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解决“寒湿之夏”痰湿脾虚就用3招!第一消食、第二祛湿、第三最重要!

 百草益寿 2021-06-14

脾为后天之本,脾虚百病起。中医认为:脾为中土,主斡旋心、肝、肺、肾四脏。一旦脾胃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其他五脏,百病尤生。当脾胃功能失常之后,水湿停聚,阻碍气机,它濡养周身脏腑的能力也就会有所下降,因而很容易出现泄泻、水肿、乏力、消瘦、腹胀等病症。


“湿”到底从哪里来?导致“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环境因素,二是由于脾气不足,脾虚生湿。

01 环境因素

要知道,夏天是最易在体内产生湿气的季节,由于本身天气的炎热,加上近期的雨水较多,闷热湿热会与寒湿交织出现。少阳相火+太阴湿土,太阴湿土司天,这种季节就会使脾胃难运化,体内容易产生湿气。

02 脾气不足,脾虚生湿

中医认为:劳则气耗。很多人由于生活不规律,加精神、体力等方面劳倦过度这些情况都会伤脾。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体内湿气是因为肝郁引起。主要是长期生闷气、情绪差所致,导致肝木克伐脾土。就好比很多人在生气时是没有食欲的,即使吃了也是食之无味。

湿气重的人就像穿着一件湿透的棉袄,浑身不适。所以针对脾虚的情况,一定要了解具体的病症因素,因为脾为湿困,湿又分为寒湿、湿热,两种表现完全不同。

  • 湿热的人往往舌苔黄腻

  • 寒湿的人往往舌苔白腻

 
如果以上两种情况跟自己都不搭边,而是表现为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就应该补气养脾,让脾胃正常的运作起来。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调理:

01 消积食


消积食就像把嵌在轮胎里的泥清除掉,中医常用焦三仙、保和丸来消除体内积食。

  • 焦三仙主要用于面积,肉积,刚开始不消化的时候。

  • 保和丸多用于有胃胀,腹胀的,有积食内热的。


对于消积食两者针对的情况不同,大家不要混淆。
 

02 化痰祛湿

消积食之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化痰祛湿,补脾气。而补脾气最常见的方子就是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的四君子汤,这个方子来源于中医健脾的基础方。


此外还有著名的祛湿方参苓白术散,就是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加了一些祛湿的中药,比如白扁豆、山药、薏苡仁。补中益气丸,也是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升举阳气的药,比如黄芪。

所以到了这里,大家会觉得就结束了,但其实更重要的也常被忽视的是第三点。
 

03 疏肝解郁

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吃了以上的中成药,还有配合方剂,但还是无济于事,效果不明显。那是因为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通过疏肝解郁来调理脾胃问题的重要性,其实最大根源不在脾胃,而是在肝,在情绪。

通过疏肝解郁,才能达到理气健脾的效果。因为肝是人体的“将军之官”,而脾为人体的后天之本。疏肝解郁可以通过老中医自拟方,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逍遥散化裁而来的方剂来帮助疏肝健脾。

  • 当归、白芍益阴柔肝
  •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
  • 贝母、乌药、柴胡,顺气开郁、条达肝气
  • 甘草调和诸药
  • 诸药合用,肝脾同治。
 
本方可根据不同体质表现的病症加减化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