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大写加粗的伟人,他让潮州脱胎换骨

 圆梦工坊作文课 2021-06-09

共同造梦圆梦

  遨游历史江流,

      感受潮州文化

编前话:

那一年,潮州,风不调、雨不顺,灾患频繁,稼穑艰难;那一年,他,忠而获罪、女儿夭折,悲、愤、痛、忧,一齐降临。那一年,潮州向他展示着广袤的荒凉;那一年,他向潮州捧出了虔诚的心肠。

他使潮州脱胎换骨,日新月异。圆梦工坊“小徐霞客”们面对他,万千景仰化成一声:美哉!他是谁呢?

01

美哉,韩愈

一中众智八年级 黄忆    

戊戌年腊月十五,在圆梦工坊的日历上,这一天是出游的日子。我们前往拜会一位古代名人——韩愈。

韩愈本是朝中官员,常向皇帝唐宪宗谏言。元和十六年,宪宗倾尽财力物力,于凤翔大举迎接舍利子进入长安。韩愈担心国民经济,上书《论佛骨表》激怒宪宗而被贬为潮州刺史。遭遇贬谪的韩愈仍然不改一心为民的初衷,虽在潮州只有八个月,却竭尽全力为潮州人民谋永福,使潮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韩愈去世,宪宗皇帝追封他为“韩文公”,潮州人民爱戴韩愈,特地修建了韩文公祠以纪念韩愈。

漫行韩江边,风清云淡,江面波涛起伏,水波流转,令人神清气爽,不觉来到了韩文公祠。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卷石刻的书。书上写着韩愈警醒世人之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再向上是五十六级石阶,一步一春秋,代表了韩愈五十六岁的一生,蕴含着无限哀思与怀念。在祠内的长廊上,是中国各地名人对韩愈的评价:一代文魁、文起八代之衰、功不在禹下……足见后人对韩愈之敬仰。“功不在禹下”这一句评价很有意思。其实,这一句话是韩愈自己说的,韩愈用这一句话称赞“亚圣”孟子,那么,韩愈又为什么说孟子的功绩不在治水的大禹之下呢?我反复推敲并查找了资料,原来,在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杨墨(杨朱与墨翟)学说盛行,儒学式微。杨朱主张“为我”,最著名的口号是“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是极端的个人主义。墨翟主张“兼爱”,就是无差别地爱社会上一切人,主张“尚贤”是为政之本,这种平等思想直接冲击了宗法世袭制。对此,孟子奋臂疾呼,驳斥杨墨学说为异端,期望振兴儒学,经纶济世。通过孟子的努力,儒学才得以光大。韩愈说孟子“功不在禹下”,对他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其实,韩愈对于儒学的发扬光大也是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一是“浚源”,建立儒家道统体系;二是“堵防”,排佛老尊儒学;三是“疏导”,开启宋明理学之渊源。因此,后人视韩愈于儒学也有大禹治水之功,说他“道济天下之溺”、“障百川于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后人引用他夸奖别人的话来赞美他,可谓匠心独具,一语双关。

我们一边漫游,一路思索,轻轻地走过长廊,穿过花开鸟鸣的花园,来到了主祠。在韩文公的主祠内,各类石碑、石墙上镌刻、记载着韩文公一生的功绩:恶溪驱鳄、释放奴婢、关心农桑、延师兴学……在两侧的短廊墙壁上,则是五十六块石牌,书写了韩愈一岁岁的人生。穿过短廊,最引人注目的是主祠正中央的韩文公雕像,文公眉眼中透露着一种威严与文学气息,手持书卷,像是正为如何造福后世百姓而思考着。左右则为张千李万两待者,同韩文公一同造福百姓,为千古后人所供奉。

韩文公祠坐落于笔架山上,面对鳄江,而后人将笔架山改名韩山,鳄江易名韩江,山水以韩为姓,是后世人们对韩愈最高度的崇敬。在潮州百姓眼中,韩文公犹如天神下凡,为百姓除害安良,定国安邦!

今日一游,有幸见识韩文公,顿觉让人钦敬是多么神圣的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任由历史变迁,韩文公光辉依旧,有言:韩愈受谪并不输,赢得江山皆姓韩。美哉!韩祠!美哉!韩愈!

