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平,诗人、作家、批评家。四川南充人,重庆作协、重庆新诗学会会员;报社资深新闻编辑、记者;有诗歌、散文、评论、报告文学散见国内外报刊。出版诗集《浪花上的情结》、报告文学集《敬礼,建设者》。 许多诗人都异口同声的跟我说,有位叫木子的女诗人,情诗写得非常之好。后来我评德路先生的诗在诗人木子主编的《文化沙龙》发表后,我翻阅了几首木子的诗,说真的,当时一下抓住了我的心,为什么?因为木子的情诗中没有矫情,没有妩媚,没有假清纯,没有假深情。以后,我又认真读了些木子的诗,我高兴地看到,这诗人木子的写情诗,是形成了她独特的诗风了,这证明木子已是一位成熟的诗人了。 最近两天,我又读了她的诗,心中想写点的激情一下汹涌起来,于是我告诉了木子…… 因为一直没找到灵感的构思和切入点,所以一直未动笔。 今天,我猛然想起众多诗人和批评家就都说诗人木子是位神秘的女子,但木子的诗语和诗风一点不神秘呀! 我想了许久,哦,我恍然顿悟了,原来是木子在她所有诗作配发的这些照片充满着美好的情操,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让我感动,让我亮堂,都留下了她美丽的背影。 把情诗写得如此美妙感人的女诗人,大家都想一睹她的芳容,(当年,我就非常渴望看到著名女诗人舒婷的芳容) 由于只见动人的背影,所以大家都说她神秘。 就这样,这“神秘”背影带给我了这文章的灵感和切入点。 一提起这“背影”,我脑中立马呈现的是出自散文大家朱自清笔下的那篇传世经典散文——《背影》。 我这一生,在文学中有幸看到了两个最美的“背影”: 一是朱自清散文之笔塑造的,大山一般的背影,那厚重、深沉、亲切、慈祥的背影…… 这背影一直伴我至今,想起这背影,就象我父亲温和地抚摸着我的头和肩…… 另一个“背影”,就是我从木子诗中的配图上看到的,从北京皇城根下的胡同里,遇见《雨巷》里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芬芳的“背影”。这个“背影”,虽是真实的女诗人木子的背影,但现在在我心中,这“背影”已是用诗行美丽得诗化了。但是她始终不转身! 散文家朱自清和诗人木子,尽管所处的时代不同,文体不同,描写内容和题材不同,但有一点是高度相同, 那就是一一真情。文学评论大家们都公认:真情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真情是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最高艺术境界。同样,我认为木子诗歌最吸引人的艺术核心也是真情,并另加深情和温情、柔情,这也正是她情诗艺术的最高境界。 木子的诗,我读后有一个难得的美学反映的现象,那就是我不知不觉的就要去联想:我人生征途上曾经的、美丽的、留连的、凄惨的、热血的、忘怀的真情、深情、温情、柔情…… 木子本人“小我”的情,现在已抒发为这个时代的、“大我”的情了,因为我从读者给诗人木子的留言中高兴的看到。 另外,我不知不觉隐隐约约的感到有三位伟大的,埋藏在我心中和深刻在我脑海的,拥有人类伟大的爱情的女人,从木子的诗行中,微笑着并亲切的挥着手向我缓缓地走来…… 她们三位,是从欧州文学圣殿通过木子的诗行向我走来…… 她们是伟大而难忘的一一乔治桑、简爱、白朗宁夫人! 