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佘华荣:漂洋过海来看你

 开心明智 2021-06-12

漂洋过海来看你

佘华荣

很喜欢《漂洋过海来看你》这首歌。“为你我用了半年的积蓄,漂洋过海的来看你,为了这次相聚,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真挚真情真心,敬畏之心,真挚之情跃然纸上。

若说喜欢一个人,真喜欢还是假喜欢,听其言观其行,行动更重要。花掉半年的积蓄,算低工资也有几万元吧?为了一次见面,连呼吸都反复练习,可见是多么敬畏。若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大大咧咧,既不修饰也不讲究,若无其事似的,何以体现你的重视呢?人家一看就凉了半截。首先不说成功,情感是否虚假,若慎重其事,敬畏之心昭然若揭,就成功了一大半。

同样,若与文字结缘,与文学爱好者组成一个团队,其中的辛苦、花费、呕心沥血甚至远超漂洋过海来看你。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呢?即便你怀着敬畏之心,“漂洋过海来看你”,人家也许是不理不睬,结果是吃闭门羹,空手而归。

在这个文字是冷门冷灶的年代,想烧红烧热,红红火火的多半是一厢情愿,单相思而已。现在就是快餐时代,各种娱乐节目多的是,即便文化都是处于边缘化,何况冷冰冰的文字呢?若想用一个文化组织来图名图利,名扬天下,名利双收,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大展拳脚,甚至颐指气使,只会适得其反,或曰:拿着鸡毛当令箭!在当下的中国,有几个文化人发财了,出名了,名利双收?极少极少,少之又少,凤毛麟角而已。也就韩寒、曹文轩、余秋雨等等几个。从古至今,真正的文化学者大多穷困潦倒,不饿死冻死就算好的了。若追名逐利,哪还有心思潜心研究学问呢?还能沉下心来创作吗?

黄埔军校当年大门口有幅对联:“升官发财,行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其实后来的事实证明,入军校的一些学生发了大财。但我以为这幅对联放到邵东散文学会更贴切。学会无非是聚集一些文学爱好者在散文学会这个园地里写些文章,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实事求是地说就是为他们做好贴心服务,甘当绿叶,甘当后勤保障角色,甘愿为他人做嫁衣裳!有什么名可争、利可逐呢?若是相反,成立学会就没有必要,也搞不好。

为了爱情,漂洋过海;为了文字,为了团队,更要“漂洋过海”的精神!

(作者系邵东农业银行职工,邵东市散文学会副会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