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凤雅之痛:视网膜母细胞瘤究竟有多难治?

 AuroMCS0610 2021-06-11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日,一篇名为“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去年9月,当时只有两岁的女童王凤雅被查出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RB),但医生判断有很大治愈可能。凤雅的母亲便以女儿患癌为名,通过各种渠道筹集了数目不详的善款。然而,事情后续的发展却出乎了人们的意料,凤雅的母亲将善款提现后并没有给女儿治病,而是将以凤雅名义筹来的善款用来给儿子治疗兔唇,任由凤雅的病情发展,在生命的最后时间小女孩只能在乡镇卫生院挂着毫无意义的生理盐水维持生命。5月4日,年仅3岁的王凤雅离开了这个让她看尽人情冷暖的世界……

事情的是非对错目前显得扑朔迷离,没有确切的定论,单就凤雅小朋友的疾病——视网膜母细胞瘤来看,这并不是一项难以治疗的癌症,相反是一个生存率很高的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一种罕见的视网膜癌症,俗称眼癌。大多患儿都在5岁以下,其中,新生儿到2岁之间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在中国,视网膜母细胞瘤虽然是罕见病,但是中国人口基数大,每年的新增病例也大约有1000-2000例。该病男女发病率相当,多发生于单眼,约25%~30%的病例发生于双眼。

在国内,大部分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一般采取全身化疗、眼眶内容物剜除或眼球摘除术。视网膜母细胞瘤虽然是恶性肿瘤,但是却是生存率较高的一种癌症。一组来自美国知名医院——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MSKCC)和纽约长老会医院(NYP)的数据显示:2岁以内的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生存率是85%,5岁以内是77%,7岁以内是71%。

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治疗方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眼内动脉化疗,这一方案是由美国纽约长老会医院(NYP)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协作开发出的治疗方案,该方案能够将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愈率提高到99%,90%以上至少保留一只眼睛和视力。

眼动脉内局部化疗是治疗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一种新型疗法,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眼动脉(连接眼部的血管)。麻醉师为患者实施全身麻醉,神经介入医生将一个细管经股动脉向上穿至眼动脉,然后将化疗药物注入眼部。这种化疗药物传输方法旨在缩小体内接触药物的范围,从而减少副作用。此疗法最常用的药物是美法仑(Melphalan)和拓扑替康。平均每只眼睛需要三个治疗周期,每个周期间隔的时间为4周。治疗成功后,肿瘤将会缩小。

同时,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还成立了一个专治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科室,这是-一个以视网膜母细胞瘤命名的科室,每年有很多的RB患儿来此治疗,并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3分钟了解MSKCC专治视网膜母细胞瘤科室

我们希望所有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疗。作为专注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出国看病服务机构,爱诺美康每年也接触不少希望出国治疗眼癌的小患儿。爱诺美康此前就已承诺,如果今后有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选择出国看病,爱诺美康将免费为中国患儿家庭办理所有出国看病的手续,尽量降低患儿家庭的经济压力。现在,爱国美康依然初心未改,继续履行公益承诺,为患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患者免费办理出国看病手续。

视频来源: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官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