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海子平》:“以水旺于子,衰于丑,旺而反衰,则不能为江河,故曰涧下水也。山环细浪,雪涌飞湍,深流三峡之倾,涧壑千寻之例。” 《玉霄宝鉴》:“丙子,流衍之水。丁丑,福聚之水。” 《三命通会》:“丙子丁丑何以取象涧下水?盖气未通济,高段非水流之所,卑湿乃水就之乡,由地中行,故曰涧下水;” 丙子为阳上阴下,可以类比为表面温热,底层寒凉的水。冬去春来之时,冰封之河先从冰面下部融化,水渐渐流动,逐步融化冰面,阳气由下向上升腾,表现出来就是丙子。春天雪山上的水融化,奔腾而下冲入河流,结冰的河面渐渐融化。融化的雪水就是丙,河里寒冷的冰水就是子。丑为艮宫,艮为山,丑中之水就是山中之水,为山泉涧河之水,故名涧下水。戊己为土,寅为艮山,卯为亭台轩阁,戊为砖,己为弯曲,寅为功曹,卯为楼阁。有大量转头并且有直有弯,有官府驻扎的楼阁,就是城墙。古城墙多用夯土制成,外用城砖包一层或两层,直到明清才大量用城砖砌墙。戊下坐寅木,寅木中含丙火与戊土,实为通根,且甲木生丙火,丙火生戊土,按理说戊土不应受伤。但寅中甲木为本气,本气强壮,且甲木克戊土为同性相克,同性克制更凶,而丙为余气,戊为寄气,故而戊土坐甲木,毕竟受伤。己土下坐卯木,虽然己土不畏水盛,不畏木狂,但卯木实为乙木,乙木贴身来克己土,名为截脚杀,己土蜷缩于本位还可保命,只要一露头就会遭到卯木克杀,看似有己土之智慧,其实无法使用,故为自坐死地。按十二长生,金养于辰,辰为湿土,湿土润金,但辰地凶恶,为贵人不居之所。故金在辰有形但质不足。辛金下坐巳火,为自坐长生之地,长生即为学堂,就像未成年人一样,还需要时间滋养,接受教育,学习知识,也需要进入社会后,由社会之火进行淬炼,方可成器。所以此时的金就像璞玉未琢,待琢而后用,为高品质金矿,故名白腊金。 壬甲同属乾亥,壬水胎于午,甲木死于午,而乙木长生于午,故而壬午只能留木之形而不能留木之质。乙木柔弱,故显出柔弱之形。木中有柔美之形的属木当属柳树。癸下坐未,为自坐墓库,未土又为木库,癸乙同属坤未,故癸入未墓则乙也连带入未墓。未墓虽然是木库,但木并没有透干而出,比如乙未,反而天上壬癸如细雨霏霏之状。壬癸为天罗地网,绵密细致,如牛毛如细丝如花针,有清明雨纷纷之感,故曰杨柳木。申金为水长生之地,为水源。甲木坐在申金之上,为源源不断的有水相生,本是好事。如果按照这个思路,申酉金为岩石,甲乙木为硬木,应该为松柏木之类的。但申金中本气庚金克甲木,使甲木受伤极为严重,故而木无法生长,变为死木。而乙木在酉金上也为绝地,且被酉金中的辛金直克,故而显现出一副画面——在水源地上有一些有造型的(乙)被斧斫雕刻过的木头(死木),这其实就是一口水井,甲乙木就是水井上的木质辘轳。故名泉中水,也叫井泉水。戌亥为天门是毋庸置疑的。戌为火库,丙火坐在火库上,有源源不断之势。但旺时为库,衰时为墓,库有存亡续绝之能,但墓却有收纳隐晦之功。故丙火坐于戌土虽然可以燃烧,但最终收归戌土火库中,火燃尽则变土。丁火在亥为胎地,虽得亥中甲木所生,但被亥水本气壬所合,壬水晦火,故火旺之后变为碳。戌土为高坡,亥为登明,都是高亢之地,火燃尽后为灰烬,归入戌土,故为屋上土。之所以不能称为城头火的原因,是这个亥水起了泼水灭火的作用。 这个我始终觉得有点牵强(后文有解释)。子水是一阳之气,但戊本气为土,虽说丙戊一家,但戊毕竟是戊,就像张三和李四是好朋友,可以好的跟一个人一样的,但张三毕竟是张三,不是李四,所以戊子和己丑根本没有一点火气。