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节】粽香万里,这些最传统的端午习俗,你不可不知!

 qk缘园 2021-06-14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图片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图片 

端午是一个传统而重要的节日,节日风俗也十分多样,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很多地方习俗都不大一样,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

 吃粽子 

图片

粽子可是端午节的重头戏,每年的农历五月初,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粽子节”。

早在春秋时期,粽子便诞生了,那时人们以茭白叶包黍米,状似牛角,时人称之为“筒粽”,而粽子被正式定位端午节食品则是在晋代。

图片
图片

 赛龙舟 

图片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图片

图片
图片

 佩香囊 

图片

香囊(避邪驱瘟)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图片
图片
图片

 悬挂艾叶菖蒲

图片

民间谚语有言:“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又名家艾、艾蒿。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用以驱瘴防病

图片
图片
图片

 佩戴五色线 

图片

五色线用以避邪,称为“长命缕”。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五彩线分别是青、白、红、黑、黄,同时象征东、西、南、北、中,蕴含着五方神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涂雄黄、饮雄黄酒 

图片

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图片
图片
图片

 沐兰汤 

图片

在南北朝时期,端午节又叫“沐兰节”,而端午节沐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图片
图片

端午习俗承载着家国情怀、融入了真情实感,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古人在他们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民间智慧。秋萍家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图片

E N 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