02

游韩文公祠

北门小学五年级  邝习之    

昨天,我跟随“圆梦工坊”到潮州研学。我们参观了鳄渡秋风、广济桥、潮州古城楼……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纪念韩愈的韩文公祠。

在同学们的笑声中,大巴车到达了韩文公祠的大门前。一本“大书”映入我的眼帘,刻在“大书”上的是韩愈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站在这本书面前,看着思考着,老师告诉我们,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却能荒废在游戏玩耍中;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老师的点拨让我领悟了它的精髓,明白了要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接着我们爬上石阶,“韩文公祠”四个大字端正地刻在大门门楣上,这是由胡耀邦题写的。入门就是“天南碑胜”名家书法长廊,那里有赞扬韩愈的石碑39座,刘海粟、赵朴初等书法名家的墨宝尽在其中,楷书、隶书、草书……各种书法艺术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再往前走就是景区最重点的韩文公祠。踏进祠门,就是关于韩愈的介绍。仔细一看,哦,原来写的是韩愈任潮州刺史这八个月做的四利:关心农桑,延师兴学,恶溪驱鳄,释放奴婢。韩愈还在这里写了享誉全国的《祭鳄文》。再往前就是韩文公的塑像,韩文公慈祥之中透露出一种英雄气概和文人风骨。旁边是后人写来赞扬韩公的对联: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海峤;到潮才八月,潮平鳄渚,于今香火遍嬴洲。正如后人所说,韩愈“功不在禹下”,把韩愈和大禹相提并论,可想而知韩愈的功劳有多大!走进去又是各代文学家对韩愈的评价,让我最难忘的是苏轼的“文起八代之衰”,道出了韩愈在古文运动中的领袖作用。

往右边继续走就是“韩公别赵子”的石雕像,这座石雕表现了韩文公要去潮州和赵子德依依不舍的心情和爱国情怀。登上山坡就是韩愈纪念馆,里面主要展示关于韩公事迹的书画作品。

沿着石阶往山下走,潮州外八景之一“韩祠橡木”就在我的眼前。最初的橡木是韩文公亲手所栽,原树已经在光绪年间枯死了。出于对韩愈的尊崇,改革开放后潮州人民又不辞辛苦地从韩愈的家乡移来橡木幼苗,重新种植在原先种橡树的地方。望着郁郁葱葱的橡树,想着远去的历史,彷佛韩文公就站在我跟前。顿时,千千万万想对韩文公说的话喷涌而出……

不可否认,韩文公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韩文公爱国爱民的精神鼓舞着我们。“溪石何曾恶,江山喜姓韩。”连江山都乐意姓韩,可见韩愈对国家有很大的贡献。我要向韩愈学习,业精于勤,长大后为祖国做贡献!

03

美哉,韩文公祠

真理分教处七年级  黄炜    

高高的天空,青青的草地,清清的江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听着导游讲故事般的解说,我们一路畅通来到“韩文公祠”。

——题记     

景之美

刚下车,便望到韩文公祠的大门。往上延伸的台阶中间有一本石雕的“书”,上方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绕过石书往上走,就看到大门门楣上刻着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手书的“韩文公祠”四个大字,千万游客在这翘首瞩目!门里,古色古香的建筑,动人心弦的壁画,惟妙惟肖的浮雕,真是美哉。

文之美

走着走着,仿佛有一股股书香味扑面而来。在通往韩文公祠的大厅旁边,有一条长廊,长廊上镶嵌着一幅幅书法作品,每一副上都记载着一个悠久的故事。韩愈在潮汕播种下了儒学的种子,使这片蛮荒之地变成了一座繁华之城。由此可见,知识是多么伟大,是多么有影响力,而这里的文化更是美哉!

人之美

从韩文公之祠的大门望进去,檩梁下悬挂着许多名人书法匾额,依次是“三启南云”、“百世师”、“百代文宗”,这些匾额足以让我们看出后人对韩愈的敬仰。

韩愈在潮州仅仅行政了八个月,可是战绩非凡,主要有“恶溪驱鳄”、“释放奴婢”、“关心农桑”、“延师兴学”四个方面。在这八个月里他用心造福人民,也因此获得了“功不在禹下”的称誉。韩愈这种以天下苍生为重的精神最是美哉!

