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遵义会议后,长征红军彻底精简整编,大批机关兵补充一线战斗连队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1-06-13

编辑搜图

▲红军踏上长征路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主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苏区,进行踏上艰苦卓绝的长征之旅。由于事起仓促,主持中央工作和军事指挥的博古、李德等人,并未在广大干部群众中进行深入的思想动员,也并未作长途行军作战所必需的准备工作,结果足足8万余红军整日在山中的羊肠小道行进,拥挤不堪,速度缓慢,常常一夜仅翻过一座山坳。

编辑搜图

▲湘江战役

长征红军转兵遵义城

行军途中,大批民夫搬运着从根据地带出的大量物资和机器,有的是造枪械的车床,有的是印书报的印刷机,非常沉重,往往一台机器就要十多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抬。遇上道路坎坷,往往1个钟头也走不出半里路,加上沿途敌军的堵截和天上飞机的轰炸,给行军队伍造成了极大牺牲。截至渡过湘江,长征红军已经从86000人锐减至3万人,许多部队因为伤亡太大已经成为空架子。

12月11日,针对红军面临的危急关头,毛泽东紧急提议,放弃原定到湘西会合贺龙红二、六军团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省前进。随后,红军转兵西南,连克15日,长征红军占领贵州省黎平、镇远、施秉等地;次年1月2日,长征红军分别从回龙场、江界河、茶山关等地渡过乌江;7日,黔北重镇、贵州第二大城市遵义也被攻占,红军终于获得了一个短暂的休整期。

编辑搜图

▲遵义会议

红军精简整编,战斗力再提升

最初的几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改组了领导机构,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和在红军的领导地位,使得队伍能够在后来极其危险的情况下多次转危为安。为了适应今后的机动作战,遵义会议刚开过,红军立即进行了全面整编,各军团机关和直属队彻底进行了精简。以第3军团部队为例,所属第4、5、6师3个师整编为4个人员充实的团,即第10、11、12、13团,各师师部一律撤销,从师长、政治委员到连、排、班长层层下放,有的一线连队甚至当天就增加了数十名新战士。

经过重新整编的红军战斗力猛增。二渡赤水河后,红3军团第13团作为前卫直扑桐梓城,但在桐梓通向遵义的要隘娄山关遭遇了敌人,原来贵州省主席兼第25军长王家烈已经抽调4个团的黔军占领了这里。第13团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毫不怯战,反复冲杀,迅速占领了关口。随后,红3军团另外3个团赶到,于次日攻破娄山关天险,全歼数千守敌。

编辑搜图

▲红军轻装上阵

红5军团第13师37团在整编中也得到极大充实,整编不久就在阻击战中与川军装备最好的教导师遭遇,1个团对敌3个旅9个团,足足6天时间没能让敌人赶到娄山关、遵义一线增援,为红军主力歼灭黔军和吴奇伟中央军20个团提供了有利契机。

编辑搜图

▲大战娄山关

编辑搜图

▲红军阻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