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塘良壤|阴翳与玫瑰

 灯下悦读 2021-06-12

24HOURS| næra

“诸位去那种大型建筑最后方的内室时,可曾见到,在室外光线已完全照不进来的黑暗中,金拉门与金屏风捕捉到远处的庭院余光,如迷梦般朦胧反照。那种反照,如同傍晚的地平线,朝四下黑暗投以微弱的金光,而黄金本身想必从未像那一刻显现如此沉痛的美。”

——谷崎润一郎

此前住在京都时,常留恋于城内众多颇具阴翳美感的空间,无论寺院、茶室、餐厅还是黄昏的小街深处,在自然光线无法饱满倾泻之处,烛台、佛龛、木著、茶碗......那些看似平凡之物,在若即若离的光线笼罩下映透出了别样的幽幽美感。

如此 暧昧而含蓄的美,也是东方美学的一项默契。对我来说,最近一次被阴翳之美所感动,是在几日之前,置身于西塘的良壤酒店时。

良壤酒店的走廊两侧,是手工编织的 竹编屏风隔断,通透的质感如一面面柔软的幔布,隐隐透进了外界的微光。细看,双层隔断内侧下方设有发散着朦胧光晕的灯带。自然与人工的合协,成为了让光线更富层次感与变幻性的秘密。

阴翳之美当然不是只可意会的感知观念,而是“场”与“物”在恰当的交织关系中产生的一种美妙的结果。不同材质,对“光”有着不同美学需求:锃亮的金属、玻璃、宝石,最贪恋光线慷慨无碍的挥洒,而漆器、陶器、木器、金箔等透光度很弱的材质(也是充满东方意蕴的材质),却可在几缕赢弱光线的照射下幻化出几分“魅惑”而迷离的美感。

因此,走在良壤的公共空间中,我不仅会在竹编屏风旁心随摇曳,也叹服于设计师琚宾在细节上的诸多“有意为之”——将一系列不同材质之物,陈置在了它们应该出现的地方——良壤的空间中既有顶尖品牌的经典家俬,亦有主人多年间从四处收藏的明清老家具陈列其中,只需细致观察,便察觉到前者常置于室内明亮处,而后者总隐现在迷朦的阴翳之中。

而与一众家俬相辅相成的,是各类装陈配饰蜻蜓点水般的点缀。最爱前厅通道里摆放的几件小物:王羲之《十七贴》的唐拓本、一本《西塘故事》与瓜果、生姜的可爱模型,三者意指中国美学、在地文化与“良壤”之名,彼此相映,足显主人用心。

器物与家俬的辅佐,让良壤的空间在现代雅致和洗练之美中,显示出沉着、内敛的东方气度。

在此以外,整个酒店的设计还有诸多巧思。其中我最欣赏景观设计师庄镇光在空间中央打造的水景庭院“纳良庭”,营造了引水入园的江南园林雅趣。中间还有雅亭坐落与参天古树,水面上不时会有水雾升起,这都让在通透游廊上漫步的来客恍如游于世外山水之间;围拢水面的四方厅堂,亦使酒店建筑从宏观上尊崇了中式建筑的传统规制;

若论对空间气质的塑造,当然不可不提良壤酒店中的众多艺术作品。若将家居予空间,比做配饰予人,均是烘托了外在美感和整体气质,那么映射着不同自我的艺术作品,便是为酒店增添了超越美感的深度内涵。

来到西塘良壤前,便早已听闻整间酒店宛若一间大型美术馆,一流作品缀于其间,用几多维度的美带给人们以美的洗礼,这让我想起同样以收藏了不少现代艺术品见长的日本富山雅乐俱温泉度假酒店。实际到了良壤,才发觉良壤在艺术品的理解上早已超之越之,和雅乐俱直接陈列作品相比,良壤的打造者真正做到了“让作品属于空间”,用内在意韵将作品连接于良壤的诸多背景,乃至有不少作品本身就因良壤而生。

作为西塘良壤的艺术总监,在精心设定每一件艺术品的陈列方式外,中国当代抽象艺术代表人物丁乙也为酒店特别绘制了多张杰作。如通向前台必经之路上的那幅《十示 2018-17》,以江南、春风、桃花等元素为灵感,用众多十字单元的方块创作出了一副抽象主义的人间春色,成为空间中的点睛妙笔;

