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读吧︱“苍凉”的人生哲学---走近《倾城之恋》(张爱玲小说文集) ----《倾城之恋》(张爱玲小说文集)领读(一)

 菲菲读书369 2021-06-15

共读吧

各位亲爱的书友好:

《倾城之恋》(张爱玲小说文集)共读时间:7月3日-7月15日

今天我们的共读目标是通读《倾城之恋》(张爱玲小说文集)

今日共读:


今天我们通读张爱玲的的《倾城之恋》(张爱玲小说文集)这本书。

《倾城之恋》(张爱玲小说文集)收录的是张爱玲于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四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包括《第一炉香》、《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封锁》、《倾城之恋》、《琉璃瓦》、《金锁记》和《连环套》。

这套小说对于我来说,不只是一个个故事,更是我记忆里不可磨灭的对张爱玲创作理念的理解:苍凉开放的都市环境不仅仅为卖文为生的张爱玲提供了生存的环境,而且成为其小说创作的主要背景;经验世界的独特感受,使张爱玲关注日常凡俗的人生本相;个人的阅读嗜好,使张爱玲自觉地接近与其精神特征相契合的作家作品。张爱玲以描写都市病态的人性的创作理念解构了主流文学的宏大话语。

这套小说可以用《倾城之恋》文末话语来概括:

“传奇里的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

《第一炉香》讲述的是葛薇龙为求学投奔姑姑梁太太,继而渐渐成为她吸引男人的诱饵。她陷身于享乐泥潭不能自拔。最终难逃被利用和抛弃的命运。

《第二炉香》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内涵却很深。愫细因为没有受过性教育,在新婚之夜逃了出去,让罗杰丢尽了脸,从此在学校里抬不起头,并最终自杀。

《茉莉香片》主要描述了从小都没有得到父爱的聂传庆,幼年丧母、父爱的缺失使聂传庆逐渐变得心理变态,终日沉迷在幻想中,追求完美的爱,但最终却一点一点走向了毁灭。

《心经》讲述的是天真而偏执的少女小寒肆意地勾引她的父亲,慢慢地离间及至扼杀她父母之间的爱情,最后,她的父亲许峰仪借着小寒的同学绫卿逃开了这段畸恋。

《封锁》讲的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遭遇到封锁时发生的短暂的爱情故事。封锁结束后,爱情也结束了,一切又都复原了。

《倾城之恋》是写一对精明过分的男女是如何在爱情上锱铢必较,功利全局,最后却因香港的沦陷而成全了那份世故的婚姻。

《琉璃瓦》通过描绘主人公姚源甫几个女儿的人生轨迹来反映女性在那个时代的人生悲剧。

《金锁记》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

《连环套》讲述的是一个女子一生相继在一群男子身边周旋的故事,女人的青春就是她挥霍的资本,可是当她把自己的青春一次又一次地葬送在男人身上,却得不到一点回报时,她终于老了,心老了,心底的一生,也终结了。

是的,读着这些故事主人公苍凉的故事,看着这些小人物们渴望安稳,又心有不甘,于是卷入各样文化,缠绕不清,跌跌撞撞,感伤悲悯。在冷酷、无奈的现实面前,他们连一丝拼搏反击的念头也没有。如果这苍凉就像长安那个美丽的手势,仅是回味深长的“启示”而无反思与行动的话,那么在混沌的社会洪流中,在一统的秩序尚未形成前,苍凉将是笼罩在小人物们生命中驱之不散的迷雾。

今日话题:

你对张爱玲的小说有何认识?

我在后台等你们┄┄

    我们一起共读经典,快快扫码加入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