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想起《我不是潘金莲》

 新用户3134eDv6 2021-06-08
      曾经写过一篇《想起了<我不是潘金莲>》,今天又想写一写《我不是潘金莲》。其中的缘由吧,当然不是我对电影里的潘金莲感兴趣。我对潘金莲怎么被逼得要上访,而且不得不走上上访之路感兴趣。
      引发我又想到这个话题的主因吧,就是这几天网络上疯传的焦作市第十七中姚老师职称案件。该案件3月31日已经进入审理程序,但学校3月30日急匆匆地发布了错字病句满篇的处理意见,引得一众网友又一顿美滋滋的嘲讽。
       ——看情况,因为职称问题怒而举报的姚老师,快要成为新一个电影里的“潘金莲”了。
      让一个人变得优秀得好几年工夫,让一个人变得不顾声名甚至不惜丢工作举报,只需要几分钟,——一纸声明,足以杀人。对于焦作市十七中今天发布的关于姚老师的处理意见,我感到此举并不明智,极不可取。鱼死网破,鱼的结果不好,网也好不到哪里去。
      首先,一个对职称有向往的老师,是一个正常的老师。人嘛,总得有点追求,有个目标。追求就是动力,目标催人奋进。职称是每一个老师自然的最低目标:努力付出,认真教学,晋升职称。请问,这样顺理成章的追求,有什么问题呢?有了第一目标,自然还有第二目标:“省能手”、“省教学骨干”、“省学科带头人”,这不就成了货真价实的“名师”了嘛!一个“名师”群出的学校,谁敢说不会成为“名校”?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扯远一点儿。有些学校,尤其是大学,“傍名人”,以成为名校。要说这“傍名人”吧,也不是不能傍。比如莫言就被傍了,刘震云也被傍了,贾平凹也被傍了。有趣的是,西安著名相声演员苗圃也被傍了,——西北大学聘请苗圃为兼职教授。
      哎哟哟,我的二闺女她妈呀,我就纳闷了,艺人都可以傍,这也傍得太离谱了吧?那么,北京体育大学是不是可以傍NBA名人堂成员姚明呢?西安体育学院可不可以傍两届乒乓球大满贯得主张继科呢?
      学校本是文雅之地,怎可像拜金女一样胡傍?
      其次,量化积分排名第二,但民主考评却“被成功落选”。想一想,一个25年教龄,连续七年如此遭遇的人,任谁都有点抓狂。
      我还真见过这样背命的家伙:连续三年在学校考评第三名(分配名额只有两个)。你说排名太靠后了吧,就跟高考一样,咱就收了心了。可巧的是,年年这样,就差一个名额。你说气人不?
      她去找学校领导,领导说,“你可以托关系向上面要一个名额嘛,自然就是你的了。”她没给气昏死过去:“有关系我还凭这实力,我是发烧药吃的多了啊?”
      应该说,一般量化积分是个硬杠杠,教学获奖证书摆在那里,国家、省市区级都有明确赋分标准,学校敢于公示出来,可信度极高。那么民主测评呢,能出现如此巨大逆袭情况的,要么姚老师群众基础极不好,要么姚老师在领导心目中印象极差。不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估计姚老师早被交流走了;即便不被交流,以姚老师现在的为作,也早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地抽身走人了。——综合分析:量化公正,考评叵测。
      回过头来看看学校,算得上一个“不地道的实诚人”。
      说学校是个实诚人,其实是说一把手校长还实诚:敢于把量化积分排名结果公示。设若不公示,姚老师怎么能知道自己排名第二呢?那么,也就没有后来民主测评落选的节目了。如果有质疑,只需要一句话就可化解:量化不靠前,测评不靠前。——隔着布袋揣摸的事情,我们的老祖先很早就在牛马市场上玩得精通透顶了。
      说不地道,是因为学校没有公示民主测评打分结果。况且,一般情况下,参与民主测评的代表要签字确认的,表示承认自己的打分,是要负责任的。
      无故起风必有妖,无风起浪必有鬼。可见,姚老师的质疑、举报也不是无中生有故意闹事儿。
      其实吧,事情也远可以不至于弄到目前这样糟糕的程度:老师面临失业,学校焦头烂额。把民主测评原始材料直接公开,让姚老师明白自己在测评中的具体得分不就OK了么?
      实诚人办不地道的事儿,往往就会出乱子。你见过不地道的人办不地道的事儿么?给职称标个价码,有意者谋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这情况吧,大家都在江湖上行走,谁不懂其中的道道儿呢。
       焦作市十七中校长也不是个聪明人。一般聪明的领导,想让自己哪个关系户晋升职称的时候,会提前一年为他(她)量身定做一套考评制度,这样到时候自然而然他(她)就入围了。比如,想让姚明今年晋升职称,那就规定身高必须在2.0米以上,那些矮子们踮起脚尖也没办法。想让潘长江晋升的话,那就规定身高不能超过1.58米,那么大个子自然无望退缩了。如果关系户教学能力不行,那就各种获奖证书同样赋分(虽然职称要求教学质量奖,但校内积分可以制定自己的标准),多给关系户提供参加培训和各种比赛的机会(宁愿关系好得不了奖,也不能把机会给可能获奖的其他人),证书多,积分自然多嘛。——焦作市十七中校长显然还没有深谋远虑到这样的境界,结果就踢出了一脚臭球,惹得学校出名,教育局不能安宁。
      一个学校,不是以教学质量好而出名,这真是一件叫人尴尬的事情。就像一个教授,不是以学术研究出名,而是以歪解杜甫的《石壕吏》出名一样,叫人啼笑皆非。很多人都说河北衡水中学怎么怎么样不好,人家好歹能让许多农门子弟考上大学。那些几十年考不出个北大清华,还要自诩名校的家伙,才真该好好反思一下。人民能满意你么?
      质量就是硬道理,学校也一样,教师当然也一样。如果姚老师教学成绩倒数第一或者第二,那么给她个牛胆,量她也不敢质疑学校,更不敢叫板教育局了。
      如果姚老师真的成了电影里的潘金莲,坚定地走上了上访之路,那真是一个教育悲剧。活脱脱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被职称这事情给毁了。我们不禁要问:姚老师这样做值不值?请你再去看看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然后你来回答值不值。
      如果姚老师果然不幸成为“潘金莲”,那么,她喊出的可能是一群人的声音:量化积分公开,民主测评透明。让有晋升职称资格的老师顺利晋升,不要把职称变成“含在嘴里是根骨头,吐出来是块瘦肉”的东西。
      最近,关于绩效增量的分配,也很有呼声:学校分配不公,还不敢公开分配标准。人常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把门打开,又有什么呢?遮遮掩掩,还怪人家说你鬼鬼祟祟。
      今天写这个东西,一定会得罪一些人,但一定会代表更多人,——那些付出了许多却一直无望职称的一线教师们。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人。乒乓球初级爱好者,写作初级爱好者。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语文专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