除了悬挂在酒店各个空间中的十示系列画作,丁乙还为酒店泳池献上了他的超凡想象——照仿丁乙为泳池特绘的作品,良壤主人邀请工匠烧制出了六十四单元像素的马赛克瓷砖,手工拼接为泳池地面,完成了一个当世无双的马赛克艺术泳池,实是令人难忘的杰作;

在泳池入口处,来自影像艺术家杨福东的《国际饭店 No.7》也出现得恰如其分。泳池中的女郎不仅呼应着作品所在场景,杨福东一瞬取景下的作品,本来也带着上佳的表现力和欲语还休的感性意味;

之外,对于酒店客人来说,不会忘记入口处来自日本花道家上野雄次的乌篷船,开门见山般呼应了西塘水乡的风采,乌篷船上的青苔也为作品带了点点生机,是以自然之名致敬当地的一次创作;而酒店中上野雄次的另两件枯木之作也美得宁静致远,在静谧中显出蔚为大观;

著名雕塑艺术家刘建华的《落叶》由3000片落叶形态的陶瓷组成,萧萧之美与阴翳互为珠联,蕴涵了中式传统文化中“花非花、物非物”的哲学思辨;

前台旁显眼处有来自抽象大师肖恩·斯库利(Sean Scully)的《Robe Blue》。无愧于大师之名,简化色格中仿佛蕴含着强势之力。多种色彩的交错之间,好像又能达成微妙的情绪和解,进而步入极致平衡的视觉之境。此画作悬挂于来客首次停留处,视觉上的变化性与深度,让此次陈列显得极为高明;

前台背侧是那幅来自何多苓的《杂花写生》,有着何多苓标志性的朦胧和婉约。最近上海正在举办何多苓的大展,这幅小小的杂花写生,恰好错落在庭院掩映之处,此等画景和谐,怕是大展中也难寻了;

薛松的《文字游戏》系列有多幅作品展示在公共区间内,用拼贴技法对传统书法做了自我化的尽般解构,为空间提色升格的同时,还对接了酒店对中国传统元素的致敬之实;

朴种勋的《月亮罐》形若圆月,宁静如水,温润如玉,陈列在前往客房区域的转换空间中;

也难忘艺术家罗发辉的一幅《两朵玫瑰》,让我想到奥基弗的花朵。为内敛场所带来几分巧妙的魔幻色彩;

馆内有多个雕塑作品来自艺术家萧长正,《滴水穿石》、《三十而立》、《举足轻重》、《如云》、《飞流》.....用简约图形描绘着自然之样貌,阐述着不同脉络的生命哲学。

和以木色、白色为主旋律的建筑主体相同,酒店客房同样多用灰白色,做工精致考究,备品也为上佳之选。入住的园景房型带一盎然庭院。屋内以郑在东的《水乡》充当了色彩的加饰,作品是郑在东的标志性风格:构图精简、色彩浓郁,富有怀旧意味(根据房型不同,房间内画作也可能是郑在东的《水乡独游》)。

卓然的艺术美感外,创始团队为酒店起“良壤”之名也非“师出无名”—— 初来这里的人,并不会想到如此具有艺术气质与东方美学的酒店,尚有拥抱自然、土壤的另一面——在毗邻酒店的良壤有机农场,经过良壤的农人们的悉心培土后种植了名类众多的蔬菜、水果、调味植物。产物直接对接酒店中的餐厅,对自然的亲近之情以外,也体现了主人对“Farm to Table”美食哲学的深谙;

说起来,良壤中餐厅“良膳”的菜品令人惊喜,即使放在一流城市中,良膳也可算上等的食肆...也不,不妨说:良膳只该属于这里。和在喧哗城市中刻意寻味相比,唯有在此,自产自销的美食之道才能得到更为完美的展现。

在良壤有机农场的天然食材的加持下,餐厅内精工细作的家菜旬味与招牌大菜都是生香活色,口味上佳,称得上“鱼有鱼味、菜有菜味”。常规点菜外,另有主厨以农场内有机蔬菜开发的素菜套餐可选。以味型搭配的创造力,点滴回应了天工造物之心。

