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凉皮稀饭

 新用户3134eDv6 2021-06-08

盛夏天气,——就像这几天,中午灶上吃臊子面、烩饼、煮馍的时候,我就去外面吃凉皮稀饭。

我吃凉皮稀饭的地方很近便:出单位大门,左拐三十米,进建行道道儿,路西第五家——秦镇凉皮店。

秦镇凉皮的味道我太熟悉了。1993年参加工作,我就被分配到了秦镇中学;一屁股蹲下来,就是10年。用妻子的话说,“我的青春都洒在了秦镇的街头、渡口和凉皮摊了。”

当然,十年里,我把秦镇街头所有的凉皮店凉皮摊,至少吃过几十遍。最正宗的秦镇小学西隔壁那家,还有秦镇桥头那家,我吃过的次数,连同给熟人朋友捎带的加起来,抵得上我抄完余华的《活着》用去的笔记本页数了。

我吃饭爱瞎琢磨。有朋友看了我的《蒜蘸面》,说我吃饭还给吃出了人生哲理。吃凉皮,我有更多的感悟:凉皮这东西,用料、加工都比不上面食繁杂,所有的功夫全在你调制的手艺上。可以说,凉皮就是靠手艺拉拢食客的!

这就是我现在还没有吃腻凉皮的原因:从简单做起,调美味人生。

建行道道儿里的这家凉皮店,不大,一间门面。操作间在最里面,之外的空间仅够摆放四张小餐桌。蒸好切好的凉皮放在门口台阶上的玻璃隔挡盘子里,右边,用湿蒸布盖着;左边是肉夹馍桌,砍肉墩占去大半部分,攒出来的地方放着一个音箱,——体型小但混响和音质很好。

我喜欢来这里吃凉皮稀饭,是被老板爱听歌的喜好给吸引过来的。

老板夫妇四十多岁,有着秦镇人的开豁和精明。男的戴个眼镜,随时随身斜挎着小包——收钱装钱的,也装香烟打火机。甭看他穿着不咋讲究,头发也随随便便的,他对音乐却有着叫人不可理解的痴迷。女的属于泼辣开通的那种,音乐响起的时候还得空儿扭几下不大熟练的广场舞。

“我开车,上车先开音响,把歌儿放开,开车才觉得带劲儿。”老板说。

他嘴唇很薄,说话很热情,但属于嘚吧嘚吧语速很快声音干巴巴的那种,而且快得几乎要省略掉标点符号。——真的,他说话总是急得好像标点符号都显得特多余。

他的放歌设备很简单:手机下载的歌曲,多是最流行的;用蓝牙连接一下。高度近视,他划拉手机的时候不得不像爬在手机屏幕上一样,把眼镜往下拉一点二,眯着眼睛从镜框上面看过去,细细找。然后,歌声就悠悠荡荡地飘荡在建行道道儿深处里,勾得过往行人纷纷侧目而向。

前几天,我来吃凉皮稀饭的时候,觉得他放的歌儿挺好听的,就让他循环播放,让我好好听听。

老板说,那是放抖音版的《点歌的人》。——我不懂抖音版和其他版有什么不同,就觉得听起来听入耳,蛮有味道的。这歌吧,词写的简单质朴,配器也不那么复杂,跟这凉皮稀饭,还有喜欢简单的我,简直就是绝配。那种氛围,在这吵吵嚷嚷纷纷闹闹的小巷子里,好像独立格挡开一片空间似的……

我在歌声里吃着凉皮——大份,喝着稀饭——两碗,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上班族,中小学生,小摊贩。天下熙熙,皆有所来;天下攘攘,各有所往。能清清静静地坐下来,挺着听舒心的歌儿,吃个简单但味道不错的凉皮稀饭,又何尝不是一份别致的安然独享呢?

吃着凉皮的时候,我也常常琢磨:凉皮这东西吧,食材和佐料不怎么繁多,但巧手调制好了,不也是一份美味儿么?

那么,生活又何尝不可以这样呢?简单些,但是有味道些。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户县人。文风力求散淡、干净、质朴。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酸汤挂面》、《一件棉袄》《吃搅团》等发表于《教师报》。诗歌《船夫之歌》《向往北方》等发表于文学陕军。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语文专版》。)

(公益广告1:龙源香醋 品味生活13186035184)

(公益广告2:书法臻品 品质人生 1399194313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