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人皆知越王剑,却不知“中华第一剑”,中国出土的最早铁剑

 昵称73608243 2021-06-13

河南博物院馆藏有一把玉柄铁剑,是断成两截的残缺宝剑,这把剑温润光洁,玉质剑柄配以锈迹斑斑的铁质剑身。剑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属于短剑。它模样虽然普通,却是中国考古发掘中出土年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因此成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据说这把玉柄铁剑曾与盗墓贼擦肩而过,距离仅有六十厘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90年2月的一天,中国的传统佳节春节刚刚结束,河南省三门峡市公安局办公室突然响起了急促的电话声。电话那边传来一个中年男士的声音,他低声的说一群人正在郊区盗墓。

公安人员挂了电话火速赶到现场,果然发现有一群人正在盗墓,公安人员随即将他们全部抓获。接下来,为了查明被盗墓葬的情况,考古人员配合公安人员对盗墓现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在现场,考古人员看见一个南北长5.3米,东西宽3.55米,深约10余米,上方下圆的大坑。面对这个巨大的盗洞,考古人员寻思着道,洞下面会有墓葬吗?如果有墓葬,这群盗墓贼挖了这么深的盗洞,怎么还不见墓葬的踪影呢?

就在考古人员往下挖了三十厘米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他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墓葬完好的被封存在地下,也就是说这群盗墓贼和一座近在咫尺的大墓擦肩而过。

经过一个多月的挖掘与清理,专家认为这是一座中国西周末年至春秋早期的墓葬。考古人员清理出一套共八件的铜编钟,还有三百多件青铜铸造的礼器和兵器,以及大量的车马器、工具、象牙器等等。还发现了数量众多层层叠叠的精美玉器。墓主人身上还有一件以丝绢串联的精致腰带饰,陪葬器物种类繁多,放置有序。丰富的陪葬器物,让考古人员目不暇接。但是让考古人员不曾想到的是,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

在椁室东南角,距离盗洞底部向下仅仅六十厘米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龙正发现一块方方正正的美玉晶莹剔透,大约两厘米见方,中间有个小孔嵌着绿松石。在玉的尽头挖到了一块铁疙瘩,还有一部分镶在玉器里面。

这座墓葬出土的器物都是以青铜器为主,那个年代怎么会有铁器呢?

王龙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考古队队长江涛这时也走了过来,他仔仔细细的看着这一块黑乎乎的疙瘩,信心满满的说这就是铁。

这个铁疙瘩整体已经断裂,但中间还是有很细的部分连在一起。铁锈上还能看到丝绢包裹后留下的痕迹。铁疙瘩的锋端插在棺椁底部,正是这个原因,锋端得以完好保存,可以看出它是剑的剑锋。

这也让铁疙瘩的身份明晰了,原来连着美玉的铁疙瘩是一把玉柄铁剑。因为他直立倒插在棺椁里。考古人员从上至下挖掘时,才不知他为何物。

这把玉柄铁剑剑柄剑身铜芯三部分,是用不同质地的材料相互嵌接组合而成的复合制品。剑柄是由和田青玉制成,玉质细腻温润方法。剑身为铁质已锈蚀 残断,在外面包裹有丝织品,被盛装在精心制作的牛皮剑鞘内。牛皮剑鞘缝合的针脚仍然清晰可见。在剑柄与剑身之间的中心部位,以窄条带状铜芯相连接。

由于在地下埋藏时间长以及受到挤压,剑身已断为两截,剑鞘也因锈蚀与剑身联合在一起无法剥离。

西周时期正处于中国的青铜时代,当时无论是铸造礼器还是打制兵器基本都是使用青铜作为原料,玉柄铁剑的出现更加让人们觉得墓主人身份非同一般。那么墓主人到底是谁呢?

在之后的随葬器物清理中,考古人员在领略集上的铭文中辨认出“虢季”的字样,终于揭开了这座大墓主人的身份之谜。从墓葬的形制和规格等方面判断,这是一座虢国国君墓。这个名叫“虢季”的人就是西周晚期虢国的一位国君,这把玉柄铁剑就是他的佩剑。

虢国用铁器铸造兵器,不仅是象征的生产的进步,更向世人昭示着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军事的强盛。

以往的考古研究认为,中国的人工冶铁技术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的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这把西周晚期玉柄铁剑的发现,被证实是中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


将中国人工冶铁的历史提前了近二百年,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它因此也称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