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聚焦 | 我参与的《战马》中文版灯光系统制作

 培训班文摘 2021-06-10

【中国演艺科技网讯】9月4日,舞台剧《战马》中文版正式在中国上演。该剧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与英国国家剧院联合制作,并由北京壹仟零壹夜演出经纪有限公司动用最强国内外制作及运营力量倾情打造。我所在的安恒利公司配合壹仟零壹夜旗下的宏奕国际,参与了该项目的灯光、视频、音响系统的设计、集成、安装、调试工作,我主要负责了灯光、视频系统工作。

2014年我曾去参观伦敦PLASA展,其间去斯托克看过一次《战马》的演出控制台。没想到,2015年1月,为了《战马》中文版的制作,我跟随国内团队又来到了英国。

《战马》灯光团队共10人,Martin和Gerry任领队,10个人分工合理、工作高效。Gerry是《战马》的灯光系统设计和灯光领头人,在这行已经干了几十年,是一个非常干练和精力充沛的老头。在装台结束后,我们和Gerry一起开了个会。我希望能够得到完整的系统清单,在此之前我只有灯具清单、灯位图以及换色器的色标而已。控制台Gerry表示,系统的设计建立在对灯光设计方案的理解上,特别是他们采用租赁器材构成系统的方式,《战马》不演出的时候,设备要拆散归还;而且,历经多次改进后,原始的清单并不适用于现在的演出版本。而中文版《战马》采用的是设备集中采购的方式,专物专用,所以需要重新来做系统设计才能满足要求。正当我继续想找他要线缆器材清单做参考时,Gerry反过来问我:“现在,你觉得你可以做些什么?”。我说,可以按照灯位图做回路分布表,然后按照剧场的尺寸做线缆分配表,以此为基础也可以做一个配接表来完成系统设计。Gerry就说:“既然思路没错,那就开始做吧!”我顿时觉得压力增大了很多,在此之前我设计过一些剧场的灯光系统,大型活动开幕式的控制系统也做过一些,但是国外舞台剧的灯光系统设计确实是第一次。这短短的半个小时的对话成了之后海量工作的基石。

一、缆线

回国后,开始启动系统设计。设计需要从头开始,因为手头工具有限,英方的有关记录都在lightwright软件里面,我立刻着手制作了配接表。这是对着灯位图一个桁架一个桁架抠出来的,着实花了我不少功夫。现摘录部分,见表1。

图片

图片

表1 配接表

图片
图1 《战马》灯位图

在此,我引用一下灯光设计Paule Constable的灯位图,见图1,这样大家可以更好的理解《战马》的灯位构成。为了严格的执行每台灯具的位置,所有灯具都被预先挂在桁架上,除非极个别的要拆掉的桁架需要重新安装灯具,所有线路都是依附在桁架系统上的。《战马》中文版和英国版的最大区别在于:英国将30米的线缆盘绕在桁架顶部的收线框里面,我们将这30米线缆放置在外部,和另外一条30米的线缆对接后连接到硅箱。英国的装台步骤是:桁架上舞台——下飘线景杆——绑定线缆后升景杆到13米高——测试后升桁架到既定高度,中国的步骤是下飘线景杆——绑定线缆后升景杆到13米高——桁架上舞台——测试后升桁架到既定高度,初步判定,这样可以节约下飘线杆和绑线的时间,但多一些和桁架上接线的时间,总体看比较有利。和欧洲绝大部分巡演剧目一样,《战马》也采取自带硅箱的方式,个人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欧洲剧场历史悠久,回路覆盖不足,无法满足演出需要;剧场的硅箱调光曲线不尽相同,巡演无法达到一致效果;灯具多走线繁复,浪费宝贵装台时间。而这恰好是国内很少见到的情况。我计算了全部的调光和直通回路,按照灯号,配备了5台硅箱,每台硅箱包含了36路3kW调光和12路5kW直通,此外还配备了18路5kW调光回路给5kW螺纹聚光灯和八眼灯等大功率灯具。因为每一道桁架上面都需要具备调光、直通和DMX,所以需要利用19芯缆输送供电回路到桁架上,为了能够自由的搭配调光及直通回路,采用了硅箱顶部插针跳线的方式,国内很少有人这么用了。我们将所有的需要对插的接插件都标注了回路号。具体接线见图2~图4。

图片

图2 接插件上的回路号

硅箱有了顶部跳线盘,我就可以决定19芯里面的6个回路是调光还是直通了。于是做了硅箱配线表,摘录见表2。

图片

图片

表2 硅箱配线表(摘录)