这三位用伟大爱情结了文学钻石般晶体的女人,从木子的灵魂里悄悄地,深入浅出的,潜移默化的走来;从木子诗行中的文字和标点符号里走来,从木子的构思和意境中走来…… 乔治桑无数次的无畏追求真爱婚姻,以及她给钢琴诗人肖拜的温馨,我在木子的诗行中读到了…… 柔弱的简爱富有的激情、幻想、反抗、挚诚的感动全球人民的真爱的精神,也在木子的诗行中听到了…… 白朗宁夫人的那一份为爱情生死相许的期待,和找到爱情的喜悦,我同样在木子的诗行中看到了…… 最不可思议的是,我重读影响了地球几代青年人的《我怎样爱你》时,我内心居然把它当成诗人木子写的了! 如果说白朗宁夫人的情诗是全球英语情诗中的精品,那么我认为,木子的情诗同样是全球汉语情诗中的精品。 木子由真情、深情、温情、柔情组合成的爱情,终于和久违的乔治桑、《简爱》、白朗宁夫人相遇了,她们在情爱语言的巅峰上通灵相遇,让木子的情诗,在中国现代诗坛的百花园中,盛开出了格外清馨的一朵黄玫瑰! 这玫瑰的黄,就是诗人木子优雅的,超凡脱俗的,浪漫的所有情诗“公共性”诗意的一一底色。 以上是我对木子情诗读后感到的总体感觉和总体印象。下面,我谈谈我对木子诗歌具体的感觉和印象: 一、木子的情诗,充满了中国传统诗风中的音乐美 请看木子近作: 把前世来生统统穿越 文/木子 谁的命运大餐? 蓝的是梦,红的是血 岂容欲望赤裸裸地饕餮 在城市心脏 生命之轻纠缠着爱情之重 可知,一缕青烟早已遮蔽了一切 孤独——多好的感觉 就玩儿这样的文字游戏吧 让黑夜亦或黎明的到达润泽呼吸 让风儿裹挟着思念把前世来生统统穿越 哦,天籁渺渺传来 渺渺传来——这相思一阕 这首诗,有唐诗、宋词的节奏,韵律非常明显,一读就朗朗上口,抑扬顿挫,旋律起伏,音乐之美在熠熠生辉。 前几天,85岁的诗坛泰斗,批评大家谢冕先生,在家中和友人谈诗时非常不滿和严厉的说:“诗,读起来要好听,要有音乐性质,新诗可以不押韵,也可以不对称,但是不可没节奏感。” 木子的诗行中,不仅节奏鲜明,并且丰富多彩,中国传统诗歌中最优秀的元素都在其中闪烁; 你若是亲口朗颂她的诗,你会感受到她的诗行中,每行可见旋律的起伏和韵律节奏的灵动之美。 中国另一位和诗坛谢冕泰斗齐名的诗评大家呂进,把诗歌的音乐性讲得更透彻。“音乐性是诗歌语言与非诗语言的分界”;“音乐性是中国古诗最有成就的一环,也是中国新诗最捉摸不定的一环”。 我以为,中国优秀古诗之所以可世代流传,朗朗上口的音乐性,起了主要作用。 我把木子的诗,放在我小学群,初中群,高中群,大学群,诗人群中,为什么大家都异口同声叫好,这音乐性占了重要因素。 诗人木子用心从诗质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诗形去捕捉诗语的音乐性。呂进先生说这是中国传统诗歌读者的鉴赏习惯。我看,这习惯流传至今,更加浓烈和广泛了,它成了人民大众评诗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诗人木子是用情,雕塑灵魂的美 木子的诗,是纯粹情诗的象征,她诗歌中那些用真情、深情、温情、柔情的诗行,有许多都让我刚读完时,一时难以用语言表达,但泪水、感叹、赞美立即会潮涌出来…… 木子情诗中的情,非常丰沛,但除了一般诗人写情诗的真情外,最珍贵的是还有一种她本人气质中与众不同的,高贵的,优雅的,馥郁的,纯粹的,挚着的,温润的东西。 品木子的情诗,首先要会辨她的情味,最后才能品出她的诗味。 木子的诗中的字与词与语气助词,与标点符号(木子诗分行时会出现标点符号)都浸透着情感的真和深,展现出她丰富的内心和思想,她在语言表达和诗艺的表现手法上不断提炼与緞造,造就出了木子诗风的形成,和完整统一的、风格上的美学质地。 