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宋詞一闋之永遇樂。

 良辰美景奈何天 2021-06-14
宋詞一闋之永遇樂。





女詞人李清照的一闋「永遇樂」開始一句「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讓人立刻就想起來《人間詞話》裡的一句話了,——「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霍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當然,「永遇樂」應該可以劃進去大家之作的罷?至少起首一句「落日熔金」已經讓多少人感慨不已了。當然,記得我當初第一次看見這闋詞的時候,只對這第一句印象深刻。是喔,「落日熔金」多好!只四個字就將一個無限瑰麗的夕陽美景幾乎寫盡了!但是哪時候也只限於這四個字了,後邊女詞人又說了一點啥倒是沒有在意,當然是那時候太年輕了,不能夠體會出來「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的淒涼落寞。現在看,多少有了感觸,也能夠說出一點什麼了。——

 

永遇樂   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熔金 一作:鎔金)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李清照給我的感覺是,她寫詞,不寫便罷,一旦寫必定落筆不凡,這一闋「永遇樂」依然是這樣,起首句「落日熔金,暮雲合璧」立刻就抓住了人的眼睛,也就是王國維先生說的「其寫景也必霍人耳目」。只是,這樣好的夕陽底下,女詞人的「人在何處」是自問是問人?沒有人知道,好像自這闋詞出來人就在猜測女詞人是寫自己呢還是在寫她牽掛的人。寫自己是哀嘆自己躲避戰亂飄落南方的孤苦,寫他人是對親人的掛念擔心,但是不管是哪一個,一句「人在何處」都告訴出來女詞人的心境是憂傷的,與她筆下那瑰麗的夕陽晚景恰好成了一個顯明的對比,也愈發勾出來了人的愁緒了。而接下來的兩句都和起首句差不多的句型結構?——「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都是寫景加一個疑問,雖然她沒有用到問號,或者說是後來的人沒有為她加上一個問號,但是卻明顯帶著疑問的感覺,而這樣的問也好反問也罷,都更加讓人感受到了女詞人心裡的一份悽楚,尤其是「次第豈無風雨」就更明顯了,將元宵佳節裡融合天氣的好心情一下子變得黯然起來,於是,自然而然的就將上片結束在了拒絕朋友的邀約上了,「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當然,也愈發給了讀詞的人一種孤苦寂寞的伶仃感受。女詞人不是沒有酒朋詩侶,而是她不想跟他們一起出去暢飲作詩,雖然是這樣的良辰這樣的美景以及這樣的熱情,她選擇的卻是自己的獨處。

 

為啥要選擇自己一個人度過這樣一個充滿了不盡歡樂的元宵佳節呢?女詞人並不急於立刻回答,而是先給讀者描繪了曾經這個節日的盛況以及那辰光的自己和女伴在一起相伴遊玩時的嬌美與快樂,——「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是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多麼美!閉著眼睛想像一下,立刻就有幾個語笑嫣然嬌俏活潑的影子在眼前晃動起來了。元宵節是古時候最歡快的節日,因為那一日是所有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可以不受約束的出門觀燈遊玩吃好吃的,是最肆意暢快的日子。當然,也是青年男女之間暗香浮動的日子。元宵節,成就了多少好姻緣?只怕數不過來罷?只是,女詞人回憶中的中州盛日裡的元宵佳節只屬於她和她的閨蜜,有沒有少年郎?沒有看見他們的身影,但是想來那樣嬌美的「鋪翠冠兒,捻金雪柳」定然是非常吸引人的。而這樣的美麗又歡快如何不令人留戀呢?只是愈留戀愈悲傷,女詞人接著兩句簡直就叫人不忍猝讀了,——「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哎呀!原來拒絕了香車寶馬的酒朋詩侶是因為憔悴的風鬟霜鬢呀!這已經叫人心裡難過起來,更不想結句愈發勾起來人的傷心嘆息了:「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太強烈的對比往往更震撼,怪不得據說南宋著名的詞人劉辰翁會每誦此詞必「爲之涕下」了。李清照真是厲害!淡淡的語調裡卻將肆意歡樂與孤獨淒清的強烈對比展示在了人的眼睛裡,愈發讓人感慨。真是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