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妈妈的崩溃, 揭露了家庭教育的四个真相

 云语禅心 2021-06-13

“我现在最害怕的,就是自己的孩子。”

微信群里,一个濒临崩溃的妈妈写道。

说起她上初二的儿子,她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最近儿子的性格变得特别的古怪,极难相处,但凡有一点不高兴,就甩脸色,门一摔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喊他吃饭也不出来。

她们夫妻两人变得小心翼翼,说话压低声,走路也是轻手轻脚,生怕哪句话说得不对了,就惹怒了儿子。

回忆起从前,她说:儿子以前非常的懂事,也很听话,我们说什么,他听什么,特别的乖巧,也格外招人喜欢。

最后,她感叹道,我真的不知道我的儿子怎么了?我们两个人这么辛苦的把他养大,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了?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这个妈妈的话,引发了一众家长的感叹:

是啊,孩子大了,真像是变了个人,我都不认识他了。这么多年拉扯他长大,结果,唉,一头白眼狼。我真后悔,当初就不该生下他。

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问题的同时,都是想办法去纠正他们,但效果往往很不理想。

其根本,就在于家长们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

李玫瑾教授说过:孩子的问题往往都是成年人造成的。

我们在注意到孩子问题的同时,也要将目光转向自己,看看我们是不是做到了一个合格的家长。

养育出优秀的孩子,我们要做到这四点:

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意思是说,要先学会做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好了,行有余力,才能去学习更多知识。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成长为善良、有担当的孩子,我们也总是倾尽全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一点:育儿先育己。

最好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影响。正如杨绛所说:

好的教育不是被动受教,而是启发学习的自觉,在不知不觉中受教,家风对于孩子的影响,便是如此。

一代文学大师林语堂的父亲林至诚,是一个乡村牧师,家境贫穷,但生性乐观、活泼有趣,对生活充满热爱。

林语堂曾经评价父亲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派,敏锐而热心,富于想象,幽默诙谐。”

林至诚性格平和,热心助人,爱打抱不平,经常帮助村民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父亲的乐观、热心、善良、胸怀深深的影响了年幼的林语堂。

点击加载图片

逐渐长大后林语堂,成长为了和善、有爱、自尊并且懂得尊重他人的一代文学大家。

并且,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豁达的因子,他说:

人之所以伤心,是因为看得不够远。未来没有来临之前,怎么知道现在所谓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

温暖的家庭,能滋养出心中有爱的孩子。

而家长的修养,则能养育出有教养、有责任、眼中有光芒、心中有大爱的孩子。

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好的父母是孩子向世界出发的起始点,为孩子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奠定了底色。

父母好修养,让孩子从一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颜氏家训》中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我们对孩子的爱,可以无条件,但一定要有原则。

原则,是我们给孩子划定的红线,是孩子的行为准则,也是照亮孩子未来人生之路的一盏明灯。

父母有了原则,孩子必然会有规矩。

规矩,除了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加优秀之外,在很多时候更是生命的底线。

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的小女孩维露卡,家境优越,刁蛮任性,无视规则。

点击加载图片

她喜欢工厂内的松鼠,很想要一个。但是,这些松鼠不对外销售,工厂老板拒绝了她的要求。

维露卡很不高兴,丢下一句话:你不给我松鼠,我就自己去抓。于是,她越过护栏,跑进去,自己去抓松鼠。

孩子的爸爸站在护栏外面,提醒她要小心,但是,并没有上前制止。

最终,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被激怒的松鼠把维露卡当作了坏坚果,围过来对她发起了攻击,把她当作垃圾扔进了垃圾滑槽中。

引发危险的,不是愤怒的松鼠,不是她自己的骄纵,而是父母无原则的宠溺。

教育界有这样的一句话:那些长大后没出息的孩子,有80%的原因是小时候家长对他们太过于千依百顺。

有的父母也会给孩子制定规则,但只要孩子一哭闹,他们就立刻妥协,作出让步。

但其实,孩子的哭闹,又何尝不是对父母的一次试探?一旦他们发现父母可以轻易的让步,那下次,他们又可以用眼泪和哭闹来逼迫父母。

只有父母坚持原则,孩子才能认真遵守,成为一个有规则的人。

真正深爱孩子的父母,心都有点硬。他们懂得,“凡出言、言必行、行必果”,才是最绵长、最深远的爱。

格局,是一个人精神上的基本架构,它昭示着一个人的胸襟气度,也是一个人内在神的直接反映。

那么,格局到底是什么呢?黄静洁在《父母的格局》中,是这样定义的:

