,但对于系统而言却是最不重要的;而要素之间的关系、整个系统要达成怎样的目标,才是系统的关键,然而这两者却因为不可见常被忽视。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系统的目标,不能看系统期望或宣称的目标是什么,而是要通过系统的行为方式去理解系统的目标。

企业教练分享 | 系统思维,破局的利剑

从企业看

企业就是非常典型的复杂系统,通常我们会认为构成企业的是员工,然而,员工只是组织的基础要素之一,更重要的是不可见的企业文化、管理机制、企业使命愿景等,这些才是企业系统的核心。

作为一名企业教练,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带领客户看到企业这个系统运行的底层结构和运作方式,并基于此让客户看见自己在系统中的A点和B点,就显得特别重要。

进一步讲,我认为企业教练必须具有 “双系统”视角,这个“双系统”,一个是企业系统,一个是个人系统。不仅要能看到这两个系统的运作模式,还需要看清这两个双系统之间的齿轮铆合关系。

从个人看

个人也是个复杂系统,这一点特别容易被忽视。一个人身上的各项能力就是系统中的要素。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当我们拥有很多能力项时,在考虑职业生涯发展时反而会很容易迷失。因为站在能力要素层面,我们会发现,好像选择哪个能力去持续发展,都能做出一番成就。

然而,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则需要先思考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确定系统的功能目标),然后回看自己所具备的能力要素,搭建一张围绕目标的要素关系图,这样各能力要素的力量就得以高效聚合,形成一种系统竞争力。这样的竞争力具有很强的竞争壁垒,永远被模仿,无法被超越。

利用这样的系统思维,我们对于优劣势的看法,也会发生改变。

企业教练分享 | 系统思维,破局的利剑

大家都知道,现在流行优势理论,强调每个人要着眼发展自己的优势,让长板变得更长就更有竞争力。

OK,那问题来了,是不是我一旦我们遇到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就应该果断放下?

从系统思维的视角看,不是这样的。要看这样不擅长的方面,对于我们的大系统目标(大系统的目标设定当然要与大优势结合,但更多是与自己的内在生命愿景相结合)是否是必须的能力部分。如果是,就最好去努力发展它,尽管它对我们并不是那么容易;如果不是,那可以考虑放弃。

拿我举例,我的优势是逻辑理性,因此我在教练过程中,比较喜欢走探索信念结构的路数,而对通过情绪去探索是我的弱项,按照优势理论,我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教练路线一直精进就好了。

但当我把对情绪探索的能力放到一个大的系统(自己的健康、生活和工作系统)中来看,我发现对情绪的觉察和处理,无论如何都是绕不过去的学习课题。所以,在我看清这一点,我就心甘情愿地去提升自己关于情绪和身体的探索学习了。即便这对我来说没那么容易,我也悦纳,因为它对我是重要的。正如尼采所说:“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企业教练分享 | 系统思维,破局的利剑

下面我梳理了三点,关于如何运用系统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供大家参考,也欢迎拍砖。

要素视角:看全局——跳出棋盘看棋局

对于不会开车的我来说,以前总觉得会开车的人很有胆量,因为TA们能处理那么多灵活应变的路况,在我看来这真是太累人了。但会开车的人其实很享受开车的过程,觉得很有掌控感,很轻松。

从系统视角来看,我之所以觉得开车太累,是因为缺乏交通系统的全局观,而会开车的人熟悉交通规则,并且还可以借助导航轻松鸟瞰路况,开车自然是笃定而果断。所以,开车也是需要有全局意识的。

说回教练,我在Coach8学习教练的过程中,老师们经常提醒我们在教练过程中一定要有带着“摄像机视角”、“苍蝇视角”带客户看全局,盘点客户没看到的更多资源。我在一个给客户做的教练过程中,对这点深有体会。

我的客户是一名企业创始人,他一度深陷与本地竞争对手的抗衡中而不得自拔——天天盯着竞争对手出什么营销手段,他就想怎么去应对,但对方的实力比他强,在这种持久的跟随战下,他身心疲累。而且,由于精力的分配问题,他忽视了对市场竞争环境的研判和核心目标客户需求变化的把握,业绩下滑严重。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站在棋盘里下棋的案例。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化身为棋盘中的一颗棋子时,眼前就只能看到离你最近的棋子(直接竞争对手),这样怎能下赢这盘棋?

