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尹仲隆:笃庆堂、荫家堂,都有108间房

 开心明智 2021-06-13

笃庆堂、荫家堂,都有108间房

尹仲隆

笃庆堂、荫家堂,都有百零八间房。

古宅故事奇又多,新编故事传四方。

流光岭的笃庆堂和杨桥的荫家堂都有108间房,两座豪宅曾经是地主庄园,我都有幸瞻仰过,我还在笃庆堂读了一年小学。

1953年,我在流光岭小学启蒙,启蒙老师是我大姐。流光岭小学设立在笃庆堂内,它是一个姓杨的庄园。在此之前,流光岭区公所和流光岭区粮站已经进驻笃庆堂。流光岭小学和流光岭区公所只占了笃庆堂西北部一隅,其余房屋皆被流光岭粮站所用。

笃庆堂占地三十亩,建筑面积一万三千平方米,比荫家堂多四千平方米。笃庆堂雕梁画栋、飞檐凌空、金碧辉煌,花台水榭、楼阁长廊、曲径通幽,很庞大,也很豪华。整个建筑用的石料不计其数,石础、石坎、石头窗、石头门框、石头围墙、石板晒谷坪等等,其中石雕是一绝!单正厅内那两条石雕长凳,由整块巨石雕琢,重两千多斤,雕龙画凤,不惜工时成本,厅内神台也全部用石料精雕细刻而成。堂屋前的阶檐上竖立着两根石柱,约两丈高,也是用整块石料凿成的,被打磨得光滑发亮,石柱和底下精雕细刻的石础,不知花了多少工夫和银子。石雕在正面墙上为多,有浮雕,有镂空。雕有龙凤、麒麟、仙鹤、不老松,还雕有一些故事。雕出的树木花草栩栩如生,人物鸟兽生动逼真。石梯、阶沿、天井的围边石都平整方正,雕刻着细细条纹……这些都是石匠用精湛的手艺经过漫长的时间刻磨出来的。

笃庆堂大小房屋一百五十余间,正屋108间。笃庆堂围墙包着围墙,天井套着天井,衖子通着衖子,走廊接着走廊,房间连着房间,八卦图迷魂阵一般,走进去就迷失方向。传说有个小偷在笃庆堂一间房子里吃、住了一年,庄园里没有人察觉到。

笃庆堂,人们都叫“天成屋”,是杨家四兄弟建成的。因为这个庄园建设速度很快——“一天时间就建成了”,实际上也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建成了这座庞大而奢华的庄园!犹如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速度”!“天成屋”,人们耳熟能详;笃庆堂,大部分人反而觉得陌生。

还有一种说法,笃庆堂又叫“天穷屋”,它始建于1921年(民国十年),房屋竣工的第二年即1922年,建笃庆堂的杨家四兄弟就开始贫困起来,其中三兄弟也相继短命离世。

解放后,人民政府将笃庆堂收归国有。后来,笃庆堂零零星星地被拆了,再后来笃庆堂荡然无存以至渺无踪迹。值得庆幸的邵东县还保留了另一个108间房——荫家堂,能够让人们有幸去瞻仰那个年代邵东地区的古建筑群。

    2016年清明期间,老同学舒爱环自武汉回邵东老家,在县城的曾经是同学后来是同事的杨景凯邀我和郭爱清、蒋华林、彭均轩等陪同远方来的同学。我们于县城小聚后又驱车游览了荫家堂。

荫家堂位于杨桥镇清水村,清道光三年(1823年)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百年古宅是作大米生意的申承述兄弟建成的。申家兄弟利用蒸水之便,舟楫运粮,贩卖全国。他们经营有方,后来发财致富,成为“宝庆三富”、湘中巨贾。

荫家堂确实是个好地方!地势好风水好。南向平坦,视野开阔,北面有凤凰山托靠。屋场前有口大池塘,池塘前阡陌纵横,蒸水在田野中蜿蜒流远去,再举目远望,兽脊似的佘湖山山脉与天际相连。

荫家堂成对称布局,建筑规模宏大。厅堂为风火山墙,南向为人字屋垛,四进十一横,为两层砖木混合结构。进深七十余米,面阔约一百三十米,占地近九千平方米,院内四条走廊呈并行纵横连通,有四十四个天井,圆木柱一百六十来根,共一百零八间正房,四十余间杂屋。正厅为申家公用祠堂,前设戏台,后置神龛,神台上悬“荫家堂”金字巨匾。祠堂两边对称五排房屋,墙体全部为青砖并由基脚砌到屋顶。厅堂为穿斗式木构架,其他为墙体支撑,分上下两层相连通。木栏走廊互穿斗架、檩、枋、柱、穿樑等用料考究,制作精细,雕刻精美,古朴风雅,属江南独具特色的清代大型古民居建筑……参观完荫家堂后,心头不禁涌出苍老、久远、古朴、深沉、内敛、厚重等一连串词汇来。快两百年了,虽然荫家堂处处显露出斑驳和沧桑,但竟然没有让人觉得有太多的破败和潦倒感,它风骨犹在、立地长存,不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阴流逝,社会变迁。家族兴衰,人去物渺,荫家堂住户的迁居,使很多房间空置了,但正厅里堆码着、排列着各种农具及棺材,便知还有不少人恋着老居,仍居住在此。

后来舒爱环打来电话给我们讲了个有趣的故事:荫家堂的一个后代竟是他在武汉家的邻居。他说,据申家后代讲:他的祖先是作大米生意的老板,三兄弟会经营,生意作到两广去了,发财后就开始在家乡建荫家堂。全中国解放时,申氏三兄弟害怕斗争,仓皇逃往台湾。有一个没逃走留在老家,结果被捉拿进监狱。县长没有杀他,不久后便死在监狱里。那申家后代还说,政府准备划拨巨资维修荫家堂。

听完故事后,我觉得这申氏后代说的可信也亦不信。可信,他没有必要冒称荫家堂后代;可信,政府拨款修缮荫家堂以保护国家文物,也应该是真的。不可信呢,申氏三兄弟始建荫家堂是1823年,邵东解放是1949年,那申氏三兄弟都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还能逃亡?还能被抓?这有一点不靠谱。

目前,荫家堂因有了新故事又红火起来!那就是电影《城市那边有座山》在荫家堂开机首拍。创作、摄制和剧组的进驻,让人们掀起一股“荫家堂热”。据说每天络绎不绝的群众涌入荫家堂,参观老宅风貌,观看剧组拍摄,欣赏演员表演,把沉睡的荫家堂热闹得如同街市……

我梦绕魂牵的家乡啊!真希望您像时下的荫家堂一样,融深厚的历史底蕴而兴旺发达;乘外来之机遇更加突飞猛进;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获丰硕之果;天天热热闹闹、年年红红火火,招八方关注关心,令世人心仪向往。

【作者简介】尹仲隆,退休教师,邵东县团山镇人, 1944年生。曾经有数十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全国多家刊物发表,多篇散文、特写、游记、新闻报道被报刊杂志录用;获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赛、张家界市宣传部及毛泽东文学院征文赛、《我与大众卫生报30周年征文》赛等奖项,著有《初中数学常见病诊治》、《初中数学解题指导》、《别了,那个年代》、《字迹足痕》等。退休后,成为网络一新兵,在博客上撰文一百多万字,长篇连载《情系故乡》被《博客日报》评为名博。

绿汀文萃平台微信号LTWCHJL1

顾问   Zss-Chian

主编微信   sdhjl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