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暖,草木繁茂。今天,我们迎来了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 作为节气的立夏,是进入夏天的标志,夏天由此拉开帷幕。古人认为,“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是“大”的意思,“假大”,指的是植物拔节长大,进入快速生长期。明人在《莲生八戕》一书中有进一步的阐述:“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自然万物皆生长茂盛,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此时的物候特征为: 一候蝼蝈鸣, 二侯蚯蚓出, 三候王瓜生。 立夏第一候,蝼蝈鸣。此时为初夏时节。可以听到青蛙等蛙类动物开始在田间鸣叫。由于此时地下温度持续升高,蚯蚓由地下爬到地面呼吸新鲜空气。王瓜是一种药用爬藤植物,分布在我国的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更会结红色的果实。立夏三候王瓜生,就是说这一时节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T44 齐白石作品选 (4)蛙声十里出山泉 设计者:邵柏林 发行日期:1980年1月15日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此外,像“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等谚语都十分形象的描绘了作物繁盛的生长状态。 2018-27 中国农民丰收节 设计者:沈嘉宏 发行日期:2018年9月23日 茶树的春梢开始以最快的速度生长,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茶农们在立夏时节开始集中全力突击采摘茶叶。 1997-5 《茶》 (4-1)茶树 设计者:任宇 发行日期:1997年4月8日 立夏,也是百花齐放的时期,而牡丹,在谷雨吐蕊后,于立夏艳冠群芳。雍容华贵的姿态,浑然天成的华贵气质,倾国倾城。 T98 吴昌硕作品选 (5)牡丹 设计者:卢天骄 发行日期:1984年8月27日 中国邮政在2016年5月5日发行了《二十四节气(二)》特种邮票,其中,第一图立夏,以牡丹作为节气特征,描绘了现实生活中一位女子观赏牡丹的场景。 2016-10 二十四节气(二) (6-1)立夏 设计者:刘金贵、王虎鸣 发行日期:2016年5月5日 古诗云:“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这天要称体重。在屋梁或大树上挂一杆大种,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小孩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箩筐或凳子吊在秤钩上。体重增加了,叫“发福”,体重减了,叫“消肉”。据说立夏之日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谓立夏过秤可免疰[zhù]夏。 疰夏是指夏日常见的腹胀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俗语有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这就是立夏的另一项民俗活动“斗蛋”了。立夏时节,蛋类食品正是旺季。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立夏时节一部分作物收割,所以各地都有尝新的习俗。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杭俗立夏日吃“三烧、五腊、九时新”等等。 立夏后天气逐渐炎热,昼长夜短,气候干燥。中医认为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因此,夏季养生的一大关键就是养心,即包括心脏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建议立夏后吃一些苦味食物,如生菜、蓬蒿菜、茶叶等。 参考资料: 1、刘魁立、张旭主编,《二十四节气民俗》,中国社会出版社; 2、范时勇著《传统节日》,重庆大学出版社。 《立夏》 【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诗作意境清新,构思精巧,描写了初夏生机勃勃、万物成长的景象。读来幽静典雅,宛如一幅精美绝伦的立夏风物图画。 《立夏》 【宋】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麦苗绿油油的,黄梅也熟了,“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儿回”,黄莺鸟儿的鸣叫好像在惋惜春的归去,蝴蝶留恋落尽的花。表面上是说鸟儿和蝴蝶,实则是诗人自己在惋惜春天。 《方寸天地—邮票上的中国世界遗产》2021版 海报、图片编辑:于童 编撰:隗琳珏 《方寸天地》2021版编辑:宋欣坤 责编:刘昊凡、周凯 排版:孙旗 |
|
来自: 360_ss_note2 > 《ZS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