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斌评诗|陈先发诗歌简评

 山间溪流阅览室 2021-06-14

(撰稿:刘斌)

刘斌评诗|陈先发诗歌简评

“诗人陈先发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将纯粹抒情推上诗坛顶峰,赢得了广泛的赞誉。2005年《前世》的出版却让人发现,陈先发依然走在当代汉语诗歌实验的前列。陈先发近十年的诗歌创作,最引人瞩目的,是一种儒家式的悲悯情怀的突显。他告别了早期天才少年式的纯粹抒情,低下头来,关注并担当大地上的苦难与悲辛。他多年来在寂寞中的探索,为中国当下诗歌的版图提供了一种新的写作可能。”这是陈先发在2006年获“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时的推荐评语。十一年后,陈先发斩获华语传媒大奖。颁奖词写道:“陈先发的作诗之道,重修辞,亦重哲思。日常生活的艺趣,暗藏生命的忧思;古典意象的重写,映照现代的魂魄。俭省的用词中,不乏细腻与心裁;沉静的情感里,也有悲怆和痛惜。他出版于2016年的诗集《裂隙与巨眼》,诗风繁复、多义,心向传统时,终古虽远,读之如在眼前,而更多的时候,他则以先锋意识来锻造语言和提纯精神,新意昭然。这种新旧杂揉、古今并置、温和中透着锐利、怅惘中渴望超越的诗艺,在当代诗界并不多见。”应该说这两段话还是概括了陈先发诗歌创作的一些特点和贡献,为人们理解与阅读陈先发诗歌提供了一些参考与借鉴。

早年的陈先发诗歌虽也多抒情诗写,但已显露出其一些特有的艺术气质和言语特点。在以《与清风书》为代表的那些诗作里,人们清晰地读到其鲜明的儒学思想、浓郁的徽派地域文化气质以及对言语运用的敏感与沉迷等等。与当时一般的抒情诗相比,陈先发的这些抒情诗虽也是线型抒情,但已具备比较丰满浑厚的特质。不多久,陈先发便开始锐意求变了。事实上,当时的诗坛也在变化。那就是综合式诗写的提出与探索。一大批诗人走的是口语叙事,是各种诗写技巧或方法的综合运用。现在回过头看,许多诗人显然将手段当成了目标,或者是为口语而口语,或者是为综合而综合。陈先发则从一开始超越了这些,他想得更深看得更远,他追求的是更本质的东西,即诗写的有效性。他认为只有复杂的诗写才能写出这个时代的亦即诗人内在自我的复杂性。而这就远远不是简单的综合所能奏效的了。

陈先发的复杂诗写首先表现在诗歌的层次建构上。在以《丹青见》为代表的优秀诗作里,他的诗写努力建构了丰富的层次并使之呈现出开放性结构,“让日常生存所覆盖的种种困境在语言运动中显现出来”(先发语)。这就一举超越了线型的诗写结构或者简单的综合诗写的表层化、平面化。其次,为了达到这种复杂式诗写的有效性,他不是贴近现实,而是尽可能地与现实疏离或悖谬化。他可以说是深得禅宗公案与庄子散文言语之精髓。越是他要说的,越是以不说或者“言他之说”来表现,这既增加了诗语的陌生化,实现了艺术的间离效果,同时也有效地召唤了读者参与,无形之中扩大了诗歌的艺术内涵。所以,在他的诗歌里,人们常像读禅宗公案那样,是需要放下、慢下与顿悟的,有时甚至遇到一些“钳锤棒喝”这类的“恶辣语言”,实则背后深藏着的却是无限慈悲……因此,读他的诗,确乎需要一点禅思与悟性;他的诗语又像庄子,常读到貌似的“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实则是诗人想象的大胆奇崛,用语的超凡脱俗以及对习惯语境的出入、穿越与颠覆……。再次,为了达到复杂诗写的效果,使“明晰的形象应尽展其未知”,陈先发可以说是调动了一切积累与手段,他从戏曲、书画、中西哲学、美学甚至是训诂学方面汲取营养或灵感,大到结构的总体把握小到一个词的词义延伸、假借与象征,无不苦心经营。什么是语言的炼精术?这就是诗歌的语言炼金术。在看似无序的表达背后,是一切皆有说法,一切自成系统或者就是一个自足的天地,只不过,陈先发深藏了他那个神秘莫测却又是确凿无疑的源头。

