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付皮肤瘙痒的38味中药(参与文末互动得福利)

 陈梦邯 2021-06-08

小编导读

瘙痒是皮肤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痒痒痒,挠一挠,再挠一挠,没法止痒!若遇上皮肤病的瘙痒症状,一定要注意,莫要总是挠抓,进行适当的治疗才是正确的选择。哪些中药能对付瘙痒呢?这里总结了38味——

1.麻黄  发汗祛邪,是治疗风寒所致荨麻疹的主药。配益气温肾的药物,能治硬皮病

2.桂枝  温经通络。配当归、赤芍、姜黄等治疗冻疮,效果良好。

3.苏叶  治口臭,解蟹毒,是治鱼虾所致皮肤病的要品。另据《本草纲目》说:“治蛇犬伤。”

4.荆芥  气清质轻,凡风热在表、在上的皮肤病均可用之,如荨麻疹、瘰疬性皮肤结核、疖痈疮肿、皮炎等。

5.防风  李东垣说:“风药中润剂也。”大凡治风通用,散湿亦为适宜,故是风、湿二邪所致皮肤病的主药,通治荨麻疹、皮肤瘙痒病等。

6.细辛  《药鉴》说:“凡头面诸风,不可缺也。”配冬瓜仁、生薏苡仁、白附子等常有褪色悦肤的良好作用。

7.羌活  主治皮肤风痒

8.浮萍  性寒轻浮,入肺达皮,是解风热的要药。对于全身淫痒,不论内服、外洗均有良效。

9.薄荷  清轻凉散,芬芳开郁,上清头目,下疏肝气,对于风热所致的各种瘙痒性皮肤病,皆有止痒效果。

10.桑叶  长发、明目。《大明本草》说:“捶烂,涂蛇虫伤。”

11.木贼草  祛风解毒。水煎外洗,常有良好的止痒作用。

12.野菊花  有消疔肿的效果。

13.蝉蜕  味咸性寒,其气清虚,用于风热夹湿所致的瘙痒性皮肤病,效验尤多。

14.全蝎  息风,对于风毒引起的顽固性瘙痒,尤不可缺,但有少数人服后痒感更重,亦要注意。

15.僵蚕  散皮肤风痒,疗痰核瘰疬。

16.蜈蚣 性善走窜,治风病的要药。《本草纲目》认为:“丹毒、秃疮、瘰疬、蛇伤”皆可用之。

17.丁香 配黄精治疗表皮癣菌有一定疗效;配香附水煎外洗,能治女阴瘙痒症

18.艾叶 配食醋煎汁外洗,可治慢性湿疹。搓绒着肤灸之,有明显的止痒作用。

19.枳壳  《神农本草经》说:“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由此引申其义,用于治疗腹型荨麻疹,疗效甚佳。

20.牛蒡子 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常用于风热所致的皮肤病。正如《药鉴》所说:“辛能达表润肌,而散疮疡之肿,同解毒尤良。”

图片

21.百部  能杀虱,治癣。

22.五倍子  捣研细末,外敷湿疮糜烂,又能乌发

23.藁本  治酒皶,粉刺,还能长肌、悦色。

24.苍耳子  主治疮毒癣疥,恶肉死肌,内服外用均有良效。

25.五加皮  治阴囊湿痒,女阴瘙痒

26.威灵仙  既祛在表之风,又化在里之湿。配苍耳子、地肤子、艾叶水煎外洗、浸泡,治疗难愈的掌跖脓疱病,常有良效。

27.白芷  悦泽止痒,是面脂的要品。毒蛇咬伤、痈、指疔亦不可少。

28.独活  治皮肤苦痒。多用于皮损肥厚的顽湿疮疡。

29.豨莶草  既清热解毒,又疏风止痒。水煎湿敷有抑制渗出和止痒的作用。

30.刺蒺藜  主治身体风痒、白癜风。但有少数病人内服后,出现猩红热样红斑的反应。

31.海桐皮  有祛风、祛湿、杀虫的作用。

32.白花蛇  能透骨搜风。大凡风毒壅于血分,非此不除,是治疗麻风和顽固性瘙痒病的要品。

33.白附子  凡疥癣、风疮、阴下湿痒、颜面色素沉着诸疾皆可用之。

34.蛇床子  主治阴痒、湿癣

35.苦参  有清热燥湿、凉血解毒的作用。配蝉蜕、乌蛇治麻风疮毒;配麻黄能疗遍身瘙痒

36.藜芦 善治疥癣恶疮,但以外用为主。

37.皂角刺 性锐力利,攻走血脉。善治疮癣、疠风、肿毒

38.合欢皮 能解郁宁神。多用于妇人因情志抑郁引起的皮肤瘙痒病,常有蠲忿息怒、宁神止痒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