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腻男教师纷纷穿旗袍送考,恶俗到家了!

 丁中广祥 2021-06-09


1

跟往年一样,今年高考期间总有些奇葩高考新闻辣人眼球。

比如,6月7日,湖北武汉某个考场外,有两名考生妈妈直接将供桌抬到了考场外,供桌就摆在学校门口的马路上,桌子上摆着一个香炉以及两个烛台,上面还燃着香,缕缕青烟袅袅升起。

有一名穿着红色长裙的妈妈直接跪在地上磕头祷告,而另一名妈妈在点香。

这两位妈妈的做法,可谓是把讨彩头这件事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拜神竟然拜到了学校门口,只是不知道二位拜的又是哪尊神,哪位佛。

虽然荒唐可笑,但她们没有影响考场秩序,大概也没有触犯到什么法律法规,附近的保安警察听之任之。那么,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2

但,有一类新闻我不能不说。

是的,是“一类”,因为这样的新闻不是一个,而是一大摞子。

6月3日,广东广州。广州一高三老师戴面具穿旗袍进教室,说是给学生减压。

视频拍摄者张先生表示,班主任策划这个活动想给孩子们解压,祝高考“旗”开得胜。

老师还特意为全班同学定制印有“逢考必胜”的硅胶手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也是给自己的教师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张先生表示该老师只穿过两次旗袍,一次是6岁的时候跟着妈妈逛街,第二次是这次快60岁的时候给孩子送考。

6月7日,江苏淮安。高三男老师谭元飞穿红旗袍为学生送考。

他说,考前学生开玩笑让他穿旗袍寓意旗开得胜。

为兑现承诺就穿了,同时对学生也是鼓励,缓解他们紧张的情绪。

更有一群高三男教师一起身穿旗袍,手摇团扇,扭扭捏捏出来为学生送考,祝考生们“旗开得胜”。

我即刻联想到了前不久清华校庆的尬舞风波。

平心而论,这画面丑得真不是一般的辣眼睛,毫无美感,就是群魔乱舞!

其实,这类新闻不只是今年才有的,只不过今年更多。

去年7月5日,辽宁丹东敬业实验高级中学的班主任王礼博,作为年级组唯一的男班主任,穿上了大红的旗袍走进教室,祝福孩子们高考旗开得胜。

他还邀请孩子们一人在旗袍上剪一刀,寓意:叉越高,分越高。

3

对男老师穿旗袍送考一事,我笑不出。

这一事,固然投射出广大教师面对高考时焦虑的心态。但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恶俗”。

女教师穿旗袍,我能够忍;男教师穿旗袍,我忍无可忍。

他们出发点是好的,鼓励学生是正常的,可是,也是应当讲究方式啊。

一,这种鼓励方式,说得不客气,是陋俗,是脑子进水的愚蠢做法。

学生考试考得好不好,与送考老师的穿着有啥P的关系?你们可曾像开发疫苗一样,做过对照实验?穿旗袍送考的那一组考生的考试成绩比另一组不穿旗袍送考的差?

我想起了历史上若干类似的行为,比如,义和团大师兄们的“刀枪不入”之类。

说到底,穿旗袍跟烧香拜神是同一类迷信的陋习,作为传授真理的教师理应破除此类陋习。

二,这种鼓励方式,破坏了“男女有别”的形象界线,是粗俗,是庸俗。

在服饰上,男女是有别的,至少不应该完全地混淆。旗袍这种物件,完全是阴柔秀美的风格,套在男人的身上,会有种错位的感觉,甚至,淆乱了性别。

今天社会的一种不良趋向,就是男女性别的错位,甚至故意颠倒。

每一个人,只应该有一种性别。

随意地变性,引发的是恶心与堕落。

旗袍在身,本来可以显示东方女性的曲线美。可这些三大五粗的男人穿在身上,粗胳膊粗大腿黑汗毛,纤毫毕现,忸怩作态,其丑无比。古有东施效颦,今有老师旗袍,丑态毕露,岂止是斯文扫地,把老师的脸都丢尽了。

在这个意义上,这些男教师随意穿旗袍,既是美学上的沦陷,更是伦理上的失序。

在教育的效应上,给了学生不良的示范——为了功利的追逐,一切表达都没有禁忌。

4

事实上,各行各业功利化的极致都走向了毫无底线的恶俗化。

比如明星故意闹绯闻博眼球,比如要流量短视频恶搞无下限,比如马屁的极致就是认爹认妈……

但是,教育要始终坚守净地。

也许很多人会说,男教师不顾自身形象浓妆艳抹且不惜将自己油腻腻“孕味十足”的身子裹进艳艳旗袍,不就是博学生一乐给学生减压图个“旗开得胜”的彩头吗?犯得着上纲上线扯上恶俗化?

男教师秀旗袍的创意不知道到底出自谁之手,但很显然,没有人拿刀子架在他们的脖子上。从他们欢快抖动的肥肉上,大家甚至都能感受到秀者不仅自愿还很享受。

只能说教育的极端功利化麻木了学生的一切,常规的刺激已经激不起半点涟漪,不恶狠狠地搞一下,孩子们眼珠子都不会轮一下。

从这个角度看,男教师也是受害者。骂他们恶俗,他们肯定委屈得不要不要:“我们容易吗?”

确实不容易,但还有选择。为什么一定要穿旗袍呢?

帮助考生缓解考前压力是需要的,适当的鼓励是可以的,祝福孩子金榜题名也是对的。但,凡是要讲究方式,要注意适度。

5

孔子云:“言教不如身教。”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

作为特殊的职业,在学生们的面前,老师们的一言一行,往往都在教育学生,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

粗俗庸俗的恶搞,等于向学生乃至世人传达这样一种价值观:这件事非常重要,我可以突破公序良俗等底线或者只要目的是好的,手段可就以无底线。

所以,教师当自尊自爱自重,不可哗众取宠,不可过于标新立异。

穿旗袍送考这个闹剧,应该收场了。

要对得起旗袍,对得起教师这个职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