陈先发这样的诗写,无疑是有难度的诗写。而需要指出的是,他绝不是单纯地为难度诗写而难度诗写。将之放在整个现代汉诗的大语境里考察,就会发现其志向的远大。他在坚持难度诗写的过程中,不断突破与超越,既突破超越汉诗大语境也突破超越自己诗写的技术阈限,尝试并探索现代汉诗创作的新的可能性,并在这种尝试与探索中,建构起属于他自己的诗学标准,尝试着真正成为自己诗歌王国的立法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陈先发和他的诗写努力,是自觉地承担起建构与西方诗学平等对话、相互阐释与关照的,拥有自己独特思维品质与尊严的本土诗学的历史重任。而我们说无论是诗人的诗歌标准抑或是本土诗学建构,绝不是诗人更不是理论家或学者的坐而论道或纯粹的理论设计与建设,它的关键或者说根本,取决于诗人天才的思想高度与创造性的写作品质,取决于诗人诗写生命独立、博大而卓越,取决于他在诗歌创作中对标准的不断探索与突破,那样一种持久性与有效性的创作实绩。或许可以这样说,此种大任之于陈先发等极少数的几个当代诗人,既有他们个人努力的因素,但因了一种风云际会的机缘与巧合,是历史的选择与垂顾。

上述的描述只是对陈先发的诗歌作简单的梳理,疏漏在所难免。事实是有关陈先发,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评论与研究应该说还比较薄弱。布罗茨基曾这样评述过曼杰施塔姆,布罗茨基说:“他比任何一个人都更是一位文明产生的诗人,他对那给予他灵感的东西作出了贡献”,他的诗是属于他自己的“一个人的文明”。我以为这样的话用在陈先发的身上也完全是适用的。

刘斌评诗|陈先发诗歌简评

诗人简介及代表作

陈先发,1967年10月出生,安徽桐城人。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著有诗集《春天的死亡之书》(1994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前世》(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写碑之心》(2011年,长江文艺出版集团),长篇小说《拉魂腔》(2006年,花城出版社)等。曾提出诗歌主张:“本土性在当代”与“诗哲学”。2005年曾组建若缺诗社。曾获奖项、被媒体和文学研究机构授予的荣誉有“十月诗歌奖”、“十月文学奖”、“1986—2006年中国十大新锐诗人”、“2008年中国年度诗人”、“1998—2008年中国十大影响力诗人”、“首届中国海南诗歌双年奖”、《作品》中国长诗奖、复旦诗歌特殊贡献奖、首届袁可嘉诗歌奖等数十种。作品被译成英、法、俄、西班牙、希腊等多种文字传播,并被选入国内外多所大学的文学教材。

代表作品有短诗《丹青见》《前世》,长诗《口腔医院》《白头与过往》《姚鼐》《写碑之心》等,长篇哲学随笔《黑池坝笔记》等。

◎丹青见

桤木,白松,榆树和水杉,高于接骨木,紫荆

铁皮桂和香樟。湖水被秋天挽着向上,针叶林高于

阔叶林,野杜仲高于乱蓬蓬的剑麻。如果

湖水暗涨,柞木将高于紫檀。鸟鸣,一声接一声地

溶化着。蛇的舌头如受电击,她从锁眼中窥见的桦树

高于从旋转着的玻璃中,窥见的桦树。

死人眼中的桦树,高于生者眼中的桦树。

被制成棺木的桦树,高于被制成提琴的桦树。

◎前世

要逃,就干脆逃到蝴蝶的体内去

不必再咬着牙,打翻父母的阴谋和药汁

不必等到血都吐尽了。

要为敌,就干脆与整个人类为敌。

他哗地一下脱掉了蘸墨的青袍

脱掉了一层皮

脱掉了内心朝飞暮倦的长亭短亭。

脱掉了云和水

这情节确实令人震悚:他如此轻易地

又脱掉了自已的骨头!

我无限誊恋的最后一幕是:他们纵身一跃

在枝头等了亿年的蝴蝶浑身一颤

暗叫道:来了!

这一夜明月低于屋檐

碧溪潮生两岸

只有一句尚未忘记

她忍住百感交集的泪水

把左翅朝下压了压,往前一伸

说:梁兄,请了

请了

(系列诗评,未完待续……)

刘斌评诗|陈先发诗歌简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