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耿欣:站了六十年灶台边的娘亲,你把慈爱都给了儿女,而今,谁又把您来搀扶?

 开心明智 2021-06-13

【作者简介】耿欣,山东省莒县龙山中学教师。

感恩作者授权  绿 汀 文 萃

LTWCHJL1首发此文,欢迎分享到您的朋友圈、群、组及亲友个人。如兄弟平台转载,请按腾讯规则原文转发。谢谢!


从不上桌吃饭的娘亲

  

母亲今年八十五岁了,终于能坐下来吃饭了,而且一旦坐下来,还要别人帮忙拉才能站起来。每每看到她站起艰难的样子,我心里就刀割一般地痛。

母亲身体一直很健壮,从我记事起很少遇见她卧床生病,也许是生病没让孩子们知道。母亲一生养育了六个儿女,在我出嫁前,母亲吃饭一直是站着的,炕前的大锅边就是她的饭桌。在我的记忆里,一家八口人,围在锅边的一个松树木制起来的饭桌旁,父亲的位置在桌旁的灶口前,永恒不变,然后依次为大哥、二哥、大姐、二姐、三姐,其次是最小的我,围坐一周后,我与父亲合成了一个圈,我最小成了父母的宠爱,饭桌上的仅有的一点肉,往往被父亲夹在了我的碗里,锅里仅存的一片肉也会被母亲偷偷埋在我的饭碗里。每每翻出来吃时,总引地身旁边的三姐妒忌的眼神。我记的我的身边是父亲,我的身后是大锅和站着的母亲。日复一日,我这个家中的老幺在吃糠咽菜的七十年代,顽强地活了下来。老姑们都说,我的生命是母亲创造的奇迹。因为五岁前,我曾因救不活而被父亲弃于荒野两次。

记忆里,母亲站着吃饭印象最深!每天,随着她一声呼唤,“吃饭了”,我们像一群饥饿的小鸡,忽啦一下围到桌子旁,每次坐好,饭是不会马上吃的。因为父亲没落坐前,母亲是不会往桌上放筷子的,母亲告诉我们,父亲干活很累,饭要先给父亲吃,然后大家再吃。而她总是最后一个吃,每次吃饭,她站在锅沿旁,关注着每个人碗里的粥饭,及时给补充上。直到她看到大家差不多快饱了,如果锅里还有剩余,她才端起碗吃饭,而每每她总是在我们吃饱后,才拣拾我们碗里的剩饭,这样的情况十有八九。以至有一次,父亲看不下去,大声吼了她一回:“你就不能多给自己加一瓢水吗?”母亲很委屈,因为,在那个年代,我们像牛犊一样疯长着,多一勺对我们来说每人都能吃下去,而母亲每每总站在那儿看到我们碗底朝天,一个个腹满肚圆,她才放心,所以剩下的饭就不多了。大哥和大姐比我们几个懂事,有时,故意在碗里剩下点菜,算是留给母亲的。但总会让母亲一阵责怪:“这孩子,吃这么少,咋干活?”而那时还没上学的我,却不懂这些,只觉母亲站着吃饭是她的习惯。母亲站着吃饭是为了给大家盛饭方便,而且饭桌上也坐不下她。而这,被我一直认为是理所然当的。于是,在母亲不停添加的饭勺里我们一天天长大,大姐,二姐相继出嫁,大哥、二哥也娶了媳妇,分家过日子去了。家里还剩下我和三姐。这时候的记忆是我除了上学,星期天在家总是母亲把饭盛好,就出去喂猪,看孙子去了。很少也不曾注意她坐在饭桌上吃饭。有一天三姐也出嫁了,我在外上学,年假回家,吃饭时,母亲依然站在灶台边。我说“这会就咱仨人了,你坐饭桌边吃饭吧!”父亲很是生气:“你娘就是贱,站了一辈子了,”母亲呵呵笑着:“习惯了,站着吃饭给你们盛饭方便!”可能是对父亲的话语起了反应,母亲突然感慨:“从嫁给你父亲那天起,我就一直站在灶台边吃饭,四十年了,真习惯了。”

记得那年我二十二岁,一转眼,我也出嫁了,今年儿子也二十岁了,这次回娘家,母亲终究站不稳了,开饭时,被人搀扶着坐在了饭桌旁。吃饭时,她眼瞅着我们的饭碗,干着急,几次欲起身给我们盛饭,终究没能站起来,我一阵心酸,在她舀的千万勺的饭里,我们一个个长大,飞出家门,留下一个站也站不起的母亲,而今饭桌边只留下她和年迈的父亲。我连忙起身给她和父亲又盛了一碗肉汤,母亲一脸歉意,促我快坐下来吃饭。“人老了,不中用了。”母亲边吃边发出感叹!我的泪忍着没流出来,我的娘亲,你曾给我们盛了多少碗饭呢,而今天我只给你添了一勺汤,你就满脸愧疚,只因岁月不能让你再站着吃饭,只因你不能再有力气为儿女添饭!站了六十年的灶台边的母亲,你把眼中所有的慈爱都给了六个儿女,而今,谁又把您来搀扶?每人都忙自己的事情,多想有空常伴您身边,给您多添一勺饭,而每次临走“好好上班,不用念顾我们”响在耳边一遍又一遍。

母亲啊,愿现在清闲的饭桌永远伴着您和父亲的笑声,尽管现在你坐下来很难,站起来也艰难,我相信坚挺的娘亲在儿孙们的温暖相伴下,一定会在饭桌边再坐二十年。因为鸟儿都飞走了,老巢的饭桌边要有你和父亲永远的守候。孩子们回家才能时时有饭吃!阳光透过门窗照在父母脸上,安暖慈祥。温情饭桌旁,母亲终于安心坐着吃上了一顿我为她舀的饭菜。生活的美好原来如此简单,此刻幸福满满地溢荡在了白发苍苍的娘亲身上。有亲情陪伴的日子如此温暖!

祝福普天下的母亲,健康长寿。

 

投稿 203666763@qq.com

责编   何俊良       微信  LTWCHJL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