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项目进度管理(二)

 昵称34195792 2021-06-08
第四节估算活动资源

估算活动资源的目的是明确完成活动所需的资源的种类、数量和性质,以便做出更准确的成本和持续时间估算。【在PMBOK第六版中与活动历时估计合并】)

第五节 活动历时估计

活动历时估计就是根据资源估算的结果,估计完成每个活动所需花费的时间量,为制订进度计划过程提供主要输入。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的方法有多种,如专家判断、类比估算、三点估算、参数估算、自下而上、数据分析等。

专家判断
  • 当实施的项目涉及新技术或不熟悉的领域时,项目管理人员由于不具备专业技能,一般来说很难做出合理的时间估算,这就需要借助特定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

  • 通过借鉴历史信息,专家判断能提供持续时间估算所需的信息,或根据以往类似项目的经验,给出活动持续时间的上限。

  • 专家判断也可用于决定是否需要联合使用多种估算方法,以及如何协调各种估算方法之间的差异。

类比估算

  • 类比估算是通过与以往类似项目相类比得出估算。

  • 为了使这种方法更为可靠和实用,作为类比对象的以往项目不仅在形式上要和新项目相似,而且在实质上也要非常趋同。

  • 类比估算是一种粗略的估算方法,有时需要根据项目复杂性方面的已知差异进行调整。

  • 在项目详细信息不足时(例如在项目初期),经常使用这种技术来估算项目持续时间。

三点估算

三点估算源于计划评审技术PERT(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三点估算可以尽可能地降低单一估算所产生的误差,它采用三种估算值来界定活动持续时间的近似区间:

  • 最可能时间——tM:基于活动的最好情况所估算的活动持续时间。

  • 最乐观时间——tO:基于活动的最好情况所估算的活动持续时间。

  • 最悲观时间——tP:基于活动的最差情况所估算的持续时间。

基于持续时间在三种估算值区间内的假定分布情况,可计算期望持续时间tE。一个常用公式为三角分布:tE=(tO+tM+tP)/3.

【PMBOK第六版缺省】基于贝塔分布期望持续时间:tE =(tO +4tM+ tP )/6

参数估算

参数估算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和项目参数,使用某种算法来计算成本或持续时间的估算技术。这种技术是利用历史数据之间的统计关系和其他变量(如活动的工作量),来估算诸如成本和持续时间等活动参数。

参数估算的准确性取决于参数模型的成熟度和基础数据的可靠性,且参数进度估算可以针对整个项目或项目中的某个部分,并可以与其他估算方法联合使用。

第六节 制定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是监控项目实施的基础,它是项目管理的基准。所以有时也称项目核心计划。

关键路径法

关键路径法是在进度模型中,估算项目最短工期,确定逻辑网络路径的进度灵活性大小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不考虑任何资源限制的情况下,沿进度网络路径顺推与逆推分析,计算出所有活动的最早开始、最早结束、最晚开始和最晚结束

关键路径:

  • 关键路径是项目中时间最长的活动顺序,决定着可能的项目最短工期

  • 一个项目可能存在多条关键路径

  • 多条关键路径意味着项目风险增加

  • 仅次于关键路径长度的路径成为次关键路径

  • 项目经理应该重点关注关键路径上的活动

浮动时间

最早开始时间(Early Start,ES)

最晚开始时间(Late Start,LS)

最早完成时间(Early Finish,EF)

最晚完成时间(Late Finish,LF)

超前(Lead):两个活动的逻辑关系所允许的提前后置活动的时间。

滞后(Lag):两个活动的逻辑关系所允许的推迟后置活动的时间

  • 总浮动时间(Total Float,TF)是某活动可以从最早开始时间推迟或延误的时间,该延误时间不至于延误项目完工日期或违反进度制约因素,TF=LS-ES或TF=LF-EF。

  • 自由浮动时间(Free Float,FF)是指在不延误任何紧后活动最早开始日期或者进度制约因素的前提下,某进度活动可以推迟的时间量;FF=min(TI), min表示取最小值,TI的含义为:TI=紧后活动的ES-本活动的EF-Lag 

  • 正常情况下,关键路径的总浮动时间为零

  • 浮动时间体现了进度的灵活性

  • 浮动时间又称“时差”(Slack) 

情景:

ABCD四项活动,A完成后可以同时开始B、C,B和C都完成后可以进行D,

A耗时5天,B耗时5天,C耗时10天,D耗时15天,思考:

①    关键路径是哪条?项目总耗时是多少天?

②    活动B的总浮动时间是多少天?

图片

关键链法

关键链法建立在关键路径法基础之上,它对关键路径法做了几方面的改进。

(1)关键路径法是在不考虑任何资源限制的情况下,在给定活动持续时间和逻辑关系的条件下,分析项目的关键路径,而关键链法考虑了资源限制对项目活动逻辑关系及关键路径的影响。

(2)关键链法引入了缓冲和缓冲管理来应对项目的不确定性。

(3)关键链法考虑了人的心理行为因素和工作习惯对进度的影响,因为人是项目实施的主体,是项目最关键的资源。

关键链法考虑了资源约束

ABCD四项活动,A完成后可以同时开始B、C,B和C都完成后可以进行D,但是假设活动B和活动C需要同一资源,那么活动B和活动C就不能并行执行。因此,在考虑资源约束的情况下,A-B-C-D(或A-C-B-D)就构成了项目的关键链。

关键链法的缓冲

关键链法的理论依据之一是“帕金森定律”。帕金森定律是指:工作总是拖延到它所能够允许最迟完成的那一天。

在项目实践中,人们在估算一项活动的持续时间时,为保证活动能按时完成,总是习惯于安排一定的时间浮动和安全裕量,那么根据帕金森定律,在执行活动时,往往会推迟到它所允许的最后一天为止,这一期间整个工作就没有充分发挥它的效率,造成了资源和时间的浪费,而且很容易导致项目工期的推迟。

关键链法要求在进行项目估算的时候,把个人估算当中的一些隐藏的裕量剔除,把富余的时间压缩出来,作为缓冲,成为项目管理的一个公共资源统一调度、统一使用,使备用的资源有效运用到真正需要它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原来项目的工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