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胃病--蒙阴杨海波老中医系列医案

 太平时光 2021-06-13


 (2013-10-12 08:31:44)

2010、9、10。吴淑爱,女,68岁,徐州人氏。

苦胃病20年余,遍寻良医而乏效,其子在沪,闻余医事,电询求治,遂信无疑,携母就诊,四诊如下:

心下胀满,时痛,饥不欲食,嗳气,干呕,怕凉肠鸣,大便干,2、3日一行;口苦、口干不欲饮水,少量热饮,失眠心烦;好感冒,阵冷阵热,多汗出头汗多,怕风怕冷,颈痛,时当深秋手脚即冷;头晕头痛,有时胸闷。

舌脉:舌淡胖水滑齿痕薄黄苔,脉沉紧;当地医院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病理:异常增生;幽门螺杆菌HP++

辨证:证属寒热夹杂、寒多热少,表里、半表里俱病,上中下三焦通调失常;

表里半表里、三焦、寒(虚)热(实)辨:

表证虚寒中风:好感冒,阵冷阵热,多汗出头汗多,怕风怕冷,颈痛,时当深秋手脚即冷,病位在表阳气不足的阴证中风,证属虚寒;

半表里证:“口苦、咽干、头晕,心烦喜呕,胸胁苦满,往来寒热,默默不欲饮食”此乃少阳证;寒多热少(或微),厥阴也;兼有中风多症,厥阴中风是也;

里证寒热夹杂:上热(上焦郁热):口苦、口干,失眠心烦,舌苔薄黄;下寒(下焦虚寒夹热):热饮,口干不欲饮、腹胀、肠鸣怕凉、水舌;中焦虚,下焦饮盛冲逆进犯上焦致胸闷、头晕、头痛;寒饮盛不化津出现粪干;中焦痞塞:水火不运,寒热互结,痞塞于心下不通,因以致痞,中焦运化失司,出现寒胀痛、呕逆、嗳气;下焦水寒不能化气生津,无以上奉以敛火热并濡养诸窍全身,热邪生而炎上,出现“上火”诸证;火居于上焦不能降下以温寒水,饮邪乃生;一派水饮虚寒而生郁热之象,治当表里双解、通理三焦,寒热均调、平降饮逆;

六纲:厥阴中风      五证:痞燥烦饮滞

方证: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苓桂术甘汤

注: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组成】柴胡24克 桂枝9克 干姜6克 瓜蒌根12克 黄芩9克 牡蛎6克(熬) 甘草6克(炙)。

出自《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组成】茯苓四两(12g)桂枝去皮,三两(9g) 白术二两(6g) 甘草炙,二两(6g)

药证:生半夏

处方:柴胡80、桂枝30、干姜20、栝蒌根40、黄芩30、熬牡蛎30、炙甘草20、茯苓40、白术20、生半夏40克,7剂。

2010、9、17二诊;

服药一次,感觉全身舒服,7剂药尽,诸证得去大半,食欲稍增,大便通调,汗出减少,手脚得暖,右胁微满口苦,午后头晕,舌淡润薄黄苔,脉弦。

方用:小柴胡汤合苓桂术甘汤,原方10余剂;

此后数度易方,终不离柴胡类、诸泻心汤,前后治疗3个月,大愈。

锦旗美词为证“神奇秘方,救死扶伤”,余愧对,夸张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