木子的诗,每一行都会呈现出真情和深情的透视效应,她的诗每一行在递进中,情感和思想也同时在向深度纵深。 木子的情诗升华了所有恋爱过的人的所感,所思,所悟,所以读起来亲切、亲和、亲蜜。 木子的情诗抵达了极致的情爱关怀后,生命关怀,人文关怀也在其中熠熠生辉。 三、把诗语孵化成真情的存在,把诗语表现成深情的姿态 我喜欢木子情诗中的语言,尽管它白描,它通俗,它平凡,但它干净,它纯粹,它自然,它注满了情。我丝毫读不出人为的做作和手工雕琢,在诗语建构上由于倾注的是真情,所以读起来新鲜和亲切。 真值得称赞的是木子在继承传统诗歌血脉的同时,西方现代诗歌技巧,特别是象征主义的暗示、暗喻、通感等手法都她情诗中炉火纯青的运用自如。 请读这首她的近作: 也不犹夷,也不彷徨 文/木子 日子结疤了 肉体变得不痛也不痒 灵魂的主页也早已一点点残荒 只有萨克斯不知疲倦地拷问爱的地久天长 幽幽的,是否偶尔到达爱人的心房 都说句号是圆满的收场 为何提笔落笔的嗟呵,还会热泪盈眶 为何每一次悄然莅临,依然是抚不平的创伤 或许是潮湿的季节融合不了阳光 或许是上帝特意为你缔造了爱的冰床 那就这样咯血一生吧 让你知道 红红的都是爱的出岫,爱的绝唱 即便下地狱,即便上天堂 也不犹夷,也不彷徨 这诗第一行的:“曰子结疤了," 这个主谓联合词组成的诗行,就是典型的通感诗句,这“结”字在这里是动词词性,但这“结”是个兼语词,它还具其它词性。把日子这浩大空泛的意象拟人化,可见诗人的胸怀,动词“结”起到了点金之用。 后面这句“灵魂的主页也早已一点点残荒”。灵魂还有主页,这想象也太新太奇,并且一点点残荒,这残荒一词,用得好空灵,把通感的诗意表达得好准确。“只有萨克斯不知疲倦地拷问爱的天长地久”。把萨克斯拟人化也还新,但“拷问”这动词用得就太精妙了,“拷问”达配出的前后词组组成的诗行,把诗意推向了新的高度。后面象“提笔落笔的嗟呵”,“爱的冰床”,“咯血一生”,“爱的出岫”……这此句子,都是诗人不重复古今中外诗人们的,崭新诗语的创新。 木子诗语还有一个形成她独特风格的特色,那就是:“木子诗歌无论是语言、构思、意境,都具有强大而广泛的一一公共性。”连她诗语中用动词串联出的通感诗语,也具有公共性。所以木子的诗,喜欢热爱的受众特多。 这"公共性"是诗歌在人民大众里面扎根、开花、结果的主要原由。 从这点上讲,木子,是一位大众的诗人。 诗评泰斗呂进先生讲:“从诗歌传统来讲,`公共性′是中国诗歌的民族标志”。 当诗人木子把她的真情、深情、温情、柔情从自己血液的流速中,从自己心跳的脉动中,从自己灵魂的最深处注入诗行后,木子的情诗就有了:人文的高度,哲学的深度。 木子的“背影”是神秘的,但我认真品读了她的诗后,我看的是:她的“背影”,是美丽得诗化了的“背影”。 一稿于2017年5月19日于《听雨楼》 木子,又名相思枫叶丹,北京人,《文学沙龙》总编。文中背影图片来自木子本人,一位永远以美丽的诗化的背影,低调面对诗坛的神秘诗人! ![]() ![]() 《当代一线诗人样本》凭借200多家微信平台诗人群,推介当下最活跃、最具特色的一线诗人,力塑当代诗人群像。 ![]() ![]() 投稿与稿酬发放: 请将原创(未在其它微信平台上发布,并在主题栏里标注“原创首发”,非原创作品不予推广,文责自负)现代诗3-6首并简介、形象照、微信号等发至以下邮箱之一: 总编龙歌:540153707@q 主编心语:1099512564@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