如果勉强说戊中有丙,可以说的通,但是说戊中的丙能够在水中成火,这有点扯了。己丑为贵人,六壬中说己丑贵人为土,周游六虚故为贵人。如何来的天将火呢?或许是因为天将为太阳,太阳为火的缘故吧。但这一下子拐了好几个弯,也太难绕了。《三命通会》说水中之火是神龙带来的,中国的龙主要职责是兴云布雨,不像西方的龙都是喷火的。这有点强行扯关系的感觉。庚寅和辛卯都是上克下的结构,而且都是七杀冲克,因为寅本气为甲,庚为甲的七杀,辛卯同理。从易理上说,上克下无法构成其实际死亡,因地支之中根气未断。下克上或者自坐墓绝的结构则容易构成天干的实际性死亡。故而截脚杀要凶过盖头杀。风水上也有此理,割脚水要比逼压砂更凶一些。庚辛金克坐下的寅卯木,可以理解为修剪树木。庚辛为西方秋季肃杀之气,也可以理解为寒带,寒带的属木就是松柏木。还可以庚辛金为质量、硬度,硬如铁石的寅卯木,也是松柏木。庚寅辛卯成为松柏木,而甲申乙酉成为井泉水的原因就是,一个是上克下结构,一个是下克上结构。壬辰是自坐墓库的结构,前文解释丙戌时说过自坐墓库要么一直源源不断,要么就是收敛进去。火性是炎上的,燃烧的火不管是源源不断还是收敛进来,最后的结果都是变成灰烬,也就是土。水性则是流动的,如果水源源不断的入库,那么就变成了水库,水位积到一定程度,自然要流出去。而因为有水库作为源头,所以水流源源不断。所以丙戌自坐火库最后变成了灰烬,而壬辰自坐水库,变成了源源不断的水流。这是物质特性不同造成的。这一点正反映了易学是以研究和使用物质特性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可以说是古代东方的物理学。癸巳则是另一种情况,癸禄在子,子巳互绝,子绝于巳,巳绝于子。所以子水在巳上就是涸泽,干枯了。但是巳火还有个特点,巳是驿马星,这就给上面的癸水带来的流动性。巳火在下,癸水在上,我们可以想象地气蒸腾,一个星罗棋布的散落着小湖塘的沼泽地不时的冒一个气泡,水在缓缓的流动的景象。午火为金之败地,但未土为金之旺地,所以说金败之地就成沙中金,这个弯就像甲子乙丑霹雳火一样,我一直拐不过来。首先沙中金不是沙金,沙金是贵重的东西,而沙中金其实是铁渣子,小时候用磁铁在沙子里滚,吸附到的碎金属屑就是沙中金,是无用之物。未为木库,甲午乙未在一起的话,可以理解为火烧木库。因为甲乙在乙未之地都不旺,故为死木。所以木库里面应是码放好的木头段,使用大量木头燃烧的地方一般是瓷器窑或者锻造炉。可能因此才有了沙中金的说法吧,但是我觉得还是牵强。山头火是甲戌乙亥,取其火高,但毕竟有晦火的亥在,所以不能直达天门。那么丙火坐在申上,为病地,申中没有生火之物,反而有个壬水晦火,所以火苗不会很大。丁酉为自死之火不准确,丁以火的属性来说在酉为死地,但是如果单纯以丁火为阴火来看十二长生则为长生位,是旺相之地。也就是因为有了丁酉这个阴火来帮助,故而丙申的火才能活起来,否则可能连点都点不着。其次,申为传送,酉为兑卦,丙丁为火,其实没有这两个干支中间根本没有山的概念,能够理解为山下火的有三个概念,一个是地下的煤层的煤火,属于无明火靠气也能自燃的火,申为坤卦,这个倒是能对的上;另一个是山下祭祀之火,古人清明上山祭祀,或哭或唱,一边烧着纸,以火纸传递哀思;第三个是山间露水之光,光也属火,这个火则侧重于丁酉这一柱的概念了。欢迎理性探讨,怒发冲冠、一叶障目者及鸣翠柳者不回复。E-mail:youwushuzhai@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