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开,别害了小学生!“这是谁的狗?/ 这只狗是谁的?”必须翻译得不同?

 凌哥英语 2021-06-10
微友:凌哥,抱歉这么迟打扰您。在五年级练习题中碰到一道题,是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5复习题的内容。

翻译:“这是谁的狗?”和“ 这狗是谁的?”

在我浅薄的认知里,我觉着是同一个意思,都可以用“Whose dog is it?”。我觉着表达上没有区别。请您指教!

凌哥:这两个问句在语义上基本没有区别,在表达的形式上是有区别的。这个题目涉及到“结构性翻译”和“语义性翻译”的问题,换言之,是“词对词翻译”和“意译”的区别。从“语义翻译”来说,两句都可以翻译成“Whose dog is this?”,或“Whose is this dog?”。从“结构翻译”来说,分别是Whose dog is this?和Whose is this dog?

从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语言教学目标来说,如果涉及到“英汉转换能力”,提倡“语义性翻译”。这样做的好处是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结构表达相同语义的能力”,“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复杂的语义”的能力。——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cope with difficult output tasks,而且也是在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

如果非要用练习来强化结构的差异,建议使用“句型转换”题:Whose dog is it? → _____ is this dog?

最后,用这两个汉语语句来要求学生写出不同结构的英语语句,在中学阶段,未尝不可,但是,在小学阶段,是否合适,值得商榷。(好吧,凌哥说得很委婉了!)

微友:嗯,谢谢凌哥!感觉开窍了。如果从单元教学目标来看,出现的语言只有 “Whose dog is this?”

凌哥:另一个句子也有,在P48,—— Chen Jie: Whose is it?

微友:嗯,凌哥好仔细!我猜测,出题人的想法是:用这样的不同汉语表达,可以区分强调用名词性物主代词或是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吧!但小学阶段,是不是更多的重在语用,而不是强调语法知识的教学?是否需要引导学生知道两种正确的表达都可以?

凌哥:是的,在表达语义相同的情况下,学生能用不同的结构来表达,就说明她们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比较强。如果要考查语言点和语法点,则不建议使用“整句翻译”的命题方式。

微友:嗯!刚才说到的 “Whose is it?”中, “it”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具体化,譬如上面说到的 Whose is this dog ? 如果学生不理解,可以把这个语言转化的过程告诉孩子。

凌哥:也可以分别用陈述句来回答,并用不同颜色来区分句子成分,他们就能理解对应关系了。

微友:我也认为,这种题型其实不利于孩子语言灵活使用能力的培养。

凌哥:会让很多小学生内心深处感到恐惧的。

微友:是的!想起以前自己学语法时候的恐惧和迷茫……

凌哥:但愿不要出在你们的小学试题中。晚安!

接下来,请了解一下凌哥设计的渐进书写字体:

让孩子的书写从端正到流畅逐级提升,最终在第四级时接近人教社教材上使用的字体。

《PEP小学英语》八个册别,都有哦!

再请详细阅读凌哥编写的PEP五年级下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中的3个语篇(分别对应Talk A, Talk B和Read and write,可以作为相应的阅读作业):

认真读过上图的您有没有特别关注到这几点:
1. 要求学生写出中文意思。只要学生尝试写中文了,就说明他们在尝试理解语句了。

2. 要求学生逐句朗读和默写短文,也就是并不需要学生全文背诵和默写,减少较弱学生的困难。

3. 大红色的文字(比如a big problem here, a world of flowers, nature is an artist)绝大多数是学过的词或者基于学过的词,可是出现在五下Unit 2的语篇中是老师们自己都想不到的吧?我们给学生们的语言材料,一定要有意识地复现以前学过词汇,要让学生能感受到语言内容的新意。
因为凌哥编写的是《书写训练》,也就是常说的“字帖”,所以没有配上阅读理解题。可是,老师您完全可以自己配上相应的阅读理解题目啊。

这套《渐进式书写训练》的每一册的每一个语篇,都是凌哥精心编写的,基于教材又不同于教材,既能够让学生接触到高复现的词汇,又能让学生接触到可理解的丰富的新语言内容,相信对于加强学生的词汇储备,提升语言理解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仅仅作为“抄写”用的字帖来练练字的话,作用就减半啦!
使用凌哥编写的《小学英语渐进式书写训练(PEP)》来提升孩子们的书写规范性,增强阅读能力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