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校之道(7)|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以文“化”人的济南市汇波小学(三)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1-06-08





打造师生

智慧碰撞的翻转课堂


【韩广玲】课程的研发与实施必然引爆课堂的变革。我们认为,有学生的地方就是课堂,有学习活动的地方就是课堂。学校通过智慧教室的研究,翻转教学理念,打造智慧教师,培养智慧学生,向充满智慧的未来课堂迈进!

【陶继新】这是一个大课堂观,也是教育改革锐意进取的必然趋向。课堂本来就应当是学生挥洒生命的地方,可是,有的课堂却压抑了学生的激情。所以,课堂教学的改革,就要还给孩子生命激情和天然的野性,让孩子拥有智慧与快乐,从而点亮其生命中无限风光的前程。

【韩广玲】“智慧教室”系统正是契合了您说的课堂理应让孩子拥有智慧与快乐。2012年,历下区率先引进智慧教室教学系统。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历下区“云端上的学习”已经覆盖全区。我校也把“智慧教室”系统的引入当作课改的利器,教师在教学中运用“Hiteach智慧教学软件”,学生人手一只“智慧教室”专用遥控器,可以及时反馈学习状况,学生进行抢答、现场统计学生回答情况、即时评价和实物演示,“智慧教室”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最终形成充满生命活力的“智慧课堂”。

【陶继新】“智慧教室”系统的引入,对传统课堂的师讲生听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它让教师在许多教学环节中必须让位于学生,从而让孩子们演绎另一种精彩。孩子在学习之中不但掌握了一定的自主权,还拥有了更多思维开发的快乐,自然也就有了超越以往的高效。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但有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也有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让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韩广玲】智慧教室从技术层面上改变了课堂,而翻转课堂则从理念上让课堂发生了变革。心理学上,“学”其实就是将知识输进大脑,而“习”就是学生把知识提取出来,解决相关的问题,翻转课堂就是更注重输出的现代课堂。我们成立了翻转课堂研究团队,在团队引领下,教师精心制作微视频,探索翻转课堂模式。课堂实现教学前移,由教师课堂讲解变为学生课前通过互联网去吸收优质的教育资源,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与分享,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体育教学的翻转课堂上,学生们在家里饶有兴趣地观看老师制作的示范分解动作的微视频,意犹未尽;在音乐教学的微视频中学生由老师导引,走进音乐殿堂,欣赏大量的世界名曲、名家,带来极强的视觉与听觉的享受!

【陶继新】翻转课堂不但让现有课堂教学实现了“翻转”,也大大拓展了教与学的时空。它可以是课上,也可以是课下,还可以是家中,以至任何地方。同时,它还有效地集中了优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取来为我所用,从而让学习变得更加高效与有趣。而且,它对教师也有着一种促进,因为每个教师都可以将自己制作微视频等传到网络平台上,让自己的学生,以及素不相识的学习者学习。可是,如果制作质量与技术不高,就有可能出现“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尴尬局面。所以,非精制、脱俗、扣人心弦不可。这就逼迫老师必须不断学习,争取自己的“门前”出现车水马龙的景象。当然,很多教师因为微视频制作还会受到学习者的高度认可与赞扬,这也会让他们特别自豪,并由此继续努力,步入“更上一层楼”的新境界。

【韩广玲】在大力实施智慧教室、翻转课堂的基础上,我校语文学导式教学研究又使教学改革更上层楼!学导式教学研究即教师以整体观念、系统思想解读文本、钻研教材、把握编者意图。学校引导语文教师从设计“自主学习单”入手,进一步研读教材、确定学习目标,从学习字词、阅读理解、表达训练方面进行细致、准确的设置,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语文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小老师”在讲台上信心满满地带领学生们学习拼读字词,小书法家从间架到笔画指导学生们书写,常常让老师们自叹不如;对于段、篇的理解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在全班进行分享,间或生生间适时恰到好处的评价,推动着课堂教学的开展。学导式教学研究为教师搭建了发展的平台,人人上展示课;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刷新底色!

【陶继新】在不少时候,教师低估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尤其低估了学生“讲课”的水平。你们“小老师”的精彩之讲,不就应了韩愈所说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之言吗?当学生讲课有了亮点的时候,其自信心会大大提升。而有了自信心,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有了水到渠成之势。其实,它也在无形中激发教师加倍努力的学习,不然,就有可能失去学生对他的信任。为此,老师们就会自觉主动出击,从根本上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方略。这样,就有了师生的共同发展,也有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韩广玲】学导式教学研究为我校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活力,而数学阅读又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了别样的精彩!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30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谈到阅读,我们都知道语文阅读的重要性。而对于数学阅读,可能许多人感到比较陌生。经过我们数学人长期研究与探索,渐渐认识到数学阅读的必要,并率先开发了数学阅读课程,将它与数学教学紧紧融合。学校组织数学教师从制定课程计划到编写导读提纲,从书目制定到过程指导,经过一轮轮的研磨,在课堂中生发,在教研活动中碰撞,真正让学生静心地从数码、图画到文字一一品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更加高涨,思路也更加开阔。

