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你走进中国石塔,了解塔知识

 和之石雕 2021-06-15

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由于汉塔造型美,里面还藏有舍利、经书等各种宝物,因此也就被称为宝塔。然而塔这种建筑也不是我国本土产生的,它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传入,然后又受到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从而演变出的一种新的建筑类型。

  

塔的前身——印度的坟墓叫“窣堵坡”
塔起于印度,与佛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据佛律《十诵律》记载,在舍卫国,有一个佛的忠实信徒给孤独长者,有一天对佛说:“世尊长年在外游说讲法,我见不到你,但是又想你了怎么办?所以想请你赐我一样东西,以做供养。” 佛祖于是给了他自己的指甲,而长者就做了一个塔,把指甲放进了塔里以做供养。这就是佛教开始起塔供养的因缘。也因此现在的每一座佛塔的存在,人们都会进行膜拜,因为都知道佛塔里都会藏着僧人的一些宝物,有着一定的佛塔存在。
但在古印度,塔的主要功能还是用来存放释迦摩尼佛和其他圣者的遗骨。根据梵文意译为“窣堵波”。

  

释迦摩尼示寂,火化后得舍利八斛四斗。当时有八个国家的国王听说后,都来抢夺舍利,还差点酿成八国之乱。最终是一个香姓的婆罗门出面调解,把舍利分成八份。八个国王各得其一,回国造塔供养。早期的“窣堵坡”是由方形台座、覆钵、宝匝和顶上的相轮四部分构成的实心建筑,所以在汉译佛经中根据其本意也有叫方坟的。
二百多年后,一直到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重又取出佛舍利,据说阿育王曾夜役鬼神,碎七宝末,并在世界各地造了八万四千佛塔。据《法苑珠林》记载,八万多佛塔中,在我国境内的就有十九座。

  

由于阿育王对佛法的信仰,使佛教艺术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蓬勃发展,并且传向全世界。而佛塔的形制也于这段时期有了很大发展。那时候“窣堵坡”的台座逐步增高,相轮也加到了三个。而后到了贵霜王朝(我国的东汉到三国)时期,台座已经增高发展成了三、四层的塔身,上部的相轮也增加到了十一个。整个形体瘦而高。这也是最先传入我国的佛塔的样式。
佛塔始于后汉,兴于两晋南北朝,在隋唐开始繁盛,又于元朝开始衰落,到明清所有的样式基本已经定型,几无发展。
佛塔随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文化结合,虽然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样式,外观内饰也越来越美轮美奂。但是基本的构成要素还是依照经典来造的。一般佛塔都是由地宫、塔基、塔身和塔刹来组成。
关于塔的历史,其实是有着很多的知识,随着时间因缘的不断变迁,早已超出了其本初的宗教要求,转而和世俗生活产生了密切联系,从而衍生出了其更多元化的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