景之美;文之美;人之美;塑造了韩文公祠之美……

04

风景这边独好 

桂岭才林中学八年级   沈佳焕    

风景这边独潮州的祭鳄台既没有故宫雄伟的气势,也没有苏州园林的独特,但是它却有着独特的风景。

当你在公路行走了许久,放眼望去,看到的都是行人和一模一样的路灯,你的内心想到的或许是单调,或许是平凡之类的词语吧,可就在你感到无聊时,突然有一个精致的亭子闯进你的视野,你的感想又会如何?我当时是万分惊讶的。

那就是祭鳄台,远远望去,你会发现它被一个大正方形给围住,这个正方形由16块石碑和24条石柱围成,每一条石柱上都雕刻着惟妙惟肖的龙与凤,到这里参观的人无不赞叹工人们鬼斧神工般的技术。

走近一看,你就会发现有一个祭祀用的位子,前方端正的写着“祭鳄台”三个大字,后方的亭子则由四条柱子支撑着,上面刻着两幅对联,而最令我难忘的是“溪水何曾恶,江山喜姓韩”这句。在这句话中,我仿佛看见了当时潮人倾城而出,人山人海,鸦雀无声,韩愈站在祭鳄台上,江风吹动着他的衣袖,他手拿祭鳄文严肃地念道:“……如今姑且念你们无知,不加惩处,只限你们在三天之内,带同族类出海,三天不走就五天走,五天不走就七天走,七天不走,便严惩不殆!”这是何等豪情壮志。

走进祭鳄台,发现有一块巨大的石碑压在一条鳄鱼身上,我又想起了韩愈为潮州人民做出四利之一的“恶溪除鳄”这个故事。

在潮州这个文化遗产众多又有许多风景名区的地方,我却觉得祭鳄台这个风景区最好,因为它不仅仅记录了历史,更让我们永远记住韩愈这位伟人的名字。

05

风景这边独好

真理分教处七年级  黄炜    

微风拂面,泛起一圈圈水波,闪着耀眼鳞光,鳞光中横卧着一座古桥,桥上的亭台楼阁形态各异,风景独好。                    

江边

走到湘子桥,我们站在江边。撑开手指,便能抚摸到一排石碶的护栏,它与平常所见没什么不同。但是仔细观察,慢慢抚摸,便能发现时间给它留下的痕迹;石护栏上一条细缝,缝里有抹绿绿的青苔,把手放在粗糙的石头上面,感受着历史的沧桑。风带着阳光的味道轻轻拂过脸颊,太阳把光投到树叶上,光芒透过叶子斑斑点点地落在我身上,这个冬日暖融融的,舒服极了。再看看不远处,一群头戴红帽子的少年给韩江滨带来别样的美。

桥亭

湘子桥,也名广济桥。传说是八仙同广济和尚一同建成的。仔细一看,桥墩是尖的,据说可以减少水的冲击力。走上桥,双脚踏着一块块“上了年纪”的石砖,游人川流不息。往前望去,一个个亭台楼阁青砖灰瓦飞檐卷起,令人目不暇接。亭台楼阁的建筑独特,多依地势而立,形态各异。屋顶为杂式攒尖,形式多样,有圆形、三角形、四角形、扇面等等。桥亭基本以一殿配二亭的形式,以大桥中轴线为轴纵向排列。 

梭船

广济桥的特色是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其东、西段是重瓴联阁、联芳济美的梁桥,中间是“舳舻编连、龙卧虹跨”的浮桥,传说这是香何仙姑的荷花瓣和铁拐李的拐杖组成的。走在上面,船会随着水的涨退而上下摆动,富有动感,妙不可言。清乾隆年间有诗赞道:“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湘桥春涨”也被列“潮州八景”之首。

风吹江面泛波涛,江上古桥风景好,传统文化万古传,湘子桥上风景独好!

图文编辑:何桂珠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