图片
图3 电源箱顶部的跳线

图片
图4 所有的19芯馈线和散尾馈线都要标注好,以防插错位置

最后我们去除了耳光的回路(因为国内拟定演出的所有剧场耳光室里的回路都能满足这个剧的回路要求),精简成了4个柜子,也就是144路3kW调光、18路5kW调光和48路5kW直通。同时,回路的线号表也统计出来了。我的原则是,第一段线缆(桁架到飘线吊杆的一段)首先需要保留17米的长度用来从杆垂到桁架上,这是假定吊杆升到13米高后留4米线缆在桁架上和桁架上的插座箱连接。然后需要将和第二段线连接的位置放在飘线吊杆的末端上,因为下线点不同,长度有一些不同,硅箱放在下场口附近,那么上场口的桁架的敷线就比下场口的长10米。第二段线缆是从飘线吊杆末端接驳到硅箱的,考虑剧场的大小不同,这段线缆均按照30米的距离计算,可以满足大中型剧场尺寸的要求,从剧场尺寸上看,国内兴建的剧场比英国的剧场普遍要大,但是从结构上来说却没有英国剧场合理。特别是台口外部分,国外都有Circle Rail(挑台光灯杆)、Box Boom(包厢光)、Low Rail(类似耳光但只有2米多高),这主要是欧式观众厅装修风格导致的,剧场对使用功能又很尊重,灯光和音响基本都是明装的,对这些灯杆位置的预留也不吝惜。国内就不然了,绝大部分都没有,只能自己搭建,而且不是哪里都允许自行搭建。

英国的系统使用更大量的电源回路和信号回路,以作为冗余的备份。我们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加入备份信号线,结果第一次试装台就有信号线破损了,这主要是信号线和电源线捆在一起的时候长度一致,一但缆线受力,信号线强度不及电源线,首先受到损伤,所以信号线的长度应该略微大于电源线,这是我们开始没有考虑到的。所有这些线缆按照位置在装配车间里打捆,并标记每个回路的回路号,以确保接驳的时候不会发生错误,此外,所有的硅箱背板上也标记了接驳的19芯缆或者1分6散尾线的名称。这部分的工作非常的繁琐,但为下一步灯具安装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灯具

《战马》的英国版是2007年首演的,虽然经历了几次改版,但是原来的风格是基本保持的。Paule Constable作为国际知名的一流舞台剧灯光设计,创作了大量成功的作品,我们作为制作人员,对她的要求是非常尊重的。如果我没有这么一个命题,一般人是无法理解我们在制作中集成这些灯具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付出的努力的。请看表3。

图片
图片
表3 电脑灯集成清单

上述仅仅是电脑灯部分,后来又增补了8台作为备用的灯具,其中马田TW1是停产灯具,VL500 ARC是停产灯具,DLC-6也是停产灯具。光是这三款停产灯具就够让人头大的了。最终马田的代理搜刮了全球的库存凑齐了TW1但是没有NarrowSpotLens窄角度镜头,只得从英国的演出公司淘回来窄角度镜头。这个时候又搭配上Louver蜂窝遮光板,真有一种喜大普奔的感觉,真心觉得好不容易。但这跟VL500ARC比起来真是轻松的了。VL500ARC国内是一台也没买过,VL500是卤素灯泡,ARC是气体放电灯泡,涡轮扇叶的dimmer和色片非常的独特,把灯光效果里加满了机械感,然而普天下到处也找不到,最终从欧洲的PRG淘回来7台VL500ARC,状态一流。

DLC-6是一款使用12V低压Par56灯泡的条灯,使用硅箱控制亮度,有Tilt仰俯动作,前面有一个巨大的换色器,尺寸正好是进口色纸的满幅宽度(1.2m)。因为战马所有的换色器都是指定颜色,我们采购了60多卷进口色纸,用来加工这些换色器,包括ETC的Revolution自动成像灯使用的换色器,全部被换成指定的色号。然而,到货后发现Revolution换色器无法正常工作,看说明书后知道,原来这种换色器需要用一个特定长度的铝箔纸贴在色纸上作为感应器信号反射的起始点和结束点。我们马上买来不干胶铝箔在现场加工。诸如此类的问题太多了。图5是又一案例。

图片

图5 City Theatrical停产了部分遮光筒,我们自己设计找人焊接了遮光筒(tophat),胶带是耐高温的黑锡箔胶带(black tak)

三、控制

对控制系统,我一直比较有把握,各种项目都碰到过,觉得舞台剧的控制系统比较袖珍,控制通道只有3000个左右,唯一的难度是系统的敷线需要和电源线敷设在一起。前面说到过,捆成一捆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对接后一但被拉伸,被损伤的首当其冲是信号线,所以信号线应该比电源线长一些。那么其他的信号线还有什么呢?看一下系统图,见图6和图7。

