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效沟通:少说多听,学会倾听,掌握7-38-55定律,重视非语言表达

 王明鹏 2021-06-10

生活离不开沟通,没有人是孤岛,这是毋庸置疑的,为此怎么强调沟通都不过分。

很多人觉得沟通很简单,就是交流差异信息,遇到事情交流看法,听话说话,有问有答。这样说也不错,不过具体到实际,会发现很多值得改进地方,因为我们目的是有效沟通。

比如,遇到事情去处理,简单看资料,听说明,大致明白关键点,便开始滔滔不绝说自我看法,最后象征性征询意见,这算是有效沟通吗?

再比如,处理较为复杂事宜,大家看法不一,自己心有“定见”,强烈表达自己看法,说了很多,甚至坚定表白自己立场,不容置疑,却“忽视”、不顾及其他角度见解,乃至忘记需汇报定夺。这也是进行信息交流,但属于有效沟通吗?

显然,我们作为其中“说者”很可能意识不到,“自以为”知无不言言不尽,但其他人会感到不舒服,因为即便你的看法是对的,沟通过程却是单向、理性、缺少舒适度的。

因此,有效沟通的定义可以这样说,首先是传递信息,其次是促进关系,再次是满足需要。一句话,让人家感受舒适而不是自己舒适,这是判断沟通有效与否的关键,有效就是实现目标,你的目标如何决定了沟通效果。

这个沟通目标就是以对方为中心,多听少说,会倾听,听话听音,重视视觉、听觉等非语言表达而不仅仅是内容表达。

很显然,即便沟通信息很流畅,但是让人家不舒服,这不算有效沟通,因为没有促进关系,没有实现目标。

我们这样说是有理论依据的。这就是心理学家麦拉宾经过10年时间,研究语言与非语言在沟通所起作用,提出的沟通“73855定律”,也称作麦拉宾法则。

这个“73855定律”意思是,日常沟通中最终起作用的,内容占7%、语气占38%、肢体语言占55%。

对照上面自我为中心处理事情者,认为内容或者见解为王,几乎占据全部沟通内容,忽略了语气与肢体语言,这在权威管理制度下,或者处置应急情况中,当然是可以的,不过日常生活习惯如此行事,会有不妥,因为没有以别人为中心。

为何?在对方而言,接收到内容仅仅占7%,接收的语气与肢体语言占93%,而后者给人家感受不舒服,容易出现“嘴服心不服”,“是那个理儿但感觉不舒服”。

沟通中更要注意少说多听多倾听,要积极关注上面这个沟通法则,即对方传递语言内容信息仅仅7%,乃至忽略不计,更加要倾听的是语音语调语气,这是听觉传递,而最要倾听的是视觉看到的仪表、目光、表情、手势、身体姿势等这些细微之处。

“你说了什么”不重要,“你是怎么说的”才真的重要。用上面公式表达沟通效果,就是纯语言不如听觉传递,听觉不如视觉传递。

突破语言屏障,才算是心理入门,就在于此。

举个例子体会下,主持人说每个人右手绕脸三圈后停在鼻子上,然后示范做的时候却停在嘴巴上,你觉得自己会如何做?

那么,做到不再仅相信语言,突破语言屏障,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可以了吗?当然还不够!

73855定律看似说的是沟通中的语言、听觉、视觉,其实在说社会心理学研究核心内容,即态度。

态度ABC理论中,A代表情绪,B代表行为,C代表认知,这三者一般是一致的,不一致时候要以情绪A为主。啥意思?可以理解为态度这3要素重要性依次减弱,对照上面沟通定律就是视听感知到的情绪最重要,而认知语言内容仅仅冰山一角而已。

因此,突破语言屏障还不够,还要继续突破视听屏障,通过沟通中非语言的视听感知,来感受语言表达背后的情绪情感,这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必须补充说明,沟通73855定律看似内容表达不如情绪表达,这是指建立在内容正确到位前提下的,“内容为王”永远不会错,要在内容充分前提下,重视语气与肢体语言。

总结一下,沟通中常犯毛病是有问必答,说得多听得少,而且满足于听到的语言内容,忽略语气与肢体语言,为此要牢记73855沟通定律,以对方为中心,多听少说,听话听音,积极关注情绪情感变化,达到有效交流目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