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闻发布】水文,高质量发展的“尖兵”“耳目”“参谋”

 涛儿—taoer 2021-06-11

烟台市水文局党委书记、局长衣学军介绍有关情况

烟台市水文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兰绍斌回答记者提问

烟台市水文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姜会杰回答记者提问

烟台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赵向阳主持新闻发布会

7月8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水文局党委书记、局长衣学军通报了水文在防汛抗旱减灾、服务社会、支撑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水文监测站网体系更加完善,自动化监测水平显著提高

截至2020年初,烟台市设有国家基本水文站9处,中小河流水文站26处,中型水库水文站18处,城市感潮水文站5处,海绵城市水文站2处,潮汐水文站1处,用水总量监测专用站9处,水位站10处,雨量站266处,蒸发站10处,墒情站66处,水土保持监测站1处,水质监测站77处,地下水观测井126处;全市各类水文站点总数从十二五初期的254处增至626处,水文站网总体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构成了覆盖全面、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手段先进的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监测要素中,除传统的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发、水质、墒情、冰情外,近年又新增了水生态、水土保持、地下水水质、城市水文等。监测手段,由传统人工观测逐步转向自动化监测,其中水位、雨量监测已全面实现自动测报,可实时传输数据;流量、泥沙、蒸发、墒情等,正在大力推广先进的声光电新技术新设备,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

基层水文服务体系建设行业领先

先后成立了7处县级水文局,2018年省编办批复设立县级水文中心后即时完成融合,加挂水文中心牌子。烟台市在全省较早建立和完善了基层水文服务体系,并且在建设质量和发挥作用等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摆脱了原有省管市、市级以下统筹的二级管理模式带来的体制障碍,建立完善了“省、市、县、镇、村”五级水文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了水文服务经济社会支撑力。

水文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入

推动传统单一测报水文向应急水文、资源水文、生态水文、社会水文四位一体的现代水文延伸发展。着力提升水文应急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开展水资源调查评价、区域用水总量监测等工作,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有力支撑;开辟与拓展生态水文服务领域,重点围绕海绵城市建设、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等提供水文服务;为工业项目的水保障交通设施的水安全以及城市布局的水配置提供精准的水文水资源技术服务,同时围绕水生态教育、水文知识科普、河长制湖长制、乡村振兴战略等,提供全方位社会服务。

着力提升应对超标准洪水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针对近两年超级台风擦肩而过和今年气象部门关于可能发生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测,以及之前连年干旱造成群众盼雨急切的情况,市水文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水文监测设施工程建设利用省级财政资金4000余万元对2019年度水毁工程、骨干河道水文监测设施、大中型水库水文监测工程进行升级改造,至6月30日,主体工程全部完工,为今年安全度汛奠定了坚实基础;拓展洪水预报范围,将洪水预报范围从3座大型水库扩展到29座大中型水库,组织专家实时分析研判雨水情,定期编制报送预警分析报告;筹集资金建立民间巡测员制度,发动民间力量参与应急水文测报,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同时,市县联动,开发水文信息公众服务平台,为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快捷服务。运用物联网技术率先启用“5G+人工智能+水文”的水文现代化监测模式,切实提升防灾应急快速反应和技术支撑能力。

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中国网:水文工作内容和服务方式是什么?

_

市水文局党委书记、局长 衣学军--

_

水文是水利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水文服务是工农业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基础设施规划、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全市水文系统不断深化水文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传统测报水文向应急水文、资源水文、生态水文、社会水文四位一体的现代水文延伸发展。

强化应急水文服务意识。一是从超标准洪水预报向抗洪能力预测转变。改现在发生超标准暴雨后进行预报为雨前预报,改超标准暴雨预报为对不同强度和量级的降雨过程均作出预报,延长洪水预见期,为应急减灾决策争取更充裕时间。二是扩展洪水预报覆盖区域。改现在只对大型水库和部分河段进行洪水预报为覆盖所有重要工程和重要区域进行预报。三是是做好城市水文工作。因地制宜,围绕城市内涝、感潮防洪等做好水文预测预警。