有高度的视野,有广度的胸怀,有厚度的理想,它代表了三个维度,即高度、广度和深远度。

父母的格局有多大,站的有多高,决定了孩子未来能走的多远,能飞的多高。

当你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期待,进行了更多的尝试,对努力有了更忠诚的信仰,你就拥有了足够的底气,去引导孩子阔步迈向更加宽广的未来。

美国生理学家阿瑟·亚顿,是现代心血管生理学方面的奠基人。他是世界顶尖的哈佛大学的医学博士,主攻心脏外科,前途似锦。

但是,很不幸,在培训的最后一年,他感染了骨髓灰质炎病毒,导致瘫痪。

于是,他开始转攻心血管研究方向,经过苦读,撰写了被西方医学界视为生理学圣经的《盖顿生理学》。

他一共生育了十个孩子,对孩子,他没有强求他们和自己一样从事医学专业,而是顺从孩子们的兴趣,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探索。

平时,他和孩子们在一起,会天南海北的聊所有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情。

他告诉孩子,生命的质量不仅仅是身体的完整,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而在于亲自动手去接触万事万物。

困难与残疾只是暂时的,生命可以通过很多不同的途径来使之得到延伸。

他的自信、坚强、乐观感染了孩子,孩子们以父亲为榜样,奋发努力,终于成就了“一门十子皆名医”的佳话。

父母的格局,就是孩子成长的充足养分,它能丰盈孩子的骨血,坚定孩子的意志,让他们自信满满、乐观开朗的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磨难,跳出最绚烂的舞步。

曾经看到过一位妈妈写给孩子的信,很受感动,信中,有这么几句话:

读书的人生不一定不苦,但不读书的人生一定很苦;别居于一隅,多走南闯北,才不会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生锈、发霉;别因为物质条件束缚自己,精神世界也会是受益一生的财富。

孩子的世界很宽广,他们拥有很多的人生选择,每一条路,都会通向灿烂的明天。

现在,很多家长会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学习上,认为学习好、成绩好,才是唯一的出路。

也因此,他们拼尽了全力,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做各种练习题,培养各种兴趣,要求孩子一定要努力争第一,做全班最优秀的那个孩子。

背负着父母重托的孩子,脸上没有了笑容,眼里没有了光芒,他们失去了孩子应有的灵性,他们的童年,被束缚了。

真正有远见的家长,会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尽情地发挥想象,顺应兴趣,多触角、多角度的接触世界,同时给予孩子最丰厚的尊重和呵护。

这样被富养着长大的孩子,一定是内心最丰盈的,情感最丰富的,内心最踏实的。

高晓松,从小接受的是“博雅”教育,父母不强制他成绩好,而是充分尊重他的兴趣,给他最大的空间。

有了女儿之后,他也同样的教育孩子。

女儿喜欢骑马、射箭、瑜伽、弹琴,他都支持,对孩子的一切,他都绝不打扰,让孩子自由且自然的长大。

点击加载图片

在家里,孩子被授予“家庭事务投票权”,对于家里的事情,可以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

当孩子取得了一点成绩时,他就拼命的夸孩子,让孩子有自信,然后会为了夸奖,而不断的提升自己。

有远见的父母,给孩子的,除了当下,更是未来。他们给孩子铺设的,是一条长长的、宽阔的、阳光普照的大路。

莫言说:

每个人从生下最早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我觉得身教重于言传。

你生活在这个家庭里面,你的长辈、你的亲人,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生工作、对待他人,我想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爱孩子,是家长的本能,而做一个有修养、有原则、有格局、有远见的父母,用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引导孩子不断前行,则是一种大智慧。

努力做更好的自己,我们的孩子,有一天,也会骄傲的说:

妈妈,长大后,我终于成了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