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跃辉:我的家乡格外美

 开心明智 2021-06-13

【作者简介】周跃辉,湖南邵东人。1978年12月参加煤矿工作。在原涟邵矿务局担任过井下采煤工,宣传干事,办公室秘书、副主任、主任,基层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等职务。1983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中国煤炭报》、《湖南工人报》、《涟邵工人报》、《涟邵文艺》、《湘煤集团报》等报刊发表新闻、散文、小说、摄影等作品数百篇。参与编辑有《涟邵文艺》、《家园》、《年轮》、《红色颂歌》、《承脉》、《心声》等涟邵企业文化丛书,2015年12月出版首部个人文学作品专集《燃情岁月》。


感恩作者授权  绿 汀 文 萃

LTWCHJL1首发此文,欢迎分享到您的朋友圈、群、组及亲友个人。如兄弟平台转载,请按腾讯规则原文转发。谢谢!


我的家乡格外美

周跃辉

题记:国庆67周年在即,缅怀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新中国的丰功伟绩,感叹建国67年来祖国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心里便产生了一种无可明状的激动,便有了一种一吐为快的创作冲动。但由于我们的祖国太过伟大,取得的功绩数不胜数,加之自己笔拙,一时又不知从何写起。想到不久前回到家乡所看到的变化,不正是祖国建设的一个缩影吗?便匆匆起笔写下此文,期望以小见大,从一个侧面反映祖国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就当是送给祖国生日的一份礼物吧!

 

自15岁参加工作离开家乡,一晃38年过去了。38年来虽然每年都要回家乡一二次,但每次都是匆匆忙忙地住上那么一二天就离开了,根本就来不及体验和感受家乡的变化。今年三月内退离岗后,我再次回到了家乡邵东县范家山镇梅神村,并且一次就待了半个月,这半个月里,我走村串户,漫步于田间地头,垂钓于塘边河畔,穿行于乡里人家,耳闻目睹了家乡几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感慨之余记录下来的虽然只是家乡巨变的几个片断,但折射的却是建国六十七周年来,我们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穿行在家乡的土地上,一边感叹家乡的巨大变化,一边对照着脑海里残留的印象,寻找着儿时家乡的影子。穿村而过的那条简易的县级公路,是我们小时候去范家山中学上学的必经之路,原来是晴天漫天灰,雨天满地泥,现在早已扩宽并打上了水泥路,由于车流量大路面受损严重,正在进行扩建改造,改造后将铺上沥青路面,今年底就能竣工。全村八个村民小组十几个自然院落之间的村道,原来都是些羊肠小道,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儿时的我们由于家里条件差而买不起雨靴,只好踩着自制的高跷穿行在这些泥泞的村道上,一不小心就摔得满身泥泞。现在的村道不但已扩宽,而且通过自建公助的形式全部打上了水泥路,摩托车、小汽车可直接开进自家的堂屋,道路两边还安装了节能路灯,从前晚上打着火把或手电去串门的场景已成为历史。自来水、有线电视全部进户,垃圾实行了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原来秦砖汉瓦建造的那些房子,基本上被一栋一栋的红砖大瓦房所代替,特别显眼的要数那一栋栋装修得富丽堂皇的乡村别墅了,无论从外观装饰,还是从房间布局到室内陈设,都让我这个所谓的城里人自叹不如,羡慕不已。


在惊叹家乡面貌巨变的同时,让人更惊喜的还是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原来的畜力耕田、手工收割的落后生产方式,已被机械化作业所取代。现在插秧有插秧机,犁田有犁田机,收割有收割机,村民们只要一个电话,那些农机专业户就驾着专业农机轰隆隆地过来了,三下五除二就将平时要花上一周时间干完的农活替你干完了。得益于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的全面推广,原来种双季稻还吃不饱饭的村民们,现在都改种了单季稻,再也不用在烈日炎炎的盛夏里受“双抢”之苦了。特别是在国家推行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后,许多农民将自己名下的土地转包了出去,交由种植专业户集中耕作,自己则当起了甩手掌柜,过上了向往已久的城里人的生活。现在的村民们,用的是自来水,烧的是液化气,吃的穿的用的,坐在家里打个电话,马上就有人开着小四轮送货上门。城里流行的广场舞、健身操、散步、骑自行车等体育活动,在农村已是随处可见。特别是国家取消农业税后,又相继推出了种粮补贴政策、新农保、新医保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扶持新政,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缩小了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当城里人天没亮就起床,赶着送小孩上学,赶着挤公交上班时,勤快一点的村民们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走上田间地头,悠闲地打点着自家的菜地,懒散一点的也许正在蒙着被子做着春秋大梦呢!当城里人在为每天会不会买上抛光的大米,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注水的猪牛肉,为一日三餐的安全而忧心忡忡的时候,村民们却在吃着自家田里打下的稻谷碾出的大米,吃着自家地里种出的绿色蔬菜,自家栏里出产的放心猪牛肉,其乐融融地享受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带给他们的美好生活!农村,以前让人瞧不起眼的农村,正以她崭新的姿态,吸引着城里人的眼球。农民,过去生活在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向世人展示着中国新时代农民的风采!


站在儿时放牛常来的刘家岭上,望着岭下那红墙碧瓦的民居,四通八达的村道,春意盎然的田野,悠闲自在的村民,家乡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此时此刻,我既为家乡的变化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也为家乡的明天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虽然家乡在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中,与全国所有的村镇一样,也存在着土地撂荒、耕地减少、人口老化、发展乏力等一系列问题,但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已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推进,可以预见,以家乡为代表的新农村建设将会取得更大的成效,我们的家乡会变得越来越美丽!(2016年9月23日晚 

 

责编   何俊良       微信  LTWCHJL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