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生室的经方高手——经方治胃病心得,一剂大效!

 zhangzz 2021-06-11

导读:这是一位长年工作在乡村卫生室的医生平时所记录的经方案例故事,没有过多的理论阐述,更没有什么花哨的噱头、点缀,质朴真实,鲜活生动,干货满满,满到了小编没法划重点,因为通篇都是重点……

说起胃病,是老百姓来就医时常见的一种病,也是常说的一种病:“大夫,我胃不舒服。”“大夫,我有浅表性胃炎多年了。”……

我们医生常说的胃病有两种含义:一是西医诊断的各种胃病;二是患者主述胃脘部不适,不单单是西医讲的胃病,也包括像脂肪肝、胆囊炎等其他病引起的以胃脘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状。

我今天说的即是第二种,其主要表现为胃脘撑胀不舒,中午、晚上饭后尤甚。患者常反映,饭后上腹胀的如吹气球感,痛苦异常,往往后半夜减轻,早上腹软如常;第二个表现,烧心,即医学术语之泛酸、嘈杂,部位常在心下,即胃脘部,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反映酸、烧、辣之感顺着食管向上波及咽喉;第三个表现,大便不利,不一定干,但多有大便后还想大便,不畅快,解不透感。

咱先分析一下这三组症状的病机:

第一组症状,胃脘撑胀,常常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早上不吃,晚上猛吃,多食肥甘厚味,伤及脾胃;或情志不畅,肝气不舒,犯及脾胃,造成脾胃升降失司,气机不畅。

第二组症状,泛酸嘈杂,甚时上冲至咽,多由食积化热,或肝郁化火,影响及胃,胃火大,“火曰炎上”,胃气不降。

第三组症状,大便不利,饮食失节,脾主运化,故脾常超负荷工作,由劳成虚;或由吃凉食、服下药而伤及脾阳,脾虚失运。

针对以上症状及病机,我常用半夏泻心汤为基本方加减治之。处方:半夏15~18g,黄连3~5g,黄芩10~12g,干姜8~12g,党参15~18g,甘草15~18g,山楂10~15g,鸡内金10~15g,大枣30g左右。每日1剂,煎2次。常获佳效。

黄芩、黄连清胃热;干姜、甘草温脾寒;半夏降逆,合芩连使胃火降;党参、大枣调其中,合干姜、甘草,半个四君,半个理中,补脾助运;山楂、鸡内金消食开结亦补虚。全方辛开、苦降、甘调,寒温并用,攻补兼施,用后胃热降,脾运复,食积消,气机畅,故治“胃”效佳!

验案

杨某,男,33岁,偃师高龙镇人。胃脘满闷3年,泛酸,胃镜示有“糜烂性胃炎”,用中西药无数,不效,2018年12月11日来诊。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处方:半夏18g,黄芩10g,黄连3g,干姜10g,党参15g,甘草15g,山楂10g,鸡内金10g,大枣30g,大黄1g,蒲公英20g。7剂,每日1剂,煎2次。7日后复诊,服上方1剂即大效,坚持服药3周,诸症消失。

本文节选自《卫生室的经方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