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岁的张先生最近几个月经常腹胀,还偶尔打嗝、呕吐,平时没有食用不洁食物,到医院进行全面体检,结果显示血糖偏高,被诊断为糖尿病。积极控制血糖后,张先生的不适症状也得到控制。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血糖控制不好,会导致心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一系列并发症。其实,临床上发现,消化道疾病也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并且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胃肠道微血管病变,使支配胃肠的植物神经功能受损,继而导致肠蠕动失调、肠道内细菌大量繁殖及消化吸收功能严重受损等。此外,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功能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胃肠道中胃泌素、生长抑素等的浓度明显降低,这些可能引起胃肠道运动异常。糖尿病引起的常见消化道症状有胃轻瘫、顽固性腹泻及便秘等。
大家对腹泻和便秘都比较了解,对胃轻瘫却比较陌生,胃轻瘫是指以胃排空延缓为特征的临床症状群,主要表现为早饱、餐后上腹饱胀、恶心、干呕、呕吐、体重减轻等,又称胃麻痹或胃无力。
糖尿病患者发生胃肠道疾病后,除了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还会影响血糖的控制,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糖尿病患者预防和治疗胃肠道并发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好血糖是首要任务。糖尿病患者发生胃肠道并发症后,往往在血糖稳定后,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2.注意合理饮食。特别是胃肠功能处于退化状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该少食多餐,低脂饮食,避免食用油腻煎炸、生冷和难消化的食物,餐后适当运动,促进消化。
3.保持情绪稳定。情绪对胃肠道和血糖的影响很大,糖尿病患者要尽量避免过大的情绪波动。
河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武西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