【陶继新】阅读对于任何教师的成长都是必不可少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他之所以成为大教育家,与其大量的阅读是分之不开的。前一段时间到常州采访数学尝试教学法的创始人邱学华时,他就谈到读书对其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数学阅读方面,不能只停留在数学知识层面,还要拓展到数学思维,以及一些大数学家的故事等。还应当作更大的拓展,要读与数学表面上无关的书。比如华罗庚,就读了大量文学方面的书。我在采访初中数学老师刘建宇这位齐鲁名师的时候,感到在一般人不可能完成的教学任务,在他那里却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他在初一就可以教完整个初中数学,且不布置课外作业,但学习成绩又非常好。问他读什么书时,他说更多是哲学方面的书,他读了无数遍《孙子兵法》,他研究毛主席的战略战术,并应用于教学之中。这让我想起大诗人陆游对他儿子说过的一句话:“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而真正的名师,都是在“诗外”下了大功夫的。

【韩广玲】是的,功夫在“读“外,在数学阅读的路途中,一群有着超乎寻常热情的数学人不断实践、不断收获,一路走来留下了师生、家长探求的足迹——《做一个数学阅读的旅人》。在这本书中,他们的故事赏析、命题推送、数学日记、阅读感言,篇篇洋溢着阅读的激情与乐趣,满载着阅读的收获与感慨,一个四年级学生这样写道:“原来的坏习惯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也慢慢改掉了,如对题目不理解就是没认真读题;做题马马虎虎不是少了单位就是抄错数字;不喜欢动脑、选做题经常不做,其实归根到底都是学过的,无非思路放宽一点就能做对做好。改掉坏习惯,就从数学阅读开始!”“走过教学楼数学文化长廊,看到一幅幅关于数学的图片,是这些数学故事和伟大的数学家们,让我更了解数学,深深地感受到了数学的力量,我开始喜欢数学了!”“如果我们是一群找不到家的小鸟,那《数学真美妙》就是我们可以依靠的鸟的天堂,让我们自由遨游在数学王国,让我们拥有更多的知识!”

【陶继新】在一般人看来,数学纯然属于逻辑思维的学科,其实,在大科学家看来,数学中有美,于是,就有了数学美学这一研究领域。要想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除了必要的逻辑思维训练外,还要让他们去领略数学天地中一些美不胜收的景观。其实,这些景观中,就内涵着逻辑思维,只不过不着痕迹罢了。所以,研究阅读以及教学的规律,就会发现,风景无处不在,美妙就在自己眼前。

构建

“和谐共生”的校园文化


【韩广玲】如果说管理是一种软文化,助推教师的精神成长,那么校园文化则打造了一爿让师生自由成长的时空,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紧紧围绕“和谐共生”这一核心理念,清晰勾勒出指向未来的脉络与框架,依托校园文化的打造,增强了师生的归属感:构建了“五四二”文化空间——五横:在教学楼的一至五楼长廊分别呈现了学校办学理念的诠释、校本课程《相亲相爱一家人》、《做文明汇波人》、《数学创新作业》、《我与自然》的实施。字里行间留有师生探索的足迹,师生真切地感受到“校本”的含义,在校本课程中拔节生长;依托优势学科的打造,以数学史、数学故事、数学猜想、数学发展为单元构建数学学科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引领学生在数学世界里畅游。四纵:在教学楼的东西中四个楼梯处呈现了师生在校本德育课程《寻根》中的成长,每当学生拾级而上,总能在深厚的文化氛围中驻足观望、屏息凝思,文化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两侧翼:在教学楼内东侧构建了以教师为主题的教育空间——《师说》引领教师在历史中追溯教育的真谛,汲取丰富的养分,进一步明确为师者的真正内涵;西侧以学生为主题的成长空间——108副照片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以影像定格了每一个快乐时刻,带给学生源源不断的激情与动力。三位一体、纵横交错的校园文化,极具人文气息,也时时激励着汇波人向着阳光前行!

【陶继新】“五四二”文化空间构建了一个环绕学生周边的大文化环境,让他们在举手投足之中都处于优质文化之中。于是,也就有了文而“化”之的意义。同时,这里还是展示师生成长与成果的舞台,它留下了师生们探索的足迹,也让很多师生“墙”上有“名”。这会大大激发他们的自豪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工作、学习与活动之中。那些墙上没名的师生,也会跃跃欲试,积极努力,争取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以,文化墙虽然只是一种载体,它却具有巨大的激励功能和引人奋进的魔力。

您所说的师生的“自由成长”尤其重要,因为只有在心灵自由的状态下,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生命能量。每一个师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如果强迫其发展,往往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而有了自由状态,则会让潜能勃然而发。当师生感受到这种潜能的伟力后,还会生成更大的自信,让生命展示出绚丽的光芒。

【韩广玲】汇波的管理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和校园文化于继承与创新中,为学校的跨越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汇波,精彩着学生,成就着教师,汇波在传统与创新中跋涉,在追求与梦想中前行!

【陶继新】正是有了这些文化元素,才有了学生的精彩,教师的成就。作为汇波小学持续发展的动力源,这些文化的和谐共生,还将为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文完-



原载于《名校之道——陶继新对话名校长(7)》,陶继新 著;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9年10月第1版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陶继新

微信号 : taojixin6789

网站:www.taojixin.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