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自然与您相伴的【2391】天 开始过自给自足的生活,才与周边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打造更加“自足”的生活方式,我们就会开始选择从现代生活日益增长的碳足迹中解放出来。我们渐渐意识到:便利的欲望是以巨大的消费及其带来的更大的垃圾废料为代价的,买到的东西在加工过程中牺牲了诸如“质量”、“口感”等自然元素。
 我们身边的种植者越来越多,同行者的数量越来越大,他们自己种植、采收、保存、烹饪......除了这一“老式”的潮流重现以外,当下多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纠正已犯错误”的强烈愿望,这也是“朴门永续”在今时今日出现的意义。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研究者比尔·莫里森提出“朴门永续”(Permaculture)概念后,朴门文化就已经备受欢迎。 最简单的定义是:它是一种对地球、社群和自己有益的设计方式。朴门研究院(杰夫·罗顿领导的朴门示范点)定义为:一种结合植物、动物、建筑、人、社群的生态可持续的设计系统。 这样的设计思维的适用性大到城市、农场,小到一块小小的后院菜园。 今天分享7个初学者友好的朴门实践活动,简单易行,也许是种植方法上的改变,也许是思维的转变,助你开始走上朴门之路: 在开始投入实践,拟定各式各样的计划,做出改变之前,更重要的事是:了解你的园子。就算终生生活在此,发生在我们眼皮底下的许多自然系统运作过程却鲜为人知。 花时间观察并记录菜园信息:菜园的日照情况、荫蔽情况、风向、年降雨量、后院有哪些野生动物,哪个时候它们会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