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漠里随处可见的西瓜,为何再渴也不要吃?这样回答能得100分!

 地理那些事 2021-06-13

关于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芒种,我国有句谚语叫做“芒种忙,麦上场”,说的就是芒种时节我国小麦主产区迎来夏粮集中收割期,各地冬小麦陆续开镰,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然而,芒种已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随着太阳直射点逐步向北回归线靠近,我国各地的气温也是显著升高。为了适应越来越炎热的天气,各地除了饮食方面逐渐偏向清淡外,在炎炎夏日里消暑类的食物、饮料也日渐畅销,其中西瓜就是最佳的消暑瓜果之一。

现在的大街小巷,几乎都能看到西瓜贩子卖瓜的身影或者听到卖西瓜的吆喝声,品种有海南黑美人、宁夏石头瓜、麒麟瓜、花皮无籽西瓜、陕西大荔西瓜、特小凤西瓜(原产我国台湾省,90年代后引入大陆)、新疆西瓜等。

我国幅员辽阔,且背靠亚欧大陆、濒临太平洋,季风气候明显,大部分地方都适合西瓜种植,加上我国已经开通了鲜活农产品公路运输“绿色通道”,促进了鲜活农产品的跨省市流通。

我国是世界上西瓜种植和消费量双第一的国家,以2020年国内的西瓜产量为例,年产量已超过8000万吨。排名前十由高到低的省(区市)分别是:河南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省、河北省、湖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北省、陕西省,其中河南和山东的产量均超千万吨,河南更是达到了1716万吨,稳坐“头把交椅”,相当于每5个西瓜就有一个产自河南。

西瓜是葫芦目葫芦科南瓜族西瓜属下的成员,属于一年生蔓生藤本,其茎、枝较为粗壮。关于西瓜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西瓜的原种可能来自非洲,因为西瓜最早出现在五六千年前神秘的古埃及壁画上,以金字塔为友,以埃及艳后为伴,一代传一代无忧无虑的生活在非洲高原上。

后来“西瓜”一路向北到达欧洲,并先后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并且向全球“出征”的脚步从未停止,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西瓜在传入中国之前且没改名的时候叫“寒瓜”,并且由于西瓜是从西域传来的,故而称之为“西瓜”。

另一种说法认为西瓜源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相传西瓜在神农尝百草时被发现,原名叫“稀瓜”,意思是肉稀水多的瓜,但后来传着传着就读写成了“西瓜”。

不过以上两种说法,西瓜的原生地在非洲的说法较为流行,因为1857年英国传教士在非洲南部发现了野生西瓜群落,这恰好佐证了西瓜原产于非洲的说法。

西瓜的品种甚多,因此在西瓜的大家族中,有一些品种的耐寒性能非常强,因此可以在干旱半干旱地带甚至是沙漠边缘生存,例如新疆的昌吉、吐鲁番盆地等绿州都有着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尽管这里气候干燥、降雨稀少,但由于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高山冰雪消融成为农作物宝贵的水源,昼夜温差大则为瓜果的糖分积累创造了温度条件,这也是为什么新疆虽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离海洋甚远,大陆性气候极为明显,却还被称为“瓜果之乡”的原因。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沙漠地带旅游探险,体验那里的别样风情。但是我们都知道,沙漠地带气候干旱、环境恶劣,尤其是多风沙很容易迷路,一旦缺水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不过在沙漠有的低洼地带,那里比较潮湿,有可能会见到一片西瓜地遍地都是“西瓜”,这对于在沙漠中缺水的人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露”,用西瓜来解渴也是非常不错的。但是笔者以为,这种“西瓜”千万不要摘,也更不要吃,因为这种西瓜与我们平时见到的又红又甜的西瓜根本就不是一个品种,它实际上是一种“药西瓜”。那么什么是药西瓜呢?

西瓜按照用途来分,可分为食用西瓜、饲用西瓜、药用西瓜三大类,食用西瓜我们很好理解,就是种出来供大家吃的;饲用西瓜就是用来喂牲畜的,这种西瓜在非洲比较多,瓜瓤不是很红,也不怎么甜;而药西瓜就是一种带有毒性,不能食用的西瓜。

我们平时吃到的食用西瓜是由野西瓜驯化而来,它也是人类驯化较早的一种植物(食物),经过数千年的培育,无论是西瓜的含糖量,还是口感等都越来越适合人类的需要,并且现在人们还通过回交育种、基因编辑等技术,培育出了无籽的、耐盐碱、耐虫害的西瓜,甚至还培育出了方形西瓜、心形西瓜等“颜值”很高的西瓜。

而沙漠中生长的药西瓜,它的外形与食用西瓜长得非常相似,且同为葫芦科西瓜属下的植物,因此很容易让人上当受骗,但是它与西瓜却有着根本的区别。

一是将药西瓜切开或砸开之后,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沙甜多汁,而是含水分极少的海绵状白色果肉,看上去与老葫芦瓤差不多,因此也被称为“药葫芦”。

二是药西瓜含有一种具有细胞毒性的葫芦素,误食之后轻则出现呕吐、腹泻、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则可能造成肾衰竭直至死亡,因此也被称为“毒西瓜”。

不过前面讲到,这种“毒西瓜”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只需要一点水就能生长,一般偶见于沙漠地带,如果在缺水的情况下误食了,即便是致命性不强,恐怕呕吐腹泻等症状也会让你过度失水,同样非常危险。

药西瓜之所以瓜瓤含水量非常小,且又具有毒性,这主要是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关。由于药西瓜所生存的沙漠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无法提供足够的水源,因此在进化的过程中瓜瓤就会成白色果肉般的海绵状,并且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防止其它生物破坏,于是就产生了有毒性的葫芦素。

因此笔者在此提醒大家,在野外一定不要尝试去吃那些不曾认识的瓜果,因为要当这样的“吃瓜群众”是有可能要付出生命代价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