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刚大夫讲糖:说说糖尿病胃轻瘫----这可不是小事情

 陈刚大夫讲糖 2021-06-09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胃肠植物神经病变导致的常见的胃部症状。

胃肠植物神经紊乱(自主神经病变),造成胃张力缺乏,胃动力紊乱,从而引起胃潴留。

早期大部分患者可以没有明显症状,较少患者可以出现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症状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症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同一患者的不同时期表现也不一样。由于胃排空延迟,可以出现胃石症;由于胃动力紊乱,可以表现为胃-食道返流,表现为反酸、嗳气、反食、烧心等,严重者可以出现反流性食道炎,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常被误诊为心绞痛)。体检可见胃区胀满,可闻及振水音。

  

由于胃轻瘫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局部病变表现之一,所以,患者是否拥有其他神经病变的症状和体征是诊断的常用参考。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胃轻瘫----此类情况并不少见。

佐证参考-----

比如:糖尿病病史,周围神经病变的“凉、麻、痛、萎”等表现,压力觉、温度觉、针刺痛觉、关节位置觉,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异常;

是否有静息性心动过速(心率>90次/分)、体位性低血压、腹泻便秘交替等肠道异常改变;

尿失禁或尿潴留、性欲低下甚至丧失;等等。

上述诸多神经病变的有无都是互相的佐证。

当没有上述其他神经病变症候的时候,糖尿病患者出现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就要考虑其他因素的更大可能性。

比如:

  • 饮食因素:饮食不节或饮食不洁,常常与近期饮食有关系;

  • 慢性胃炎、胃溃疡或肿瘤:主要是慢性病史,最好胃镜检查;

  • 药物因素:降糖药物中,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都有不同程度的胃肠副反应,以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最常见;阿司匹林、降尿酸药苯溴马隆、调脂药阿托伐他汀钙等他汀类最常见的副作用也是胃肠道反应。当原来没有胃肠不适而在用这些药物后才出现,要高度考虑这些药物因素所导致的。

  

(辅助检查就不细说了,腹部超声、钡餐透视、胃镜、幽门螺杆菌抗原测定等等,都有一定的诊断和排除诊断的价值)

胃轻瘫和肠道功能异常常常同时并存,主要的结果就是导致胃肠的蠕动与排空异常。

这对糖尿病会造成很大影响

如果胃肠蠕动减弱而导致排空减慢,食物进胃以后,长期存留在胃部而不被研磨,进入肠道而蠕动速度减慢,从而会引起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速度减慢。餐后血糖的升高就会峰值后移,如果此时使用的是短效或速效胰岛素,很容易就会出现餐后低血糖。这可能是一些病人餐1h血糖偏低,餐2-3h血糖又升高的原因之一。

胃蠕动紊乱,出现胃-食道返流,会出现严重呕吐;合并肠病腹泻甚至水泻的时候,半天或数小时内可水泻十余次,甚至大便失禁,可能会造成严重脱水和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会引发酮症酸中毒或高渗透状态,也可以导致在胰岛素作用下的一段时间内的低血糖反复发作,形成危险。

胃肠蠕动紊乱,还可以表现为平滑肌松弛,而引起顽固性便秘,麻痹性肠梗阻。当患者有腹痛症状,排腹部X片后,常被误诊为急腹症。

患者出现上述胃肠症状,首先需要排除饮食因素、药物因素和慢性疾病所导致,如果存在其他神经病变症状,尤其是自主神经神经病变症状,就更容易确诊。但药物等因素可能会成为加重诱因。

对于属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种的胃肠植物神经病变,治疗上仍然以降糖等基础治疗为基础,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的,可以予以止吐、止泻、通便等对症治疗。

这里需要再重申说的几个问题:

1、血糖的较大波动性可能是引发胃肠植物神经病变的重要因素;

2、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疗效,可以采用理疗、按摩、穴位注射,中药汤剂予以健脾理气、升清降浊,效果不错哦。

3、严重的胃肠植物神经病变很可能是患者病情严重的指标之一,病人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无痛性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的风险都是较高的。所以,在血糖控制目标的制定、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策略上,都应该重新评估。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昨日收到一位病友的建议,想知道些胃轻瘫的知识,因而才写的。大家有哪些需要了解的也可以告诉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