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产品销售详解平安5月保费 $中国平安(SH601318)$ 平安21年前5个月的保费情况呈现一个特...

 剩矿空钱 2021-06-13

平安21年前5个月的保费情况呈现一个特点:前高后低,开门红好,过年后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一大原因是来自于产品销售端。

我把平安的主要产品分为三大板块:年金险为代表的理财险、寿险、重疾险。我们对这几种产品逐一来进行分析,看看3、4、5月份是什么拖了后腿。

一.年金险。年金险是一种保本、几乎保息型理财型保险,同时具备很多特殊功能,例如债务隔离、婚姻财产隔离、避税、养老、防止挥霍。年金险的竞争产品主要是银行理财,目前银行理财打破刚兑,上不保息、下不保本。年金险的长期投资收益和原来的银行理财不相上下。当下,年金险相对银行理财有一些局部的优势,更适应了很多对特殊功能有需求的家庭。

从21年平安开门红情况来看,主打产品年金险的销售非常火爆(上千万的保费大单很多),这就是平安开门红保费好的一大原因。

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年金险未来有非常好的成长空间,这个产品目前销售没有问题。

二.寿险。寿险的优势是定向传承的同时还能增值,同时他还具备婚姻财产隔离、债务隔离、防止挥霍、税务筹划、妥善代持等一系列附加功能。寿险的竞争对手是信托。但信托由于有净值波动,回报不稳定。寿险的长期发展也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能力密不可分,长期看,市场需求还是不错的。上半年寿险的收入需要从中报里来找,目前找不到数据。

三.重疾险。健康保险包含两种:重疾险以及医疗险。医疗险目前主要是百万医疗险和惠民保。重疾险和医疗险互相不能代替,各自有各自的作用。重疾险是给付型保险,医疗险是住院报销型保险,两者定位不同。一个人,如果得了大病,先得医疗险报销一部分医疗费用,还得用重疾险补偿工作生意损失、养病护理的费用、甚至支出医疗险报销不了的部分。所以一个人合理的情况应该是重疾与医疗险都配齐。

医疗险的好处是年轻的时候保费比较便宜,缺点是交一年保一年,想要长期保障必须交到死亡,年老后医疗险保费非常高,是年青时候的十倍以上,短期医疗险中途一旦出险,后续再买就是带病体投保,也就是买不上了,保障就会中断。但是,对于很多条件一般的家庭,由于收入限制的原因,他们会优先考虑买医疗险,毕竟年轻的时候医疗险保费比较低。而平安的客户群涵盖了所有的群体,中产以上当然会把重疾险和医疗险都配齐。同时疫情后也确实存在了一部分收入不稳定、低收入群体优先购买百万医疗险和惠民保。疫情是平安重疾险销售的不顺的一个原因。

另一个重疾险销售不顺的原因是由于平安现在改革期,大力度裁减代理人。我们知道2015年以后扩张代理人,代理人的自保件主要就是重疾险。而现在平安改革期代理人数量大幅度下降,重疾险的自保件也在减少。

结合以上三个产品的分析,我们发现平安今年的保费情况是开门红年金险卖的好,后续重疾险接力少差。同时,2020年4、5月份基数过高也是原因之一(去年为了保上半年业绩,在疫情下做了很多销售工作,使得去年45月份同比都没有下降)。

平安今年是改革项目落地年,改革项目的落地是需要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的。不可能把培训和销售全部兼顾上的。今年平安关键的事是改革项目落地落好,新业务价值的目标是正增长,目前看新业务价值还是增长的,实现全面目标应该不算太难。

我们作为投资者该怎么办?我作为投资者喜欢看的远,平安这两年新业务价值在谷底,未来随着代理人捋顺,医疗养老项目的发展,新业务价值大概率会有不错的增长,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要做的就是持仓度过这样的低谷期,每个公司在发展历史上都会有低谷期,你不可能来回换来换去的还能赚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