其实除了字面的直观理解,“良壤”一词也源于冰岛语“næra”,英语则是“Nourish”,有“滋养”之意。滋养之道,由身及心,这个拥有一片美好土地的地方,在对身体的滋养之外,又何尝不是我们心中之“良壤”呢。

农场内有丰富的项目体验中心和多个适合亲子活动的场所(其中的鸡舍与酒店主建筑一同打造,可谓全国最有设计感的鸡舍)。

这里的自然,也不仅仅被设定为提供美食原材料和供客人同乐的场所,农场中的大面积观赏植物区更是丽花烂灼,佳木茏葱,瑰丽非凡。

玫瑰与良壤

“.....By God to the bright hearts of those long dead

And learn to chaunt a tongue men do not know

Come near

I would, before my time to go

Sing of old Eire and the ancient ways

Red Rose

proud Rose

sad Rose of all my days....”

——William Butler Yeats

每年五月,恰好有“良壤有机玫瑰节”,来自六十个品种、超过两万株的有机玫瑰傲然绽放,斑斓错落中,果然有自然的美妙共谐。如潮如海的花朵绚烂令人赞叹,即使灿烂无常,光彩难恒久,每年皆可期的持续一个月的绽放背后,却有着更为广袤的天地“永恒”之道。

其实,美丽玫瑰的在此闪耀,也并非只源自它的美丽而已。

玫瑰当然是世俗浪漫与美好的代称,可在表层的意指之外,在阴翳下尽显幽然之美的西塘良壤,在和玫瑰的结缘羁绊背后,本来也有一份更加深刻的融洽——天下事物常存多样之美,玫瑰亦然,在灿烂美好的另一侧面,也曾有人咏叹过璀璨玫瑰的别样意——很多人熟悉那部经典的《玫瑰传奇》,在Guillaume de Lorris的笔下,玫瑰变成了女性欲求的代名词;也会想到英国诗人Dylan Thomas的作品,他常去描绘玫瑰的多种形态,用它的绽放或枯萎描摹出一个人千回百转的一生;

最不会记的,是诗人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的诗句。或许因为他的祖国爱尔兰在神话系统里被称为“Roisin Dubh(黑暗的玫瑰)”,玫瑰以其多重意象成就了他的创作之心。最爱他的诗集《The Rose》的第一首诗《致时间十字架上的玫瑰》。玫瑰在诗篇中早已不再专属浪漫之域,而代表了人间悲悯中的牺牲与救赎——在宗教中,玫瑰曾被比喻为受难后留下的鲜血——这也让玫瑰比其看上去更加炽烈、神秘而温暖。有灵的玫瑰,连接着对生命的渴望,就像在阳光未能普照的阴翳之处,我们常会埋下更为深邃的希望。

所以,农场中的自然与艺术之美看似分列两端,在西塘良壤中汇并一脉,竟也如此和谐,完美融入了度假宿泊的身心体验之中。从农场到空间,彼此并济的阴翳之美令人着迷。

当然,即使从表象来看,农场相依自然,美学大观则汇入人文,自然与人文的共生,才能成就如此一间极富灵气的瑰美之地吧。

如果说以充满阴翳之美的室内设计,代表了东方美学在现代语境上的延伸;那么融入环境的艺术之作,便让这种属于良壤的美更为大同;当然,还有亲近、靠拢自然的智慧,和来自玫瑰的意味深长的阴翳之美.....几点相汇,令西塘良壤不仅创造了一种生活方式,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生活的视角。它是多层的、跃动的、活泼的,又是缄默的、内敛的、温柔也深沉的。

猜猜木屋是做什么的?

在良壤有机农场采摘蔬菜

制作玫瑰浴盐

我想,下次去到那里,我们会再多留几日,沉浸在艺术与自然的唯美交集之中,徜徉在独具风范的阴翳之美的洗礼之中,又有多少时日是够的呢?

撰文 Narcissus

摄影 Rinka

坐上良壤酒店的乌篷船慢游西塘古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