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娃简直是婆媳关系的“照妖镜”,到底谁对谁错?

 刘得光3p6n6zqq 2021-06-12
图片

前几天,好友Selina跟我抱怨,说她婆婆的小区刚“解禁”,婆婆就迫不及待地喊她们带着孩子回家吃饭。

疫情当前,Selina本来不愿意带着孩子出去冒险,但想想这都好几个月了,老人想孙子也是情理之中。

既然已经“解禁”,这周末就回家吃饭吧。

到了家,婆婆对孙子又亲又抱,饭桌上更是不停地给孙子夹菜。

Selina知道婆婆半年前体检的时候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但没采取治疗,于是当即制止了婆婆。

婆婆当然不乐意了,这一顿饭,一家人吃的很不愉快。回家后,老公也埋怨了Selina几句

Selina很理解婆婆是爱孙子的,但这样的「亲密接触」真的对孩子不好,自己没做错!

图片

不像很多西方国家,中餐讲究的就是在一起其乐融融。
但在我家,每个家庭成员的饭菜都是单独盛放,平时和朋友聚餐,也从来都使用公筷。

不是不把他们当自己人,而是我们中国人的这种吃饭方式,危害真的太大了……

这种看似愉快的餐桌上,也是细菌和病毒最“欢脱”的场所。

图片
给别人夹菜,自己筷子上的细菌和病毒也许就悄悄传染给了他。 

同吃一份菜,让每个人的唾液都有机会随着餐具进入食物。

唾液携带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会乘机乱跑,挨个拜访这同一桌上所有人的口腔。

图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比如造成人们患上胃癌的头号杀手——幽门螺杆菌
它通过唾液、食物和餐具进行传播,可以导致被感染者患上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最终患上胃癌。

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目前中国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 50% 左右。

每两人中,可能就有一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另外,鲜美爽滑的海鲜刺身如果没有做好食品安全,也可能会藏有幽门螺杆菌。

图片


合餐的习惯使我们的肝炎患病率也非常高,比如典型的消化道传播疾病——甲型肝炎

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就曾爆发过甲肝大流行,感染人数超过 30 万人。

而合餐制导致的食物感染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除了幽门螺杆菌和甲肝病毒,容易通过合餐进行「口-口传播」的还包括各种引发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的细菌和病毒。

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伤寒、肺结核、戊肝,甚至新冠肺炎……这些都会通过合餐传播。 

图片
从安全的角度讲,大家各吃各的才是最卫生的吃饭方式。

不随便从别人的碗里夹菜,也不往别人的碗里夹菜,就不会给细菌传播的机会。

图片

如果还是做不到一人一食的分餐,那就用公筷,同样可以减少细菌病毒感染的风险。

与感染上疾病相比,我们付出「改变饮食习惯」这一点点的代价真的不算什么。

从现在开始改变,一点也不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