强化资源水文服务功能。一是牵头发布《水文水资源信息》,发送范围扩展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部门。二是建立水文水资源年报制度,将各类监测成果、特征值、动态评价等按照统计公报口径予以发布。三是开展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作为区域水资源评价的补充。四是对区域用水总量监测与统计方式方法进行优化。

强化生态水文服务意识。一是开辟与拓展生态水文服务领域。二是参照区域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支撑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模式,开展水文水生态调查评价工作,为水生态保护规划提供支撑。三是发挥水文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优势,为生态建设与保护提供支撑。

强化社会水文服务意识。一是推动水文服务从数据服务到成果服务。加强工程水文分析计算、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技术服务、地下水赋存分析等领域的技术服务的参与度。二是展现水文公益形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山东网:去年年初,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水文工作的意见,进展情况如何?

_

市水文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兰绍斌--

_

一是双重管理体制更加深入。7个县市区水文局实行烟台市水文局与地方县市区委政府双重领导体制,全面落实“双管理、双考核、双计划、双财政”。

二是充分发挥基层保障作用,水文测报能力显著提升。建立健全了以县域中心为枢纽的洪水测报体系,大大提升了水文测报应急保障能力。

三是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开发完成水文信息综合系统县域分系统,建立微信微博服务平台,为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水文信息服务。

四是拓展服务领域。各中心积极开展用水总量和水资源质量监测以及生态水量监测等技术服务,在县级水资源调查评价、水土保持、水生态监测、重大项目支撑等方面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技术服务。

五是推动“放管服”职能转变。县级水文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后,市局简政放权,做好质效监管和技术保障工作,基础性职能充分下放,责权利更加明晰,服务效能得到充分释放。

记者现场提问

烟台电视台:今年水文在支撑防汛减灾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_

市水文局党委书记、局长 衣学军--

_

一是提高认识,压实压紧责任。进一步落实防汛测报责任制,严格执行汛期特别工作制度,成立专家组和应急队,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纪律到位。

二是抢抓水文监测设施工程建设。至6月30日,2019年度水毁工程全部完工投入使用,纳入全省重点水利工程项目的总投资4000多万元的骨干河道、中型水库与水文监测能力提升工程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三是强化精准服务,拓展洪水预报范围。组织全市水情专家编制了《烟台市中型水库洪水预报参照方案》,将洪水预报范围从3座大型水库扩展到29座大中型水库。

四是切实提高洪水预报预警能力。组织专家实时分析研判雨水情,定期编制报送《烟台市大中型水库抗洪能力预测》,为各级政府提前做好防灾应急准备提供决策依据。

五是充分发挥基层水文服务体系的基层保障和区域辐射优势,筹集资金建立民间巡测员制度,发动民间力量参与应急水文测报,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记者现场提问

鲁网:水文在支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面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_

市水文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姜会杰--

_

从2010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算清水帐、摸清水资源家底是基础依据和关键环节。近年来,水文部门加强区域水资源监测站网建设,不断完善监测评价方案,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提供了基础支撑。

一是做好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目前烟台市的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部分县市区评价。

二是发挥站网优势和技术优势,加强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的行政区界、供水水源地、重点断面等水量水质监测评价,监测结果作为确定各行政区年度用水指标的主要依据。

三是及时发布水文水资源信息。编发水文水资源年报(每年一期)、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通报(每月一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年报(每年一期)等信息简报的编制工作。

四是开展“订单式”服务。多年来,水文部门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为能源、化工等工业项目的水保障,为机场、高铁、公路等交通设施的水安全以及城市布局的水配置提供了精准的水文水资源技术服务。

记者现场提问

摄影/小草

编辑/栾悦

监制/张海明

审核/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