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临沣寨2

 木香草堂 2021-06-12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临沣寨(5)

                    临沣寨西门上方的红石匾额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临沣寨(5)

                  临沣寨东门上方的红石匾额

     临沣寨距县城12公里,南距平顶山市约30公里,北距郑州约120公里。村寨平面呈椭圆形,面积约为7万m2,保留了总长1100米的红石寨墙及大量明清时期的民居。

    处在伏牛山区向黄淮平原过渡的山前冲积平原,土体深厚,土质肥沃,适宜耕种。临沣寨现有居民166户,570人,人均耕地1.2亩,年人均纯收入1300元。经济收入以农业生产、家庭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

    临沣寨始建于明,有着悠久的历史。村落从历史街区、古庙宇、水系、环境风貌等方面保持了传统格局。传统建筑布局与山西民居有一脉相承之处,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村寨四周环境优美,构成包含了“农舍、河流、麦田、池塘、树林”等典型的乡村居住环境,保存了中原民居的历史风貌,体现了民间朴素美的审美价值。

    临沣寨对外交通顺畅,各寨门皆有公路与外界相通,是以集餐饮、品茶、休闲为一体的旅游生态园。

                   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临沣寨》

 临沣寨,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始建于明末,重修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它坐落在碧波荡漾的北汝河畔,发源于香山的利溥、沣溪两水分别从寨子东、西两侧流向北汝河。整个村落被一种浅红色条石砌筑的寨墙紧紧围着,故当地人又称临沣寨叫“红石寨”或“红石古寨”。围长约 1100米、高6米多的寨墙上有城垛800个。

临沣寨有东、西、南三个寨门,其中西寨门取名“临沣”,东寨门取名“溥滨”,意为此寨濒临沣溪、利溥两水。我们从东寨门进入临沣寨。

                                东大门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朱家的后人(不知是第几代)现年已八十多岁,对我讲述修复寨子的故事.

                               寨门楼和寨墙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寨墙和护城河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传说: 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始),中原地区暴发瘟疫,人口锐减,山西洪桐县一支朱姓人家移民至此,靠给张姓人家种田为生,同时也跟着张姓人家学会了编织芦苇席,并通过陆运和汝河水运将芦苇席和其他芦苇编制品贩卖出去。靠着聪明和勤奋,200多年后,朱姓人家成为寨中大户,张姓人家反主为佃,靠给朱家种田为生,“张家埂”由此改名叫“朱洼寨”。至清道光咸丰年间,朱氏家族一分支的朱怀宗及其子朱紫贵、朱振南、朱紫峰三兄弟靠盐业贸易发迹,达到鼎盛时期。

 朱氏三兄弟发迹后以乐善好施、行侠仗义而为外人尊崇,但对自己拥有的巨额财富非常担心。清咸丰末年(1861年),面对纷繁乱世,朱氏三兄弟着手扒掉土寨,建石寨。寨墙为外石内土结构,外墙60厘米长的石头全部取自紫云山的红色花岗岩,内墙则就地取材,全部是挖自护寨河的土。

为了石寨墙坚固,红石条每一顺石隔一把石,中间空当用3~4块红石条顺着填满,再取土屯住夯实。寨墙内为朱洼村,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传说当年给寨墙放线时为求得公正,由一朱姓老人用黑布蒙住双眼,手提装满白灰面的篮子放线,于是就“走”出了人们今天看到的弯弯曲曲的寨墙。

放后,各地开始拆除古寨墙,其中郏县拆除100多座古寨墙,唯有临沣寨幸存下来。原因是临沣寨处两河交界处,地势低洼,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当年准备拆除临沣寨古寨墙时,洪水围困寨墙数米高而寨内安然无恙,出于防汛需要,临沣寨古寨墙保存了下来,临沣寨古寨才因此成为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村级古寨墙。

                                   街道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临沣寨为一洼地型古村落,现存布局完整的明清四合院十余处,古建筑一百余座,古寨墙、寨河、寨门、祠堂、寺庙、井、桥、墓葬、古树等一应俱全,为中原地区少有的古代村落。有“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之称。

                             朱家老院的房屋院落

  临沣寨最主要的建筑就是朱家大院。朱家的宅院均为三进院,内宅布局严谨,有正房、东厢房、西厢房,均是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青砖黛瓦与檐下挂的金灿灿的玉米相互辉映,古朴、厚重而又和谐。正房的屋门下部设有两个“枪眼”,门槛下设有供猫通过的“猫眼”,屋内还设有小姐的绣楼。 

             朱家老三的宅院门楼   门口摆着正在施工的牌子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墙上挂着朱镇府的牌子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这就是号称汝河南岸第一府的朱镇府。朱镇府系清代盐运知事朱紫峰的官宅,建于大清道光29年,占地面积2516平方米。高大的门楼,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斑驳的彩画,屋外墙上,每隔几步一个拴马桩,仍可想象当年朱镇府的显赫与繁荣。


御墨翰林是朱家老三的东宅院,迎面墙上画着四君子图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朱紫峰宅院的八卦井,颇有讲究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朱家老三的讲学堂,供朱家后代读书的地方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这是后宅院,有趣的是,东西两侧的房屋窗台是不一样高的。据说是男尊女卑的象征。也可能是正偏之分吧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朱家老大的会客厅

朱紫贵的宅院建于道光15年,是一进三的四合院,占地面积1322平方米。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客厅外两侧的柱子上的对联我挺喜欢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房外墙上的拴马缰的石孔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院内住着人家是看护这座大院的朱家后人,老屋墙上挂着去年收获的老玉米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院内住户屋内陆面的青砖仍然是明清时期铺成的

由于种种原因,没来得及去朱家老二朱振南建于道光11年的宅子。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弟兄两个的院落紧密相连有分隔有相通,我们围着这两个院落转了一大圈,从老三家的大门走进去,从老大家的门里走出来,院落里曲径通幽好似迷宫,不熟悉的人会迷路的。

                              原来的朱家祠堂

朱家祠堂现在已经改为朱洼学校的大门了,一楼里面住着从大院里搬出来的两位老人.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其余的现在已经面目全非,只剩下冷落与破败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过去厚重的城门如今已经外包的铁皮锈迹斑斑,门的下端已经腐烂,就是这两侧的大门板,旧时曾被拆下来并在一起当做唱戏的台子。

已经坍塌的城墙内侧
参观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wbr><wbr>临沣寨》
     参观时,发现很多旧居已破败不堪,听老人们说,这里的老房子已经被拆除了许多,早些年都是非常完整的四合院,但由于资金的原因,保护工作跟不上,有些院落已经破到无法修复,就算是再修复重建也不是过去的老建筑了,看着那些断垣残壁的房屋、院落,真的是令人可惜。

    但是,为了保护好这所明清建筑,当地政府也尽量给予适当补贴将朱姓人家从朱家大院迁出,使这个明清建筑群尽量少遭破坏,眼下我们看到的这所大院,就是由当地政府部门统一管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正在缓慢地进行保护性修复。据工作人员讲,修复时间预计三五年,之后它会以崭新的面貌接待八方游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