图片
图6 灯光控制系统

图片
图7 视频控制系统

有趣的是,英方并没有提供灯光系统图,其实这也不需要,因为太简单了,于是我就画了这个系统图给自己看也给Gerry审定。灯光网络系统和视频网络系统是同一个,英国原先使用的是Netgear这类桌面交换机,我们习惯了做大系统,用桌面交换机心里上总觉得不可靠,于是改用了思科(CISCO)的千兆交换机才算安心了点。国内习惯使用光纤作为主干,其实高质量的网线应对百米传输是没问题的,英方就是用的网线。我觉得150m的光纤更为可靠,但目前市场上经常使用的螺纹管薄铠光缆(灰色那种)对于打结和死弯儿的保护不是很有利,特别是我们投影的桁架上需要使用3条四芯光纤传送视频信号,一条出现问题,哪怕一芯出现问题,对投影都是严重影响,而战马的规定是投影有故障,演出不得进行。于是,除了备份别无它法,第一次试装台2号(ID:862)投影机的一芯光纤损坏,让我对光纤系统的信心受了很大打击,后来和领导协商解决方法,采用了用3备2的方式,加了两套光缆到投影桁架上。

图片
图8 灯光网络机柜

灯光网络机柜如图8,我设计的时候空间算少了一点,增加2个U的空间就更加从容了。顶部是思科的交换机,另外一台交换机放在控制室,和控制台(ETC EOS)以及重现器(ETC RPU)连接,硅箱旁边的这台网络机柜是网络交换机、2台解码器(ETC Net3 Gateway)、时间码网关(ETC Midi showcontrol gateway)、以及模拟信号网关(ETC I/O gateway)、8台放大器、跳线盘、UPS、盲板构成的,后期又加了工作灯。ETC没有8口解码器,所以用了2台4口的。时间码需要一个额外的网关来让控制台读取时间码,模拟信号是给追光用的,《战马》的追光使用了两台ETC 10度成像灯,我给它改成了一台追光,这倒不是为了省钱,而是英方的坚持。那么为了避免控制台起光时候追光没有到位的情况,英方是要求追光操作员来起光的,那么我们除了配备光圈以外,还给追光安了一个0~10v的模拟信号旋钮,这个0~10V的信号通过信号线传输到模拟信号网关,然后给到控制台,控制台可以进一步控制追光的硅路亮度以及追光换色器的颜色。可能大家听了都觉得过于繁琐了,用一台小追光或者一个电脑灯改造成追光不是更简单么?或者给追光加一个独立的小硅箱。我开始也这么认为。而英方的解释是起光曲线不一致的话是不行的,光效不是10度成像灯的话是不行的。于是着手选择0~10V的转换设备。开始的时候我选了手头比较容易得到的一款产品代替,荷兰VP公司的I/O Core,它能够把8路0~10V转换成DMX信号,而且测试后挺好用。但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0~10V转换成DMX只是给了硅箱,而没有给控制台,控制台一旦调整亮度,自然和原有亮度不一致,会造成闪烁,如此一来非ETC 的I/O gateway不可了,它是直接对话给控制台的。DMX放大器因为选了经常用的一款后面板输出的设备,用起来不太方便,请安装的师傅加工了跳线盘,就方便多了。所有网线采用Ethercon接插件,对插的部分也采用了Ethercon,我个人对国产的网线的信任程度是不超过60米。

四、影像设备

投影设备使用的是松下的PT981投影机,机器走的是小巧高亮度低噪音的路线。三台机器拼接了战马标志性的“纸条”投影幕,为了能够让投影机在桁架上保持一个良好的姿态,我们按照英方的要求设计了一款支架来解决投影机角度固定的问题,见图9。

图片
图9 投影机支架设计

这样的结构可以保证投影机低头角度在40°~60°的大角度上调整,还能够锁死调整后的角度。镜头前面的遮光罩起到了投影幕外部分消除杂散光的作用。视频服务器使用的著名的Catalyst V5.0配苹果MacPro,可以支持6路高清输出,《战马》使用3路输出加1路GUI服务器应对绰绰有余。MacPro输出到一台宽博的8x8DVI矩阵上,矩阵接了宽博的DVI光纤延长器通过60米的光纤传输到桁架的投影机上面。本来光纤延长器可以将EDID信息从投影机上复制下来给到矩阵,但是那天用发射机如何也学不来EDID,只好把矩阵直接搬到投影机边上去取EDID信息。发现光纤断掉的时候大家完全没了主意,连外方调视频的Ben都要绝望了,这时候战马的绘图员,宏奕的曹楠提议把Macpro直接放在桁架的收线框里面完成测试,她真不愧是干投影出身的,这个看似疯狂的提议居然在光纤不通的情况下直接送DVI把系统给测试通了。

在此,我想说,这个项目是依靠大家的经验和智慧才完成的,虽然还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尽了最大的努力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我感到非常的自豪。这种体验是非常宝贵的。也希望我们国内灯光技术人员能够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缩小和国际一流演出制作的水平差距。

感谢中国国家话剧院和宏奕国际团队,感谢饶奕和马昕老师,英国的Gerry和Martin等等,很多的朋友和同事,以及多家供货商所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你们!(作者系安恒利(国际)有限公司 张维)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