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选择性的价值追求:支撑学生的个性发展(之一 专题文献摘录54)

 课程教学研究 2021-06-16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提出的。这些差异在我国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它主要涉及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校长与教师)、学生如何选择课程,以及我们的教育能给地方、学校和学生提供多少课程以供选择。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课程结构必须具有选择性,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钟启泉

刚出台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是与新高考、新高中课改相一致的,有利于初高中衔接,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既体现了选择性教育思想,又尊重了义务教育对学生共同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何民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正是此次深化课程改革最本真的诠释,从基础性到拓展性,从统一到选择,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发展,培养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孩子。

——李建生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最大的天性,就是对未知世界充满了求知欲,对生活世界充满了想象力。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渴望,并不是为了进一步掌握知识,所以现在要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并不是为了更长远的职业发展,所以现在要掌握校园中的基础技能。他们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他们掌握基础技能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想象力。因此,如果用教材来阻断学生与未知世界的交流,如果用校园来约束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学生就将失去学习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动力,他们在各种考试与评价的督促下,仍然会学习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但他们不知道为何而学。没有目的的学习,是无法用学习兴趣的激发替代得了的。

在这一轮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方案中,要求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拓展性课程,要求学校要广泛吸纳社会教育资源,要求学校要转变教学方式,要求学校要减少纯知识的检测。这一系列的要求,不仅仅需要我们去执行,更需要我们去理解这些要求的背后的教育学意义。拓展性课程看起来是对基础性课程的拓展,实质上是架起了基础性课程与日常生活的桥梁;要求学校吸纳社会教育资源,看起来是对学校教育资源的补充,实质上是架起了校园学习与社会生活的桥梁;要求学校转变教学方式,看起来是为了更好地传授知识,实质上是强调课程对学生学习经验,尤其是学习方法与学习思维的优化;要求学校减少纯知识的检测,看起来是为了让学生减负,实质上是减少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对学生学习的约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去实现自己在学习方法与学习思维上的成熟。

    既然这一轮是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那就意味着,并不仅仅是改革义务教育的课程,而是要以课程改革为抓手,系统地改革义务教育的育人模式,让义务教育回归学生的本性,让义务教育的目标能够从掌握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出发,真正地走向学生基础方法与基础思维的优化。

――周 彬

  新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与之相比较发生了很大变化。它改变了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学科课程基础上加入了活动课程,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又加入了选修课程,建立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新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加入,打破了学科课程逻辑组织的界限,改变了繁、难、偏、旧和过于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向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创造性学习转变。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载体、传播知识的工具,师生之间知识的传递而是双向交流和驱动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应更加尊重和信任学生主体,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他们的独立性和差异性,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在课程的实施中要注意角色的转换: 由教学中的权威者转变为合作者;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努力创设一种为学生所接纳的、无威胁的、宽松合作的、开放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师生氛围,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课程管理高度集中、实行统一的课程标准和同一的教材、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是以往基础教育课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果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 ,缺乏个性,没有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变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了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尤其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既反映了地方或社区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地域性、针对性、时代性和现实性以及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又考虑了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它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造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可见,在新基础教育课程中,教师必须将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摒弃那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一方面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另一方面要善待差异,从研究学生的差异入手,正视学生的独立性、可变性,为他们创设适当的教育环境,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刘树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