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古荐书丨《中国文明:农业与礼制的考古学》

 星河岁月 2021-06-16

缘起

2019年2月4日,农历的大年三十,远在日本研修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刘斌老师(我考古实习的带队老师之一)发信息说,两天后要去拜访日本的著名中国考古学家冈村秀典先生,还提到了冈村先生的名作《中国文明:农业与礼制的考古学》以及许宏先生发表在《中国文物报》上的书评。得到消息后,我赶紧去找了图书的介绍和书评原文,并托刘斌老师转达希望进一步了解图书版权乃至出版的意愿。

刘老师的拜会很顺利,我也了解了书稿更多的情况。由于冈村先生懂中文,后来我们更是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在冈村先生的牵线下,我也开始了与日方代理关于版权的沟通。后来在选题论证的时候才知道,我们考古文博编辑室与冈村先生不仅早有联系,还曾在其他书稿出版时获得他的不少帮助。

选题论证与版权

回顾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作为一门从西方引入的学问,除了留学学者外,译著是沟通中外学界的重要桥梁;改革开放后考古学几次大的发展(争论)或多或少都与译著将新的思想引入相关。只是以往学界更多侧重西方,尤其是欧美方面的理论和著作。与其他中国近代学科相似,日本作为学科的中介和桥梁曾在中国考古学的早期学术史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加之中日文化的相似与相异性,经常使日本学者提出不同于西方和中国学者的观点与视角。因而,作为文化上的“他者”,日本的考古学成果,尤其是日本考古学家对中国考古的研究成果,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学术出版因其受众面小,很多书稿需要依靠基金或项目补贴才能顺利出来。而学术译著,因在科研成果的认定和科研经费的申请局限,更是经常处于一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状态。因而在最初的选题论证时,社里和编辑室要求我能将版权、翻译、直接成本等方面做较为准确和详细的预估。好在,日方代理能够理解我们出版本书的诚意,以及在冈村先生的帮助之下,版权和翻译费用都有较大节省,各项直接成本最后也能较好控制。选题论证顺利通过,版权协议也顺利签署。

编校出版

本书日文版出版不久,冈村先生的学生陈馨(现任职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就将其做了初译,这也是最初审稿的版本。因陈馨的专业方向为历史时期的晚段考古,而本书的下限才到商周时期,为了更好地把握文中的内容,也为了更好地核实文中涉及的史前和三代时期的考古材料,冈村先生推荐了也曾在京都大学求学的秦小丽教授(现任职于复旦大学文博系)负责核校。秦老师详细审阅了全部翻译书稿,除了修改翻译中的一些错漏之外,更是对书稿体例、日文与中文转换时术语使用、图片的规范化处理提出了很多建议。

其实,在通读初稿之后,感觉译文质量总体不错,只是还需要在体例统一、材料核实、术语使用方面还需要下些功夫。但在审稿和后来的三次校样处理中才发现,译著,尤其是日文译著与中文的著作还是很不相同,除了刚才提到的几种问题,小到文词对应、术语的规范和使用,再到文句的语法规范、图文对应关系、数字使用体例,还有因阅读对象的转换造成的表述的变更等,有很多细节需要处理,尤其是一些日文中使用了汉字,但明显又不能直接用中文汉字直译,凡此种种,我和陈馨、秦小丽两位老师在后续的审稿和校样处理中一遍遍商讨修改。

在书稿的编校过程中正好赶上新冠疫情,审稿和校样处理一直有些断断续续,因而总体的进度有所延误。好在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在两位译校老师的努力下,书稿出版终于在最初联系的一年半后进入尾声阶段。中文版封面设计时,考虑到本书虽然偏向于学术著作,但冈村先生在写作时面对的是日本公众中对中国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因而并没有很高的阅读门槛,所以中文版封面的风格也略显清新活泼,而且从最后的效果看,上手的感觉也是蛮漂亮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书出版前后,编辑室还出版了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水城教授主编的《穿越古今——海外考古学家访谈录》,本书的作者冈村秀典,为本书做推荐语的日本考古学家饭岛武次、美国考古学家罗泰都位列其中。

一点剧透

如果以“中国文明”为关键词在当当或京东中进行搜索,会有很多以中国文明为名,或含有类似字眼的图书。书很多,角度不同,侧重不一,那么,冈村秀典先生的这本《中国文明:农业与礼制的考古学》与其他的书有何不同呢?

这个最大的不同就孕育在书名之中,即以农业与礼制为钥匙解锁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人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在5000年前一直到商周时期,不仅是经济基础,乃至整个经济都可以以农业来涵盖,“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当时社会的全部基础。相对于其他几大古代文明来说,中国古代农业有很强的自身特点,北粟南稻、东农西牧,同时各地理单元中都杂糅有不同的生产形式,赋予了各文化很强的韧性。农业的进展,促使人口增加,人口的增加又为社会复杂化提供了契机,中国文明的要素在交流融合中逐步显示出其独特个性。

《左传》有句名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以祭祀为代表的礼制,构成了早期中国上层建筑的精神内核。可以说,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崛起,汉代独尊儒术的施行,都有其对文明内核深刻的把握。孔子言必称礼,周公制礼作乐,但礼并非周代才出现的,而是孕育于更遥远的时代,本书即从距今5000年开始,追溯礼制元素的形成,而考古学依托于对秩序性和层级性遗存的揭示,非常好的复原了更早时期礼制的萌芽及其内涵。

农业与礼制的宏观视角是与具体而微的材料分析结合为一体的,举例而言,过往我们常将中国的农业形式分为北方粟作农业、南方稻作农业,似乎二者区别很大,但实际上其生产环节由于依赖的自然条件不同确实区别明显,但他们在食用上却都是粒食炊煮,与西方以小麦为主食的社会有着完全的不同,因而中国农业的内部有着很强的同一性;祭祀是古代礼制的重要表现形式,但祭祀所用的牲畜却并非一成不变的,从最早的多用猪骨,到后来的重视牛骨和羊骨,不同时代的祭祀用牲,有观念演化之别,也有物种交流大背景下家畜饲养的区域和代际差别,就像西方面包与东方粥饭的不同,连最早的文字载体,东(甲骨等)西方(泥板等)也走向了不同的使用形式。类似的精彩分析论证,服务于整体内容,又显见了作者独特的思维理路。

以上介绍只能算是一点小小的剧透,关于是书的评价,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著名夏商周考古学家许宏先生有言“一部全景式解析中国文明形成的力作”;青年学者宋殷也有详细的书评介绍。编辑对书的视角,不免是偏爱的。出版不易,学术译著的出版就更不易。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对学界有所贡献。

 

古籍新书报

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简称“古工委”)于2008年9月22日由民政部正式批准成立,为中国出版协会下属的二级组织。现有理事单位40家。


“古籍新书报”是目前国内唯一集中反映古籍整理与研究成果和古籍出版信息的公众号,已成为业内众多专家学者的必读之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