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方杯·全国诗文大赛】湖北《门楣上,家乡插上的那束艾蒿》作者•李国祥​ 朗读•沧海

 远方诗歌文化 2021-06-12

参赛详情请点

关于远方诗歌文化传媒和中国远方诗人协会联袂隆重举办首届“远方杯”全国诗文大奖赛的公告

门楣上,家乡插上的那束艾蒿

文/李国祥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是家乡的传统习俗。又是一年端午时节,黄龙湖边满坡遍野的艾蒿,随风起伏,淡淡的清香里裹满了人间烟火味。艾草是一种中药,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菊同科,叶似菊,表面深绿,背面灰白有一层绒毛。无论田间地头、渠旁塘边,还是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它亭亭玉立挺拔修长的身影。它的生命力极强,不论在肥沃与贫瘠之地,割一茬艾草后新鲜嫩绿的一簇又快速地生长了出来。即使到了秋枯叶萎,来年的春天又是生机盎然,疯狂地长成一片葱郁。五月的初夏,繁茂的野蒿,淡淡的蒿香里夹杂着清苦的涩味,闻起来自然、纯粹,总是让我想起许多与艾草相关的温馨往事……

每年的端午节,乡亲们都要割一把艾蒿,挂在门楣上,说能驱邪避灾,保佑一家老少平安,母亲更是深信不疑。起初我不信,后来读到古诗:“游魂无迹任西东,装点柴门沐艾风”,方知艾蒿确有辟邪驱瘟的作用,倒是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艾蒿的清香苦涩味确实能驱赶蚊虫的。

村里有位部队转业的军医,我求教他:艾草、艾蒿有何区别?“没有长苔的称之“草”,有梗谓之“蒿”,艾草与艾蒿是有不同药物功效的”。艾叶汁做成的糯米粑粑特别清香,蒸熟后像碧玉晶莹剔透,能清热解毒,预防小孩暑天生毒疮;艾蒿叶煮水洗澡,可以治疗皮肤病,一年四季都不会生疮。把艾蒿叶水烧成了墨绿色,倒入木盆里,此时会有大量的热气升腾,这热气熏脸、蒸身非常的舒服。待水温下降,再坐到盆中,反复从身上淋下,比现在的桑拿浴毫不逊色。老军医还说,艾草浑身是宝,其叶、茎、根、子都能入药。秋黄的蒿叶中药名谓之“茵陈”,泡茶喝是可以降黄胆的。难怪母亲和乡亲们端午节都会割上一捆珍藏起来的。

大队里七屋咀的村民,房前屋后都有大片的艾蒿,生产队时期,每逢端午节前后,她们都割下一把把捆绑起来,挑着一担艾蒿步行十几里前住县城,走街串巷叫卖,换取家里必须生活日常用品是不成问题的。那时候,最难熬的还是夏夜,没有纱窗、蚊香、电扇、空调等奢侈品,扑面的蚊子搅得人睡不着觉。人们便将蒿叶捣碎,撒一些锯末上面助燃,然后用报纸扎成条状,在房间四角点燃,艾叶升腾的烟雾,驱走了嗡嗡乱叫的蚊子,在淡淡的艾香里,劳累一天的人们很快进入了梦乡。

乡亲们在门楣上或门框旁插上艾蒿时候,大姑娘、小媳妇以及有点条件人家的小伙子都会穿上新衣服,家乡俗称“晒端阳”,等待“过门”的新女婿到来,新女婿用“花网带”提着礼品送给近房的家族,这时长辈们会“盘问”一会,看看“新女婿”是否能说会道,有的姑嫂还会戏弄“新女婿”,要他去挑水、做新麦“馒头”或烧菜,看他能否会持家,家里的小弟妹屁颠屁颠地和新姐夫去荷塘里摘来新嫩的荷叶,垫在蒸笼的篾折上,一会儿,满屋里浸漫着荷叶的清香,热气腾腾的馒头堆满方桌,粽子、咸鸭蛋、米酒、虾散是不可少的,家族的人都陪着新来的女婿喝酒、聊天,散席后,呼朋引伴的去汉江边看龙舟比赛、逛街,新女婿会给对象挑选些喜欢的衣帽,姑娘送给男方绣花鞋垫和手工鞋,以示关糸的不断确定。只要是我家族来了新客,母亲都会随礼的,送些鸡蛋、粽子让新女婿带回家,表示女方家族认可这门亲戚。

我喜欢端午节,怀念清纯热烈的节日气氛和家族亲纯的人际关系,小时候嘴馋,还可以吃到好吃的粽子、咸鸭蛋、虾散,还可以看到龙舟比赛,穿上母亲做的新衣服……

  

而现在,母亲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每年的端午,我家还是采来一束艾蒿,悬挂在门沿,更多的是怀念母亲和思念远去的、清纯的端午节。在这浮躁的时光里,沉下心来,闭着眼想起母亲的一切,想她在另一个世界,是否也割回了五月的艾蒿,帮我挂满屋檐,驱邪避瘟,保佑家乡与后人的平安……


NO.1


【远方杯·全国诗文大赛】河南《麦熟了》作者·董小芬 朗读·安宁

NO.2


【远方杯·全国诗文大赛】河南《遇 见》作者·雨童 朗读·安宁

NO.3


【远方杯·全国诗文大赛】山东《如果可以重来》作者·咏梅 朗读·安宁


作者稿酬和诵者报酬说明


本文系远方传媒原创首发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