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好友Selina跟我抱怨,说她婆婆的小区刚“解禁”,婆婆就迫不及待地喊她们带着孩子回家吃饭。 疫情当前,Selina本来不愿意带着孩子出去冒险,但想想这都好几个月了,老人想孙子也是情理之中。 既然已经“解禁”,这周末就回家吃饭吧。 到了家,婆婆对孙子又亲又抱,饭桌上更是不停地给孙子夹菜。 Selina知道婆婆半年前体检的时候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但没采取治疗,于是当即制止了婆婆。 婆婆当然不乐意了,这一顿饭,一家人吃的很不愉快。回家后,老公也埋怨了Selina几句。 Selina很理解婆婆是爱孙子的,但这样的「亲密接触」真的对孩子不好,自己没做错! 不是不把他们当自己人,而是我们中国人的这种吃饭方式,危害真的太大了…… 这种看似愉快的餐桌上,也是细菌和病毒最“欢脱”的场所。 同吃一份菜,让每个人的唾液都有机会随着餐具进入食物。 唾液携带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会乘机乱跑,挨个拜访这同一桌上所有人的口腔。 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目前中国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 50% 左右。 每两人中,可能就有一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另外,鲜美爽滑的海鲜刺身如果没有做好食品安全,也可能会藏有幽门螺杆菌。 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就曾爆发过甲肝大流行,感染人数超过 30 万人。 而合餐制导致的食物感染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伤寒、肺结核、戊肝,甚至新冠肺炎……这些都会通过合餐传播。 不随便从别人的碗里夹菜,也不往别人的碗里夹菜,就不会给细菌传播的机会。 如果还是做不到一人一食的分餐,那就用公筷,同样可以减少细菌病毒感染的风险。 与感染上疾病相比,我们付出「改变饮食习惯」这一点点的代价真的不算什么。 从现在开始改变,一点也不晚。 |
|
来自: 刘得光3p6n6zqq > 《晚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