但如果你化身为一个下棋的人,视角俯视整个棋盘,看得清楚整个棋局,就有机会创造出进可攻退可守的作战策略,这就是跳出棋盘看棋局的重要性。

企业教练分享 | 系统思维,破局的利剑

关系视角:看模式——跳出事件看模式

同样的要素,如果有了关系视角,就有机会构建出资源力。

比如,在职场中你和上级的关系,如果界定为是职位的高低关系,是上下级,那就是“权力-服从”的模式,这衍生出的是监督、对抗关系,这种关系的合作效能是偏低的。

但如果你把上级看作是一种重要资源,那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会想着如何去激励上级帮你推动需要TA帮忙,这就营造了一种积极的高效能关系力量。

另外,关系是系统的血肉,系统不同,系统中要素之间的关系就不同。

比如,家庭和职场就是两套不同的关系系统。家庭是情感关系系统,所以有句老话说,家不是个讲理的地方,是个讲情的地方。而职场则不同,在职场系统里要以理服人,虽然也倡导晓之以情,但终归还是要动之以理。有没有发现,当我们看清这点,很多想不开的问题,窝在心里的委屈,自然就想通了。

我们生命中发生的每个事件,其实也都不是偶然,而是无限重复中的一次而已。也正因此,教练约谈总是从具体的议题入手,客户借由鲜活的困扰事件和情绪感受,有机会觉察到自己的模式。

当我们有机会看到模式,就能看到隐性路线图,这张路线图很重要,因为有地图在,就有机会设置新路标,就有机会改变行为方式。

所以,这就是教练的强大之处,借由教练的过程,我们不是解决一件事,而是解决一系列事,本质是帮助客户升级底层认知系统,从而改变行为模式。

企业教练分享 | 系统思维,破局的利剑

功能视角:看底层——跳出行为看信念

一个孩子成绩不好,妈妈如果认定是他不够努力,那就会天天盯着孩子做作业,通过延长学习时间来解决。但事实上,孩子成绩不好,也可能是因为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门学课。

我之前看过一个中美教育对比的记录片,有个画面是中国的一位非常优秀的数学老师给美国的学生上课的情景——

当时课上讲的是勾股定理,老师讲得非常认真,但是学生一片哗然,不好好听讲,老师非常不解。
课后采访时,美国的学生说,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勾股定理,学习这个跟他们有什么关系,所以没法认真听讲。他们说他们有个很喜爱的老师,他会在上课前先给他们讲他们喜爱的桥梁、或者宇宙等,然后再讲到这个相关的知识点,他们就非常感兴趣。

这个片段我一直记忆很深刻,我学习到的是——如果一个人清楚一件事情对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信念/价值观),或者更进一步,这件事与我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有关联(身份),甚至更高远地还可能与我期待对这个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愿景)相结合起来,那么行动力就不用担心了


因为,这时的他,不仅会积极地想各种办法,还会有很强的抗挫折能力。这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不优秀,很难!

企业教练分享 | 系统思维,破局的利剑

最后还想补充的一点是,系统还拥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动态平衡性。

所谓动态平衡,就是系统是动态和流动的,一个系统有流入量有流出量,储备量=流入量-流出量。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流动可以非常快的改变,而储备的反映却要缓慢很多。

举个例子,我们大吃了一顿油腻的火锅,或者半小时跑了5公里,但是体重并不会立刻增减,它需要时间。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一旦我们就对“时间差”有了更客观的认识,在做一些需要长线储备的事情时,就会自动引入“储备时间差”这个考虑点,就会更有积累的心态,求快而不得的烦恼就自然消失了。

系统思维,让我们面对复杂问题时,心明眼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