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函谷关和潼关是一个地方吗?

 3245853 2021-06-09

  • 潼关和函谷关一直是非常令人迷惑不解的两个关口。很多人不解的是,为什么秦国要用函谷关作为关口,而汉代之后都用潼关作为关口?
  • 还有一个特别不解的是,汉代以后函谷关竟然弃而不用了,只守潼关去了。难道他们不担心敌人从函谷关进去吗?
  • 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是因为没有看清函谷关和潼关在地图上的位置。

1)函谷关和潼关是在一个峡谷中,分东西两头。

我们这样说,从洛阳到西安这一段路程。先从洛阳往西走,然后到达函谷关,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灵宝县。

到灵宝以后,从灵宝到西安这段路程就非常难走了。因为河南是平原,而从灵宝往西,有一条黄河。河北便是中条山,山势险峻。河南边是秦岭,也是崇山峻岭。非常难走。

但天无绝人之路,从灵宝到西安在两山之间有一个峡谷,峡谷的入口就是函谷关。然后一直沿着峡谷往西走,就是去西安方向。大概走六十公里,就到了峡谷的尽头,尽头这个地方,就是潼关。潼关再向西就是关中平原,西安就在关中平原内!

现在搞明白了吧!原来从洛阳到西安都是崇山峻岭,但老天爷留了一条峡谷。可以顺利的从洛阳到西安。峡谷的两头,东边是函谷关,西边是潼关。

原来两个关守的是一条路。只是需求不同才选择不同的地方防守。

2)秦国为什么选择在函谷关驻守?

函谷关刚开始是魏国的,是秦孝公从魏国手里把函谷关夺了过来。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的秦穆公为什么一定要和晋国交好的原因。只要两国关系不好,晋国只要掐断函谷关,秦国就只能躲在关中平原不能出来一步。

后来三家分晋后,秦孝公就趁乱把函谷关夺了回来。函谷关一到手,秦国算是打开了进攻山东诸国的通路,而山东诸国进攻只能到函谷关,根本攻不下函谷关。这也是秦国为什么一个国家能对抗六个国家的原因。

山东六国也憋屈啊,只要到函谷关,无论如何是打不进去了,只好收兵!对秦国来说,倚杖函谷关天险,进可以打山东诸国,退可以固若金汤。简直是太舒服了!

3)汉代以后为什么选择潼关?

当中国完成大一统,函谷关就失去了意义。因为变成了国家中的一部分。西安作为帝京的话,肯定是潼关的位置更重要一些。

如果函谷关和潼关都守的话,肯定是浪费人力和物力。只守一个潼关更划得来些。因此慢慢的函谷关就放弃了。

直到东汉末年,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于建安元年(196年)始设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所以曹操直接守西头,目的是对付西安方向的敌人。因此作用也不一样了。

在随后的朝代中,潼关的位置也因防御的敌人不同而有所改变。在隋朝中,隋大业七年(611年),移关城于今杨家庄南城北村一带,与汉代关城南北夹峙,形成两座关城, 形势更加险要。唐天授二年(691年),潼关又从塬上北迁到源下,沿河辟路,也就是潼关。 历代各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在这里驻屯重兵,设关把守。

唐代之后,潼关的大致位置没有变,而是各自加固而已,但潼关作为进入西安的门户,在历次战争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潼关和函谷关在中国战争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据统计,单单重要的能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战争,在潼关打了45次,在函谷关打了13次。特别是明清以前,守住潼关就可以得天下。而北宋的灭亡,也正是金兵统帅完颜宗翰守着潼关,大宋的精锐西路军无法过函谷关解救开封之围。所以造成北宋的灭亡。而抗战时,这两座雄关对阻挡日军有非常大的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